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阐释现代性遭遇城市:青年农民工都市体验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117 浏览:13899
论文导读:此基础上研究青年农民工的个体命运。城市作为一种技术装置对个体进行塑造,首先体现在生产体系中职业规范和制度对身体的强制性规训使其改变为适合城市劳动力市场的身体,然而在核心的消费领域却无法给予平等的对待。城市对农民工而言成为一个仅可从用眼睛消费的美丽景观。以青年农民工的角度看,城市已成为一个有无穷吸引力的符
摘要:我们往往以宏大叙事出发来描述和理解社会和群体体现的外在性内容,忽视了日常生活中的人的心态世界和情感世界,本探讨尝试探索个体生命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追随社会学对精神世界和心灵秩序的关注。90年始中国城市化浪潮兴起,城市化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动力。城市的迅猛进展吸收了大量的资金和劳动力,其中数从亿计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打工,城市的工作和生活模式转变着30年前禁锢在农村的绝大部分中国人。这种变化给以农村流入城市的人的心理世界和情感世界带来了何种影响。本论文从2012-2013年在成都一家四星级酒店做的3个月的田野调查和9篇涉及青年农民工城市生活的小说文本为分析资料探讨青年农民工的都市体验。由于体验与个体生命过程相关,本论文在生命过程中个体经历的“时间性”,即过去-现在(经历)-过去与未来(重构)的框架下来探讨青年农民工的都市体验。试图了解青年农民工对城市的整体印象和认知,分析都市作为一个社会-技术装置如何将以农村来的人塑造为适应城市体系的存活和生活,都市实践使青年农民工对城市、城市生活从及农村的家园有了何种认知,并在此基础上研究青年农民工的个体命运。城市作为一种技术装置对个体进行塑造,首先体现在生产体系中职业规范和制度对身体的强制性规训使其改变为适合城市劳动力市场的身体,然而在核心的消费领域却无法给予平等的对待。城市对农民工而言成为一个仅可从用眼睛消费的美丽景观。以青年农民工的角度看,城市已成为一个有无穷吸引力的符号,原来的家和农村则成为轻视和竭力想要逃离的地方。对城市的向往导致了青年农民工们主动塑造自我习得城市人形象特质。然而受经济条件和户籍制度等各种因素的控制他们无法在城市安家,城市生活的流动性又使得难从维持稳固的社会联系,这一切都造成了对城市生活的害怕与个体的孤独感。城市消费体系中低廉的大众娱乐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这种孤独和不安,但是在另一层面上也使得个体迷失其中,忽视了对自身情况的深思。青年农民工的都市体验是整个中国近代化和现代化历程中各种社会机制的历史建构。城乡二元分隔体制、工业化历程中资本主义市场对农村劳动力的整合,从及中国从城市化为核心动力的进展方式不仅制造了农村与城市在物质上的差距,而且此种差距已然成为一种文化,导致了他们对城市的向往,对农村生活的不满与逃避,对自己社会出身的轻贱和面临城市时的自卑感。因此形成了一种双重隔离,这种隔离包括城市对他们的隔离,更重要的导致了他们对自身的隔离,他们漂泊的命运难从转变。关键词:青年农民工论文都市体验论文现代性论文双重隔离论文
本论文由www.7ctime.com,需要论文可从关系人员哦。中文摘要3-5
Abstract5-10
第一章 导论10-17

1.1 缘起10-11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11-15

1.2.1 青年农民工11-12

1.2.2 现代化与现代性12-13

1.2.3 体验(experience)极为操作13-15

1.3 文献综述15-17

第二章 探讨视角与探讨办法17-24

2.1 探讨视角与框架17-18

2.2 可使用的论述资源18-21

2.1 身体的社会性生产18-20

2.2 都市体验20-21

2.3 探讨办法的研究21-24

2.3.1 探讨办法21-22

2.3.2 小说作为社会学探讨资料的可行性研究22-23

2.3.3 探讨对象的代表性不足23-24

第三章 探讨对象概述24-28

3.1 酒店及青年农民工概况24-25

3.2 小说中探讨对象概况25-28

第四章 都市体验28-45

4.1 憧憬:城市梦的产生28-30

4.

1.1 城市印象28-29

4.

1.2 对城市的追求与向往29-30

4.2 进入:矛盾体验30-41
4.

2.1 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身体的规训30-33

4.

2.2 城市幻想和框景的生成33-35

4.

2.3 城市中的害怕与孤独35-37

4.

2.4 面临城市:心灵深处的自卑37-39

4.

2.5 大众娱乐对焦虑的消解39-41

4.3 回望:家园何处?41-45
4.

3.1 “家”作用的变化41-43

4.

3.2 再难忍受的农村生活43-45

第五章 社会机制与个体命运45-52

5.1 双重隔离的产生45-49

5.2 个体无法逃避的命运49-52

第六章 结语52-56
参考文献56-60
致谢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