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论留守为留守学生成长深思小结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663 浏览:18575
论文导读:尚待培养,这时脱开了父母的关爱,各种恶习便会不失时机地滋生出来。即便有间接监护人或能在某处寄居,但由于和祖辈们有很深的代沟,因缺乏共同语言而独处时的孤单,双休日的无聊,父母关爱的缺失,孩子成长乐趣的减少等,长此以往,“留守学生”就容易出现自卑孤僻,不合群等心理障碍。他们在心烦委屈或产生学习焦虑时,内心渴望温情,
【摘要】首先,我通过对“留守学生”的调查与分析看出:本班“留守学生”受监护的状况令人担忧,隔代监护成了他们的主要监护方式。所以让“留守学生”接受良好的教育,让他们和同龄人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就显得尤为重要。其次,教师也要给留守儿童给予集体的温暖。创设宽松和谐的班集体,充分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功能。最后,我认为,在“留守学生”这一群体中,不少学生存在着行为、心理等方面的问题,而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则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
【关键词】留守学生 教育 成长 思考
民族融合带来了信仰上的弯路;百姓迁移留下了落寞的院落与古墓;知识分子下乡又遗留了多少无辜的弃妇与孤儿;文明的发展扔下了一拨又一拨的老人,并冠之以“空巢”的时尚名词。随着城市的疯狂建设,靠天吃饭的农民也不甘寂寞。尤其具有活力不甘固守贫穷的一大批青壮年抵不住城市发展的诱惑“快马加鞭”赴城市务工,在自己辛苦创业的过程中,留下了孩子,将其寄宿在父母或亲戚家中。留守儿童因此诞生。幸亏政府及时发现,教育局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提出并制定了一系列关注留守孩子的策略方针,并在物质上给予帮助。许多城市已制定了农民工子女上学的相关政策。在义务教育阶段,国家又将许多优惠政策倾向于农民工子女,尤其倾向于留守儿童。但不管怎样,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将是呈现在教师面前的一大棘手问题。作为一线教师我不得不对此加深思考。
首先,我通过对“留守学生”的调查与分析看出:本班“留守学生”受监护的状况令人担忧,隔代监护成了他们的主要监护方式。一部分隔代监护人只管孩子的吃穿,不管学习,不管谈心与交流;多数亲戚监护人直接表示“照看孩子不仅累还落不了好”;只有一名“留守学生”表示“有烦恼的时候能和照顾我的亲戚说说”。说明“留守学生”普遍缺乏必要的家教氛围,无论是隔代亲人还是亲戚,对他们的照顾大多处于浅层关怀,在监护内容及责任上存在着很大的盲区,难以尽到对他们的教育责任。
根据我对历届“留守学生”进行的全方位观察,发现大部分“留守学生”具有相似的性格特点,列举如下:
(1)情感冷淡,不善交流;(2)生活单调,两点一线;
(3)目光呆痴,注意分散;(4)性格孤僻,急躁冒行;
(5)自卑感强,自信心弱; (6)不守纪律,我行我素。
究其原因,发现“留守学生”作为未成年人,是非观念薄弱,养成教育和行为习惯尚待培养,这时脱开了父母的关爱,各种恶习便会不失时机地滋生出来。即便有间接监护人或能在某处寄居,但由于和祖辈们有很深的代沟,因缺乏共同语言而独处时的孤单,双休日的无聊,父母关爱的缺失,孩子成长乐趣的减少等,长此以往,“留守学生”就容易出现自卑孤僻,不合群等心理障碍。他们在心烦委屈或产生学习焦虑时,内心渴望温情,却无法及时得到双亲帮助,为了宣泄心中的不快他们就会结伙拉帮、打架斗殴、沉迷网吧、逃学厌学、顶撞老师甚至陷入早恋之中。更严重的是,有些“留守学生”的家长并不图孩子在校学习生活怎样,仅仅把学校当成“托儿所”,放任自流,却加大对孩子的物质补偿。对学校工作不予理解和配合,这样更助长了孩子不良习气的发生发展。年长日久,这些“留守学生”就有可能变成人格心理存在障碍的又一个特殊群体。从根源探来,是监护人存在的四大教育误区。
(一)说教多,行为表率少。表现为成天地唠叨。学生做错事时唠叨,取得成绩也唠叨,在他们看来,孩子是在一刻不停地提醒下成长起来的。却忽略了孩子渴望得到鼓励的心理。
(二)包办代替。许多祖父母、外祖父母出于对孩子的无限关爱,把学习之外的一切杂务都包办下来。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较差,自私观念强,经常以个人为中心,很少有关爱他人的想法。
(三)溺爱。对孩子的物质需求采取放任满足态度,有求必应,百依百顺,试图用物质充斥精神。
(四)专制。监护人往往安全第一,对学生行为采取一味地限制,使学生自由活动空间很狭窄,创新思维受到影响,创造力明显不足,在同学中明显落伍。
所以让“留守学生”接受良好的教育,让他们和同龄人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接班以后应与监护人就正确对待“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上进行座谈,着力改善各自的教育方式,使孩子良性化发展。在家长会上,我根据本班实际对监护人进行专门指导,并与之就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展开交流,使论文导读:存在着行为、心理等方面的问题,而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则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需要结对帮护。我们根据学校规定建立德育导师制,每个任课老师代管一两个留守学生。跟问题学生交朋友。对寄居家庭建立“月访”制度,在每个月底由辅导老师把家庭教育及学生情况反馈,共同商讨问题的解决办法。还应该学会重点突破。在“留守学生
监护人懂得“留守学生”的特点及应该注意的问题:让他们在孩子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足够的关爱,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的想法和需要,找准双方的切合点多交流、多沟通,但要避免唠叨;还要让他们尊重孩子某些方面的选择,留给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间。只正面引导,不强加包办,就事论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盲目地限制、一味地否定;让他们及时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如果自己不能解决也应尽力替孩子想办法,出主意,寻求解决办法的途径。只有这样,孩子心理才源于:www.7ctime.com
不会有孤立无援的感觉,也就不会因此而心烦孤单。
教师更需要与寄居家庭频繁联系,上门家访,帮助监护人正确分析“留守学生”在校表现出的各种异常,帮助他们寻找相应的教育措施。在开学初要求向学生公布任课教师的电话号码,当学生求助而监护人又无法提供帮助时,可以通过电话跟老师取得联系。
“留守学生”父母离开家乡,但孩子的许多问题因他们不在身边而产生。因此,每学期放假前都发出“给家长的一封信”,告诫家长多方关注孩子,不应该用一个“忙”字推脱责任,遇到问题要来信来电与老师孩子取得联系。询问、了解,帮助孩子解决实际存在的各种问题,鼓励孩子的每一个进步。老师是监护人是学生及学生父母之间的桥梁,当寄居生活已经严重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时,我们应该及时联系孩子父母,根据孩子的特点,重新选择寄居家庭,尽一切可能减少“留守学生”的心理障碍,以避免出现更大的损失。
其次,教师也要给留守儿童给予集体的温暖。创设宽松和谐的班集体,充分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功能。让班干部建立“留守学生”的生日档案,在学生生日当天用不同的方式表示祝贺。这虽然永远无法代替父母的关爱,但至少可以使学生的不安、烦恼、孤独、离群等感情体验得到淡化或抑制。利用班会时间鼓励学生说“知心话”,帮助问题学生尤其是留守学生解决学习、心理等问题,使他们的心理障碍能够得到及时疏导。组建假日活动小组,主要开展以培养学生个性特长为内容的兴趣活动,如社会调查、实地参观、实践活动等,不但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更重要的是有效地减轻了“留守学生”在假日里的孤独感。由于寄居家庭的特殊情况,学生更需要学习上的帮助。因此,除老师热心辅导外,班里还组建了学习小组。小组长负责互相交换电话号码告知邮箱号或号,以便遇到学习难题时力求及时得到解决。老师与各小组长随时联系,主要在双休日帮助他们解答有关学习难题。
最后,我认为,在“留守学生”这一群体中,不少学生存在着行为、心理等方面的问题,而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则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需要结对帮护。我们根据学校规定建立德育导师制,每个任课老师代管一两个留守学生。跟问题学生交朋友。对寄居家庭建立“月访”制度,在每个月底由辅导老师把家庭教育及学生情况反馈,共同商讨问题的解决办法。还应该学会重点突破。在“留守学生”中,在些情况比较严重:逃学、厌学、对立情绪……经个别教育,如果效果仍不明显的,应召开主题班会,从学生的心理问题着手,逐个分析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可能原因。然后会同任课老师和班干部开展集体家访,与监护人一起,共同商讨教育措施,找问题学生面对面交谈,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帮助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多管齐下,分解落实,力求重点突破。
我希望,通过全社会尤其是学校老师的共同关注,每一个留守学生都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