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阐释心理问题高校生就业心理不足及策略分析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3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042 浏览:22718
论文导读:
摘 要:目前,就业问题是中国比较突出的问题。已有研究缺少深度分析,调查中也缺少信效度都好的测评工具,心理健康教育也缺少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融合。本调查研源于:标准论文格式www.7ctime.com
究初步了解和评估陕西省大毕业生就业心理现状。结果显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就业压力异常巨大,解决毕业班学生就业心理健康问题非常迫切。策解之道有二:一是心育携手业育,超越心理健康教育;二是逆商给力智商:抑制心理负能量。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
1673-291X(2013)30-0064-02
日前,国家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在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上表示,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99万人,比去年增加19万人,再创历史新高。根据2月初某网站对近500家用人单位的调查统计,这些单位2013年计划招聘岗位数同比平均降幅约为15%。这样,今年的就业率能有25%就很乐观了。在就业压力巨大的背景下,全国各地连续发生多起毕业生因不堪就业压力而的事件。一项调查显示,重庆市大毕业生中,意念发生率达到13%。因此,揭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心理问题,探索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措施,为呵护大毕业生的生命、维护社会稳定颇有必要。

一、已有研究述评

就业是每个大毕业生毕业后就要面对的问题,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当代大毕业生的人数也逐年增加,尤其是在大城市。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已日益成为毕业生、家长和社会所普遍关注的重要话题,如2013年被媒体称作“史上最难就业年”。尽管社会经济转型、国际市场低迷而导致整体就业岗位有限,但大毕业生的心理是否健康仍是影响大毕业生自身发展以及能否很好地融入社会的一个重要因素。大毕业生心理健康问题是指大毕业生能够客观而恰当地评价他人及自己,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的认识能够高效而愉快地适应,热爱生活,热爱学习,有稳定且健全的人格,能够悦纳自己,并能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
(一)述
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1.就业心理、择业观念的调查。范巍等采用问卷法,对在校三、四年级毕业生进行调查。调查问卷包括择业价值取向、择业标准、择业自主性、影响因素、理想职业、工作单位及地域的选择,对专业的认同性等方面内容。结果显示,个体的职业价值取向与其择业意向有着十分密切联系;当代大毕业生重视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渴望自身价值能够得到他人及社会的认可;在工作地域的选择上,绝大多数大毕业生认为比较理想的工作地域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省会城市及京津沪等直辖市),而愿选择西部的毕业生非常少;在理想职业的选择上,管理工作特别受大学毕业生的青睐。从调查可以看出大毕业生择业心理的一般特征,如自主意识增强,关注自我实现,注重才华施展、工作发展前景等。另外,大学毕业生注重经济效益,力求成为管理人员,向往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工作也是大毕业生择业的主要观念。
2.就业不良心理对策研究。在就业不良心理对策研究上,多数研究者都认为应该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二)评
(1)已有研究更多的是毕业时的现状调查,没有纵向追踪比较,缺少深度分析;调查中也缺少信效度都好的测评工具。(2)在择业不良心理对策研究上,多数研究者都认为应该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但心理问题不完全等同于思想问题和道德问题。(3)国内研究很少将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关于就业问题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研究比较少见。
总评:以上三点正是本研究的着力点,也是该领域的发展趋势。本研究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应必须与就业辅导相结合,以个人成长及全人发展为服务宗旨,方能取得实效。因此本研究的目标一是全面了解和评估陕西省大毕业生就业心理现状;二是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诊断系统和优化策略。

二、研究方案

1.基本思路。本研究以陕西省9所高校部分应届毕业生(包括本科和专科)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和访谈方式对毕业生就业心理进行初步研究。本研究选择从就业准备、就业动机、就业认知、就业价值观和就业途径等方面来了解当代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的现状,揭示其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在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成因,并就如何优化论文导读:
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提出对策和建议,希望能对他们顺利就业有所帮助。
2.调查对象。陕西9所高校(汉中、延安、宝鸡、咸阳各1所,西安5所)毕业生。在学校类型方面,综合类院校3所、理工类院校两所、师范类院校3所、财经类院校1所。涉及专业有:人力资源管理、新闻、教育学、文学、心理学、经济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机器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等。然后,在以上城市中以学校为单位随机选取已经找到工作的、不考研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为被试对象。我们共发放问卷900份,有效问卷为822份,回收率为87%。其中,男410人,女412人,年龄区间21~37岁,平均年龄为24岁。
3.测量工具。本研究结合中科院时勘课题组开发的大毕业生就业心理调查问卷等,自编了“大学毕业生职业发展与心理健康测评”问卷。

三、陕西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状况分析

1.就业影响因素排序。统计结果显示,大学毕业生认为找工作过程中影响最大的因素依次是:(1)家庭背景或人脉;(2)潜规则;(3)就业机会少;(4)自身能力有限;(5)薪酬待遇不足;(6)专业没有优势;(7)学校的名气;(8)性别因素;(9)找工作的人太多;(10)户口因素。可以看出,毕业生择业时更多的是外归因,而不首先归因于己,如此求职心态使他们在择业中缺乏主动性和乐观进取精神。毕业生心理缺少阳光、积极的面貌,正是我们的社会有病,而且病的不轻,正能量太少,猥琐之人太多。这与我们的制度和官场腐败不无关系。 2.自我定位危机。99%的陕西大毕业生认为当前就业形势非常严峻;56%的毕业生认为大毕业生太多,市场已经基本饱和了。有43%的毕业生择业第一志愿是省级市,32%的毕业生宁愿失业也不愿去西部落后地区或社区基层工作,认为 “大学白读了”,那无法实现个人理想。与此同时,78.5%的毕业生在择业中因对就业市场、单位环境和自身择业意向模糊,极易滋生焦虑自卑或盲目自负心理。
3.学校教育危机。有58%的毕业生认为自己只是考试过关而已,无任何核心竞争力;39%的毕业生认为大学教学形式单一,教育质量不高,自己没有获得预期的成效;32%的毕业生认为大学管理人员服务意识不强,人性化管理不够。另外,近55%的毕业生认为自己从未获得大学就业指导的帮助;15%的毕业生认为没有学习到必要的法律知识;27%的毕业生认为没有获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或咨询服务。
4.社会责任危机。调查显示,41%的大学生认为只要能就业,哪怕被“潜规则”也愿意;15%的毕业生惧怕走出校园面对社会;31%的毕业生不愿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认为自己的发展才是第一位的。24%的大学生感觉这个社会已经没有什么公平、正义;41%的毕业生认为求职简历可以夸大其词,甚至弄虚作假也是可以的。
另外统计结果显示:36%的毕业生针对就业困难,能够坦然面对;15%的毕业生感觉离校前若还没就业,将无法面对。有79%的毕业生在遇到困难时会积极寻求方法与他人谈论心理困惑,缓解心理压力;10%的毕业生在求职中受挫后,常隐瞒自己的遭遇。

四、策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

除了落实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大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以下措施颇有必要:
1.心育携手业育:超越心理健康教育。传统上,高校有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要应对一般情况的和其一般方法,而就业的课程主要有《职业发展与职业生涯规划》,即业育。这二者的分散弱化了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策解效果。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就业服务中心联合起来,共同制定具有针对性就业心理健康教育模块,如讲座、模拟沙龙、就业挫折游戏等。也教育学生万事随缘,不要太固执,对就业的地点、行业、岗位等要有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不在乎暂时的委屈和不足,可能需要经历三年左右的历练才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指导学生将职业要求与个人能力相结合、将长远目标与过论文导读:
渡历练相结合、将国家需求与个人理想相结合,进而能够找准位置、筹划好自己的择业策略,从而减少就业心理问题。
2.逆商给力智商:抑制心理负能量。逆商(Adversity Quotient)即逆境商数,一般被译为挫折商源于:论文致谢怎么写www.7ctime.com
或逆境商。它是指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即智力商数,是通过一系列标准测试测量人在其年龄段的智力发展水平。智力也叫智能,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学生就业中的“智商”因素有:对求职单位招聘信息的观察力、对自身已有知识的记忆力、对面试中开放性问题的想象力、对多个应聘者PK时的分析判断能力、求职考核中思维能力、投寄简历、自我推销中的人事交往应变能力等。显然,只有智商难以化解心头之痛。何以解忧,唯有逆商。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很多毕业生面临就业压力时,宁愿放弃做人的根本准则,乐意被潜规则,甚至主动哀求被潜规则,漠视社会的公平正义。有些学生抗挫折能力羸弱,如“15%的毕业生感觉离校前若还没就业,将无法面对”。自救者,人恒救之。目前,全国严峻的就业形势已然成为现实,无论如何回避总归要这近700万的大学生真切地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