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谈主人让学生做阅读主人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502 浏览:19494
论文导读:
“老师,这下可完了,语文阅读题,好像和知识点没什么关系。我努力往知识点上去扣,也觉得扣不上。我都蒙了!”一位刚从中考语文考场上下来的同学见到我急得嚷嚷。我连忙安慰“没关系,凭你的语文功底错不了,准备下场考试吧!”可说完这句话,我自己的心里却一阵发虚。难道试题题型有所变化?考前我们对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三种文体的攻关战术没有奏效?为了解开心中的疑团,中考结束后我赶紧从网上将河北省语文中考试卷下载下来,仔细一看,自己担心的问题果然出现了。06年中考语文阅读部分去掉了议论文,只涉及了说明文和记叙文的考查,在题型上淡化文体特征,而更注重测试学生对文本的把握,对信息的提取能力,更注重让学生展示自己与文本对话,进行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过程,就像我那位走下考场的学生所说的那样,丝毫没有涉及所谓“知识点”的考查。
对语文卷有了这样的认识之后,我开始反思自己以往的阅读教学中的失误:

1.硬塞知识、凝固僵化、降低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在教研组的带领下,我对阅读按文体进行专项训练,并在每一个文体的专项训练之后给学生印发这个文体答题的若干技巧,即前面提到的“知识点”。比如说明文要求学生牢记五种基本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答法。像举例子的作用一定要答“具体说明了……”;列数字的作用一定要答“准确说明了……”;议论文也要学生背住诸如“比喻论证的作用是形象生动的论证了……的观点,使所论述道理通俗易懂,深入浅出” 。这便是以往我们在阅读教学这一阵地的做法:教学过程凝固,教学方法僵化。

2.过分应试,忽视主体,不利于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记得在做一篇名为《一颗图钉》的记叙文阅读时,有一道考查插叙知识的问题,有同学提出“插叙一段与表达中心无关,这篇文章只是想弘扬主人公在困难时还能想着他人的品质,插叙一段完全可以去掉”。当时这个学生的回答便让我一愣,我便引导学生对这一问题做了讨论,虽然觉得学生说的有一定道理,但因为那是各省中考汇编所选文章,有标准答案,最后我还是这样引导“请答出插叙内容对表达中心的好处,这一问法表明出题者是认为这部分内容有好处的,而没有问这段对表达中心有好处吗,说说你的看法?所以答这道题我们不应该视为开放性试题来答。”听了我的话,学生便给出了较统一的答案。
现在想想,自己的那种作法不是扼杀了学生大胆怀疑的精神,打击了学生自我发现的热情和智慧吗?实际操作起来我却抱着教材,把着参,不敢越雷池半步。这样的阅读教学,教师放不开手脚,学生也放不开手脚,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以及自己对以往阅读教学不断反思的情况下,我设想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阅读教学改革:

1.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变硬塞知识为自我发现探索知识。

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之门的钥匙毫无疑问地是问号”。问题是思维的向导,当一个人有了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会激起求知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重视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问难,鼓励他们大胆提问。同时注意引导他们由提一些不着边际、鸡毛蒜皮的问题过渡到围绕文章主要内容提一些有价值的问题。
有了问题,学生自然会急于寻求问题的答案,这就充分调动了学生探求真知,继续学习的积极性。对于问题,不急于分析、解答,也不马上进入讨论中,而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再进行阅读,“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当然,由于学生的个性特征、情感体验、家庭社会背景的不同,对同一事物自然会有不同的感受,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让学生能够尽情地发表自己的想法,可让学生在文中深有感触的地方作旁注,写上自己读后的感受、想法,或是发表议论。

2.因生、因文制宜,变凝固僵化为灵活多样。

我们面对的学生存在很大的差异。有的学生基础太差,字认不全,句读不懂,更不用说理解文意了;有的学生可能读完文本之后就能从文中提取信息,从整体上感知文意;更可能有一些能力超强者能从语言、内容、结构、写法上赏析评价文章,取其精华,取其糟粕,指导自己的写作。所以我们在阅读教学中不应忽视学生的这种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要因生制宜。让能力较差不知从何读起的同学,能做到对文本进行以认读为起点的理解性阅读;能捕捉信息、整体感知的同学做到以质疑为核心的研究性阅读;能赏析评价的同学做到以借鉴为目的的欣赏性阅读。
当论文导读:
然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还应做到因文制宜。首先我们要注意选择那些有思想性、文学性,并适合学生阅读的美文。之后还要根据文本特点区别对待,一定要改掉以应试为目的的架空分析式阅读模式。只适合读后作为材料积累的文章就坚决不能做无味的问题分析,可让学生多读几遍,整理记忆;思想深刻,理解较难的文章就要引导学生“钻”进文本,汲取精华;行文规范性强的文章就不要忽视阅读与写作的结合……
在以后的阅读教学中,我一定要改变教学过程凝固、教学方法僵化的现状,要因生制宜,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因文制宜,让学生读每篇文章都有收获。创造灵活摘自:毕业论文答辩www.7ctime.com
多样,不拘一格,讲究实效的阅读教学过程与方法。

3.着眼学生未来,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我想在以后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忽视对“答”的培养,重视对“读”的培养。
培养学生朗读和默读的习惯。义务大纲要求初中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集中注意力、不动唇、不指读的默读课文”。注重对学生进行包括重音、停顿、语调和语速等朗读技能及提高默读速度和理解率等默读技能的训练,不仅可从“读”中判断学生认读的正误、理解的深浅、欣赏品 位的高下、探究研讨的精粗,而且有助于学生养成眼、脑、口、耳协同动作的良好阅读习惯。
培养精读和略读的习惯。要让学生精读时能有圈点、 有批注、做摘录、制卡片和写心得;略读则一遍就能理解大意。经过长期的良好习惯的培养,学生们定能做到 精读则咬文嚼字,“纤屑不遗”;略读则能观其大略, 善于“提纲挈领”。
这是我在新课标背景下反思自己的阅读教学时最大的一点收获,我定会把阅读的阵地还给学生,让学生做阅读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