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研究益气活血方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血液流变学影响生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739 浏览:24336
论文导读:9

3.6本课题的不足与启迪39-40参考文献40-45致谢45-46附表46-49

摘要:背景:乳腺癌中医称为“乳岩”,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许多城市中,乳腺癌成为妇女恶性肿瘤发病之首位。目前治疗策略主要是采取手术治疗,辅以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治疗方式。乳腺癌患者普遍有着血液高凝情况,加之手术创伤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加重了患者的高凝状态,增加了许多并发症的产生机会,影响了患者恢复。由此改善乳腺癌患者的高凝状态对术后恢复及预防并发症非常重要。目的:1)观察乳腺癌术后患者血液流变学的转变及益气活血方对其影响,证明其临床疗效。2)通过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粘度、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中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纤维蛋白原等探讨中医药在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血液流变学的作用机理。策略:经组织学病理确诊为乳腺癌,并根据1988年UICC(国际抗癌联盟)制定的乳腺癌TNM分期标准,将属于Ⅰ~Ⅲ期者18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取乳癌改良根治术的手术方式,术后常规用药防感染,补液维持电解质平衡等,手术当天常规利用抗生素及止血药物;治疗组:在上面陈述的基础上同时在术后第3天以益气活血方,每日一剂,煎取400ml,早晚分服,连续服用2周。治疗2周后评价疗效。观察其术前、术后3天、术后17天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中医症状积分、KPS积分及常见并发症的情况。结果:乳腺癌患者术后血液流变学中高、中、低三个切变率下的血液粘度值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但纤维蛋白原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患者服益气活血方2周后血液粘度值、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显著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别(p0.05),而红细胞变形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别(p0.05);治疗组患者服用益气活血方2周后其中医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皮瓣异常评分及胸壁引流管引流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服用益气活血方2周后其KPS积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方能显著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凝血状态,可以显著降低乳腺癌患者术后的血液粘度,改善血液浓、粘、凝、聚状态,减轻血瘀症状。其机制是通过减轻红细胞压积、降低纤维蛋白原浓度、抑制红细胞聚集、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来实现的,以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推动术后愈合,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说明气虚血瘀是乳腺癌术后的主要病机之一,益气活血法是乳腺癌术后中医药主要治疗策略。同时说明虽然病因、分期不同,但是乳腺癌术后基本病机是一致的。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论文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论文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论文2007
【分类号】:论文R273
【目录】:论文目录5-7
摘要7-9
ABSTRACT9-11
引言11-12
第一章 论述探讨12-27

1.1 祖国医学对乳腺癌的认识12-20

1.1 祖国医学对乳腺癌病证范围的认识12

1.2 祖国医学对乳腺癌病因病机的认识12-13

1.3 乳腺癌的中医药治疗13-14

1.4 祖国医学对乳腺癌术后的认识14-20

1.2 现代医学的相关性探讨20-23

1.2.1 概述20-21

1.2.2 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流变学的转变21-22

1.2.3 乳腺癌术后患者血液流变学的转变22

1.2.4 肿瘤病人血液流变学转变对复发转移的影响22-23

1.2.5 乳腺癌术后并发症产生理由的浅析及治疗情况23

1.3 血液流变学各指标的临床作用23-24

1.4 课题探讨的目的,选方依据及组方作用24-27

1.4.1 探讨目的25

1.4.2 选方依据及组方作用25-27

第二章 临床探讨27-35

2.1 主要探讨内容27

2.2 主要探讨策略27-29

2.1 病例选择27-28

2.2 分组及治疗策略28

2.3 观察项目28-29

2.4 统计学策略29

2.3 一般资料29-30

2.3.1 样本含量29-30

2.3.2 年龄30

2.3.3 TNM分期30

2.4 探讨结果30-35

2.4.1 中医证侯积分比较30-31

2.4.2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31-32

2.4.3 KPS评分比较32-33

2.4.4 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33-35

第三章 讨论35-40

3.1 气虚血瘀是乳腺癌术后的主要病机35

3.2 益气活血是乳腺癌术后的治疗大法35-36

3.3 益气活血方的现代药理探讨36-37

3.4 探讨结果的浅析37-38

3.5 结论38-39

3.6 本课题的不足与启迪39-40

参考文献40-45
致谢45-46
附表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