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阐述沪市沪市主板上市公司内部制约缺陷披露情况设计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7915 浏览:123299
论文导读:
【摘 要】本文以2011年沪市主板上市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为样本,分析我国沪市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现状。根据统计结果可以得出:沪市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所占的比率小;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语言不清;沪市上市公司披露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公司治理层控制、员工控制、经营与财务风险评估等基础建设问题上。因此,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内部控制披露的监管。
【关键词】内部控制;评价;披露
一、引言
1999年修订的《会计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对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提出原则要求,自此之后我国在内控制度上开始着手建设。2002年的安然事件的同公司财务欺诈案后,美国随即颁布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 Act 2002 USA),而在2008年6月28日,我国在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基础上,又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中国版的“SOX”法案将我国的内部控制管理推到了一个高水平上。然而中国学者对于内部控制的研究目前多是集中在自我评价报告的披露问题上,对内控缺陷的关注度较低。内部控制缺陷是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中的核心信息之一,如果存在重大缺陷,则不能得出内部控制有效的结论。因此可见,对于内部控制缺陷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本文研究的思路为:针对上市公司披露的自我评价报告中的内控缺陷问题进行数据统计,分别归纳出披露内控缺陷的公司以及未披露内控缺陷的公司,从总体上分析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情况。再根据COSO报告的五要素将出现的内部控制披露缺陷具体分类整理,探究其成因。

二、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总体情况分析

本文选取沪市主板A股347家上市公司2011年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为样本,逐一审查每一家公司的报告。内部控制缺陷信息主要集中在自我评价报告中“存在的问题”、“改进与对策”、“进一步完善的措施”、“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自我评估”等部分。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情况如表1所示。
(一)本文选取的347家沪市上市公司均在披露了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其披露率为100%,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可观的。
(二)2011年沪市上市公司披露内控缺陷的公司只有81家,占所有公司的23.34%。不到四分之一的披露比率可能的导致原因如下:在选取审核的上市公司时,注册会计师可能更偏向于一些问题不明显的公司。而内部控制存在比较严重问题的公司,要么选择不聘请注册会计师对其进行评价,要么注册会计师为了不必要的责任见而躲之。正是这样不正确的认识造成了目前这种披露不完全的情况。监管部门可以出台强制性的政策或者加强对企业以及注册会计师的正确领导对目前情况进行改善。
(三)承认存在一般缺陷的公司有75家,占81家披露内控缺陷公司总数的97.53%。反观承认存在重大内控缺陷的公司只有2家,分别是中恒集团(600252)、黑牡丹(600510),仅仅占到81家公司中的2.47%。由此可见,即使上市公司敢于披露自己的内部控制缺陷,但是很可能存在避重就轻的嫌疑。企业对于可能存在的内部控制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隐瞒,削弱等情况。相对于公司长远的发展而言,一时的遮蔽大众视野避免市场对公司利润造成的损失,是不可取的。“大事化小”的原则只会对上市公司的健康成长造成很严重的问题。
(四)未披露内控缺陷的公司数量达到了266家,占347家中的76.66%。这并不意味着这266家公司的内部控制都是没有问题的,其中,语言难以辨认的公司有6家占到266家中的2.26%;仅提到未来整改方案的公司有18家,占到266家中的6.76%。可见,在目前内控缺陷认定标准下,未披露内控缺陷的公司可能出于公众影响的原因,对可能存在的内部控制缺陷问题的信息披露存在敷衍和粉饰的行为。有关监管部门可以着重加大对于语言难以辨认以及仅提到未来整改方案的公司进行审慎调查。

三、基于COSO报告的细化分析

前文对沪市主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总体情况进行分析。内部控制缺陷按照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本文遵循COSO报告中的内部控制五要素,对2011年我国沪市主板上市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缺陷类型进行分析,以发现我国上市公司中内部控制缺陷的分布。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摘自:学生论文www.7ctime.com
从表2可以看到对于存在内部控制问题的公司所存在的内部控制问题进行的分类和统计的情况。由此可以大致的得出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制度要点的基本框架。从表中可以看到内部控制的五大基本要素上,出现问题的案例数量分别是80、32、57、19、21。显然,我们应该综合的考虑个问题之间的关系,从而深入的对每一个问题的产生进行分析。

(一)控制环境

控制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关键。其他四各要素正是建立在控制环境的基础上而发展的。在样本中有80家公司的控制环境存在缺陷。其中所占比例最高的是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主要表现为:内部控制系统不完善“股东大会的制度、功能缺失;董事会机制不健全,不能对企业重大事项审议、审批;独立董事形式化,无法发挥保护股东利益、与经理层相互制衡的作用;有关企业内部文化建设等问题等。如首商股份(600723)指出公司部分内部控制制度条款、内部治理和组织结构、以及个别管理人员素质出现问题。而其他上市公司提到的控制环境的问题还有诸如组织结构的不健全、经理层控制的问题、以及员工控制的问题。

(二)风险评估

每个企业都面临来自内部和外部的不同风险,这些风险都必须加以评估。风险评估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前提。企业只有适当识别、评估与企业发展目标相关的风险,才可以确定风险控制点与风险应对措施,通过内部控制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之内。从样本中来看,有32家公司出现了风险评估的问题,其中包括了风险管理、经营与财务风险评估、全面风险预警机制、战略风险评估和企业扩张风险评估这几个主要问题。如五洲交通(600368)在评价报告中指出,战略管理和风险评估工作没有得到进一步加强。经营与财务风险评估的问题也很严重,企业在财务问题的审论文导读:(三)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确保管理阶层的指令得以执行的政策及程序,企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从样本中可以看出主要有57个公司出现了控制活动方面上的问题。其中最多的三个问题是执行控制管理、子公司管理以及合同管理。公司对于管理层下达的指令不能很好的执行下去,有拖延或者
计、核算的制度上存在问题;高额负债、资金周转困难均对企业的内部控制构成问题。

(三)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确保管理阶层的指令得以执行的政策及程序,企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从样本中可以看出主要有57个公司出现了控制活动方面上的问题。其中最多的三个问题是执行控制管理、子公司管理以及合同管理。公司对于管理层下达的指令不能很好的执行下去,有拖延或者不足效的情况;在子公司的管理上,企业由于相关制度不健全,管理力度不大,导致子公司内部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合同的修订与整理上也存在不妥的问题。控制活动中的问题还包括符合程序、运行缺失、设计缺陷、授权审批制度、研发控制以及销售控制上的问题。

(四)信息与沟通

信息与沟通是企业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以保证信息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其关键是要保证信息的真实、沟通及时。在样本中有19各公司存在这样的问题,其主要集中在信息披露管理、员工关系管理、信息反馈机制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上。企业信息披露在相应的制度上还有待改善;员工专业能力的培养以及在公司内部的协调作用也有待提高;信息反馈机制不能及时的将信息传达给有关部门;在处理客户问题上,公司不能有效的与客户进行沟通交流,导致一些不必要的成本。
(五中国论文中心www.7ctime.com
)内部监督
内部监督是由持续性地日常监督和针对内部控制某一或者某些方面的专项的监督,它是企业内部控制活动得以有效执行的保障。在样本中有21个公司存在内部审计以及检查监督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没有内部审计部门、内部审计受制于管理层不能有效揭露企业与运营问题、财务中的问题,无法实现其评价、监督内部控制的职责。如兖州煤业(600188)在内部评价报告中就明确指出,其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没有形成完整的底稿,只有最终的汇总表,未严格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要求展开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等问题。

四、研究结论

本文利用2011年沪市主板上市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情况。结果显示:2011年沪市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较少。有关部门应该强制要求所有企业均出具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类型披露不具体。在少数披露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中,仅仅提到缺陷数目,并未提及具体类型。而且有少数企业在内部控制问题上存在语焉不详、无法辨认的情况;内部控制缺陷的重灾区是一些基础性的制度,比如内部控制环境、公司治理层控制、员工控制、内部审计制度等问题上。
参考文献:
王惠芳.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现状、困境及基本框架重构[J].会计研究,2011(8):61—67.
南京大学会计与财务研究院课题组.论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制度的现实模式[J].会计研究,2010(6):51—61.
[3]刘玉廷.全面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解读[J].会计研究,2010(5):3—16.
[4]蔡吉甫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2005.
本文受北京市大学生科技活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与披露研究”资助(项目编号: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