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论反哺省外浙商反哺述评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3135 浏览:56955
论文导读:
摘 要:省外浙商反哺是浙江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经文献梳理发现,浙商反哺模式主要有资本的跨国回流、智力投资和稀缺资源的商品贸易等三大类型,其中,后两种的专项研究还有待深入。
关键词:经济转型发展;省外浙商;反哺模式
1673-291X(2013)30-0130-02
自2003 年开始,浙江省政府从战略高度就已经重视省外浙商反哺浙江经济的现象,并专门成立了浙江省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之后几年,激励省外浙商反哺的正式制度不断源于:论文提纲格式www.7ctime.com
规范和实施,在2012年浙商回归开始出现一个热潮,并成为该年浙江省的头号工程。据浙江省经合办统计,2012年浙商回归创1 298亿元,超额完成近100亿元,由此浙江省委省政府也将2013年的目标上调至1 500亿元。于是,深入研究浙商回归反哺现象,已经成为浙江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省外浙商及反哺内涵的界定

浙商从学术上讲,并没有一个严格的、统一的界定。吕福新(2008)对浙商的定义采取了三种视野的方法,其中,从浙江的视野界定浙商,具体从“浙江商人”这个方面,可以分为人、商人和群体三个层次,而且这三个层次又都包含和体现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从“浙江企业”方面,主要涉及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可以分为浙江的企业创办者、浙江的企业投资者和控制者、浙江的企业控制者和经营者这三个层次,而且“浙江商人”和“浙江企业”这两个方面又是统一的,即统一于浙江商人转变和成长为浙江的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向荣(2006)则界定的更加通俗,认为从字面上理解,浙代表浙江,商则是商帮之意,既可以指商人,也可以指企业,所以,浙商是指籍贯浙江的商人或者籍贯浙江的商人所办的企业,其中,就企业而言,浙商又包括两种:一是发端于浙江,后来以某种形式外迁到外省的企业;二是自带资金到省外创业,从零开始的浙江籍人士(资本)创办的企业。故浙商一般内涵着两个层面,一是指浙江籍的企业家;二是浙江籍企业家创办的企业,那么,省外浙商主要指与浙江之外地区相关的浙商,也就是说,“省外”是个区域概念,与浙江之外地区相关的浙商,都可以称为省外浙商。具体来看:一是已经外迁到省外的浙商;二是没有外迁到省外,只是与省外有业务关系的浙商。
反哺原是一个生物学概念,应用到经济学领域,主要指通过政府有关政策的引导,促使已经外迁的企业通过整体回迁、开办子公司、输入技术或者资金等方式回到企业创办地或者回到企业创办人家乡。
省外浙商反哺主要是指浙江政府实施的浙商回归工程,即通过实施相关的鼓励政策,引导在省外做大做强、优势明显的浙商回乡投资创业;重点引导资本、资源、人才、信息、技术等优质要素回流,发展高端产业,大力支持省外浙商回归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山海协作工程,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二、省外浙商反哺模式

省外浙商反哺模式以资本、人才、文化、项目等形式为主(应焕红,2009),其中,资本、项目反哺主要体现在资本的跨国回流;人才、文化反哺则主要体现为智力投资。此外,还有以资源反哺为主的贸易形式。
(一)省外浙商资本、项目等反哺模式主要涉及资本流动理论、国际投资理论,以及资本流动的衍生理论
1.国际资本流动理论。国际资本流动理论以麦氏模型、利率平价理论、两缺口模型及列宁的帝国主义论为主要代表。比如,在麦氏模型中,美国经济学家麦克杜尔假定作为资本稀缺国的甲国与作为资本富裕国的乙国的存在,且两国国内经济均处于完全竞争状态,资本的边际收益等于资本的边际产出率,且资本受边际生产递减规律支配。麦克杜尔认为,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资本跨国界流动,由于资本稀缺的甲国资本收益率较高,因此,乙国的部分资本将流向甲国,直到两国的资本收益水平均衡为止。这三种资本流动理论虽然分析的视角不同,分别从资本丰裕程度、利率差异和国家发展程度分析了资本流动的成因,但是,基本原理都是一致的,也就是遵循了完全竞争条件下资本的边际成本等于资本的边际报酬的资本收益最大化原则,即新自由主义思想。但是,列宁的帝国主义论也表明资本的跨国流动是资本逐利本质的具体体现,是帝国主义剥削欠发达国家的反映。虽然,列宁从国际剥削关系的视角分析了资本的跨国流动,但是,与新自由主义的三种理论一样,强调了资本逐利的特性。这些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论文导读:
解释了浙商反哺现象,比如2006年以来,省外浙商回归投资兴办了2 470多家企业,投资总额超过900多亿,主要就是由于浙江地区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特别是杭州连续多年被世界银行评为“中国城市总体投资环境最佳城市”第一名。只是,以上理论不能完全解释浙商回归现象,浙商回归除了资本回流数量,还要求具有资本回流的质量,以及非资本回流的诸多政策导向。
2.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主要有垄断优势理论与邓宁的折中理论,即OLI范式。海默、金德尔伯格(1960、1969)的垄断优势理论则是打破完全竞争市场假设,将企业自身对外直接投资所凭借的垄断优势分为产品市场不完全的垄断优势、要素市场不完全的垄断优势、规模经济的垄断优势以及政府干预的垄断优势。邓宁(1960、1981)则对之前各种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加以折中将其概括为企业拥有的特定优势、内部化特定优势与区位特定优势,即所谓OLI范式。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陆妙燕(2012)指出,浙商反哺最为根本的是资本的流动,而资本流动本质上是生产要素在不同区域的再配置过程,与此同时也往往伴随着人力资本、技术等的流动,所以,应该综合相关理论,按照邓宁的分析模式与框架,综合多方面因素对浙商反哺加以分析。具体是将影响浙商“回归”的各类因素分解为企业优势、企业家优势以及区位优势,称为OLE范式。可见,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特别是OLE范式较国际资本流动理论更深入地阐释了浙商回归反哺现象,借助OLE范式可以解释应焕红(2009)对资本反哺、人才反哺、文化反哺、项目反哺等多种反哺形式的分类。但是,除了OLE优势之外,对于回归浙商而言,浙江还具有市场优势,也就是说,OLE范式可以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为OLEM范式。 3.产业转型理论。与“跳出浙江,发展浙江”战略相回应,浙江省提出了“腾笼换鸟”战略,为众多浙商回乡投资和反哺家乡提供了机遇。“腾笼换鸟”就是要腾出空间,利用浙江宝贵的资源培育“吃得少、产蛋多、飞得远”的好鸟,腾出“低、小、散”,换上“高、新、优”,换循环经济之鸟,换服务业之鸟,换自主创新之鸟。向荣(2007)认为“腾笼换鸟”战略从本质上而言,即借助于浙商反哺的行为,实现浙江产业经济结构的良性转换,从劳动密集型的、依赖土地等资源的低附加值产业转向技术资金密集型的、依赖人力资本的高附加值产业。这种理论强调资本回流的质量,也就是说,可以促进浙江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特别是浙江未来发展的主导产业,更需要相应的资本、技术、信息和人才等资源。

(二)人才和文化反哺则主要体现为智力投资

很多省外浙商利用国家开拓新兴市场的战略机遇,积极回归家乡反哺,有效提供智力资源。其中,一种重要形式就是参加政协会议,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服务,提供建设性意见。可以说,企业家资源是经济创新发展的根基,自从查德·康替龙1755年把“企业家”这一术语引入经济学界,企业家的社会价值就一直受到西方理论界的高度重视,不断形成新的企业家学说。一般认为,企业家资源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能够敏锐地把握市场需求,善于领导、管理、创新经济活动的人力资本,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能够利用好企业家资源是也是浙江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比如旅居南美洲的华侨郭胜华,从1998—2013年,担任浙江省政协委员的十六年里先后提交了近百个提案,被《人民日报》和新华社等诸多媒体誉为“提案大王”。这些提案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很多已经融入了浙江的发展战略中。

(三)以商品贸易形式反哺稀缺资源

以浙拉贸易为典型。由于拉美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但是,工业体系相对落后,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都相对稀缺,这正与浙江经济发展形成互补之势。尤其是,浙江经济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原始资本积累之后,再次面临资源禀赋短缺的瓶颈制约,不仅需要解决为过剩资本开辟新市场的困境,而且,更重要的论文导读:
是,在源于:论文 格式www.7ctime.com
经济转型过程中能够有效地解决要资源禀赋成本不断上升的态势。拉美浙商的兴起和壮大,适应了经济发展的阶段性需求,可以有效地利用国内市场和拉美市场的相对优势,促进经济的转型升级。自从2004年开始,浙江就成为中国对拉美贸易最大省份之一。虽然,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浙拉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都出现下降趋势,但是,总额依然表现出持续增加的良好势头。尤其是,在浙江各级地方政府的积极鼓励和支持下,浙拉交易途径呈现多样化、规模化和规范化。
综上分析,传统的理论研究还主要集中在资本流动领域,对于智力投资和商品贸易反哺等模式的专项研究还有待深入。
参考文献:
鲁统磊.去年浙商回归引进项目到位资金1 298亿[EB/OL].http://news.cnfol.com/130304/101,1281,14525916,00.shtml,2013-
04-02.
吕福新,等.浙商的崛起与挑战——改革开放三十年[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147.
[3] 应焕红.浙商反哺发展研究[J].浙江学刊,2009,(2):206-211.
[4] 陆妙燕.浙商“回归”:现象、原理及对策[J].浙江金融改革与创新研究,2012:27-28.
[5] 向荣.浙商的外迁和反哺:基于从“浙江经济”到“浙江人经济”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6,(10):59-66.
[6] MacDougall G D A.The benefits and costs of private investment from abroad:a theoretical approach[J].Economic Record,1960(36).
[7] Duning J H.The eclectic paradigm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a restatement and some possible extensions [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81(19).
[8] M Rugman A.Inside the multinationals:the economics of international markets[M].Che Ltenhaw:Croom Helen Ltd,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