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研讨湖南省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中体育教学三维管理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5334 浏览:160328
论文导读:类团队70余个,培养的学生体育裁判和骨干达100余人。12下一页
摘 要:体育与健康课程开始在中学实施改革已有多年,并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为进一步深化中学体育教学改革,教师应尝试建立三维体育教学管理体系,对基础课、模块课和活动课的教学时序、教学状态,以及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与教学情境等基础要素进行系统管理。
关键词:体能素质;三维管理;体育社团建设
国图分类号:G81

1.4 文献标识码:A

教育部2000年对学生体质与健康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体能素质呈明显下降的趋势。因此,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已势在必行。2001年,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开始实施,但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因重视安全问题而产生的消极对待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还有淡化运动技能教学导致体育课本质特征丧失等。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质与健康水平,2003年4月,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又一成果《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正式颁布,普通高中各科目的课程标准随即进入实验阶段。我省于2007年6月对普通高中进行了新课程改革。学校新课程方案特别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在我国课程发展史上首次用学习领域、科目、模块来构建高中课程体系,从而使普通高中课程结构产生了实质性的突破。
在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中的新课改方案应该怎样实施、如何实
施,这是我们体育教学工作者应该深入研究的问题。源于:论文www.7ctime.com
我们在大体育课程观理念的指导下,通过近三年逐步实施对体育模块化教学的三维教学管理实践,中学体育教学管理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基础课、模块课“学”,活动课“练”的设置符合中学体育的总体教育目标

对某级学生在高一、高三年级时的体育学习动机进行的表明:学生由“因为兴趣爱好”向“希望增进健康”和“希望掌握运动技能(即希望学会锻炼方法)”的方面转变。连续3年对高一、高二年级学生在模块课与活动课中选项的趋同性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在体育模块课与课外活动课选项中的趋同比例上
升。对改革前(某年级)与改革后(某年级)学生“体育综合素质测评”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在“良好”以上的百分比的比例增高,有明显差异。
将体育基础理论知识寓于基础课、模块课和活动课之中,充
分运用体育基础知识、保健知识和身体锻炼与评价等知识,在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各体育项目技战术、技能中的基础理论知识的“趋同性”;体育基础理论知识在不同运动项目中的具体运用,形成的基础课、模块课、活动课、体育社团活动等形式上的“存异性”,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理论知识的“趋同”和各体育项目形式的“存异”,将竞技体育项目的运动方法有效地转化为身体锻炼的手段,有利于将体育教育目标系统贯穿于中学体育教学之中。

二、体育教师基础课、模块课“教”和活动课“辅”彰显当今教育思想

基础课、模块课“教”和“学”、活动课“练”和“辅”的教学过程管理,对教师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针对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定期开展教师的教学研讨活动,着重研讨活动课教师辅导方法和辅导手段;并要求教师在教学教案中,体现基础课、模块课和活动的教学(辅导)方法、手段的运用。
在教师基本掌握教学(辅导)方法、手段的基础上,鼓励教师运用自身的性格气质、能力专长、兴趣爱好等开展教学活动,形成富有教师鲜明个性化与创造性的教学风格。同时,它还可以为教师间的合作、交流和公平竞争提供机会与挑战,从而促进体育教师自身专业素养的不断提升和发展。
在基础课、模块课和活动课中采用教学分组的方法,将身体素质、运动水平相近的学生分成若干教学小组。相对稳定的教学小组,有利于教师根据基础课、模块课教学进度在活动课中指导学生开展各类竞赛和互动活动,活动间隙有利于教师进行小组和个别辅导,基本扭转了活动课没有教学活动的尴尬局面,使学生在教师辅“导”下进行体育活动,引导学生去探求新的运动技术,使学生最终成为体育知识的占有者,既符合“教”与“学”矛盾转化的基本规律,也彰显了当今教育思想。

三、重视体育小团体、体育社团建设,为学生兴趣爱好和个性的发展提供舞台

根据统计,在学校学生社团联合会中注册的学生体育社团共有9个,涉及篮球、排球、跆拳道、健美操等7个运动项目。在活动课中,老师指导下学生组建的相对稳定的各类团队70余个,培养的学生体育裁判和骨干达100余人。
论文导读:参加学习,为发展学生个性提供了舞台。四、鼓励校园体育学生办,学生综合能力显著提高活动课根据基础课和模块课各级教学目标制定的体育活动和竞赛,上半学期举办年级(班级)篮球赛、排球赛、羽毛球赛以及校级跳绳比赛;下半年举办年级(班级)乒乓球赛、广播操赛以及校级体育综合运动会。每月教学比赛达90余场,参与教学比赛
重视学生组建兴趣、爱好趋同和相对稳定的体育团体,建立互助合作的体育实践形式,容易接近,相互交流,有利于提高团体的凝聚力。不同类型组合的异质团体有利于相互影响、相互帮助,有利于理论、技术、技能的交流;体育团体又强调了合作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自我确认、自我完善和相互竞争的动机,使团体功能产生良性循环。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参加各类体育团体,在满足其兴趣爱好的条件下,无论是知识技能还是技术战术,他们均能主动参加学习,为发展学生个性提供了舞台。

四、鼓励校园体育学生办,学生综合能力显著提高

活动课根据基础课和模块课各级教学目标制定的体育活动和竞赛,上半学期举办年级(班级)篮球赛、排球赛、羽毛球赛以及校级跳绳比赛;下半年举办年级(班级)乒乓球赛、广播操赛以及校级体育综合运动会。每月教学比赛达90余场,参与教学比赛达3000余人次。
鼓励学生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加中学体育竞赛的组织等各类工作,学生行为角色的不断变化能促进综合能力的提高。学生在活动、竞赛中担任组织、服务、运动员、裁判等不同的角色,在角色转变中增加了自我学习和自我锻炼的机会,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实践范围与认知视野,对学生运动技术与战术的掌
握、组织与裁判工作能力、身体锻炼的自我评价能力、运动伤害的自我处理能力、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等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有利于学生在身体、心理、社会三维健康观和五个领域中的目标实现,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很大的作用。源于:论文书写格式www.7cti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