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有关于思维能力论拓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419 浏览:10761
论文导读:
[摘 要]“数学是思维的体操”,通过数学学习活动能启迪和发展学生思维。教学中,教师要通过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数学思维,利用课堂生成了解学生数学思维,设计针对性练习提升学生数学思维。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课堂生成;练习
[作者简介]唐 萍(1981-),女,江苏海门人,海门市货隆小学, 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

一、通过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数学思维

数学的教学离不开问题情境,良好的问题情境是课堂教学的润滑油、催化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它的使用能有效解决教学过程中抽象与直观形象的矛盾关系。教师通过创设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同时优质的问题情境能有效支撑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学生思维发展,使数学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如,在教学一年级“数的相对大小”这一课时,笔者精心创设了一个“小小养殖场”的生活情境。课始,笔者出示了用多媒体制作的画面。让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并提问:“从图上发现了什么?”由于小鸭子、小白兔等都是学生非常熟悉动物,学生回答这个问题的热情明显高涨,纷纷举手发言。学生越说越多,总要找出一些与众不同的发现,笔者也不停地追问学生还有什么发现。10多分钟过去了,学生还是说不到点子上,既浪费了时间也耗尽学生的兴趣。
不言而喻,这样情境教学,更多地认为是看图说话,根本看不到有数学理论在里面,更别说学生的思维了,这是无意义的教学。如果笔者在出示情境图后,直接提问:“观察一下,你能从图中找到数学信息吗?”当学生获取每种小动物的数量之后,可以接着问:“根据这些小动物的数量,你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通过这样两个问题,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比较数量的多少上来。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问题情境观,深入钻研教材,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创设出真正具有数学本质的问题情境,不单单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

二、利用课堂生成了解学生数学思维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更加注重生成。因为很多课程资源往往在师生互动、对话、讨论的过程中涌现和生成。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充分利用课堂生成,就可以比较容易地了解学生的思维,了解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
例如,教学“长方形面积计算”一课时,要探究长方形的面积,必须明确面积、长、宽三者的关系。为此,教师组织了动手操作活动。由笔者给学生提供了几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和几个不同的长方形,学生利用学具寻找长方形面积与长、宽之间的关系。可是,有部分学生却未动手探究。笔者提出疑问,有的学生回答:“长方形的面积只要把长和宽量出来就可以了。”还有的学生更直接:“长方形的面积就是长乘宽……”笔者马上意识到,此时绝对不能再按照预设的教学摘自:毕业论文前言www.7ctime.com
进行了。因为学生已经知道这个探究的结论了。于是笔者可利用这些学生的回答,先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是这样的,目的就是想展露学生的思维和见解。通过几个学生的演示、讲解和其他学生的补充以及教师的引导、追问,学生很快明白了长方形面积与长、宽之间的关系。
在这个案例中,当学生明确指出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宽之间的关系后,笔者没有继续自己的教学流程,而是充分利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学生的演示、讲解和老师的不断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为什么长方形的面积只要把长和宽量出来就可以了?为什么长乘以宽就可以了,你能证明吗?”这样的教学,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启发,探究活动更加有效。

三、设计针对性练习提升学生数学思维

我们时常会在教学中发现,学生掌握一般的思维方法后,如果遇到的问题都是用这种思维方法去解决的话,久而久之,学生的数学思维就会形成定势。教师稍微变化一下题目,学生就不知从何入手了。这时,教师就应该通过设计针对性的练习,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打破思维定势。
例如,在“百以内加减法”的练习课中,前面两题都是百以内的加减法,学生以“开火车”的方式,用前一位同学的得数作加数或者被减数进行计算,完成得非常好。于是笔者又出示了第三题52-7=( )+8=( )-5=( )+10,当学生做这一题的时候,大部分同学都开起了火车: 52-7=(45)+8=(53论文导读:要自己认真思考。这样的练习设计,通过几组题目的对比,促使学生不断进行思考,不再依靠定势思维,能有效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总之,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数学的本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实践等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责任编辑晴天上一页12
)-5=(48)+10。显然,学生受前两题的影响。笔者引导学生对这三道题目进行了比较和分析,通过比较分析,大部分学生明白了“=”的两边必须相等,不能像开火车一样思考。最后学生在笔者的引导下明白了做任何题目都不能受以前做类似题目的影响,而要自己认真思考。 这样的练习设计,通过几组题目的对比,促使学生不断进行思考,不再依靠定势思维,能有效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
总之,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数学的本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实践等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责任编辑 晴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