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谈浅谈生物实验教学“效”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238 浏览:7741
论文导读:
摘要:生物课的实验教学,教师要帮助学生获得生物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他们观察、实践的能力,培养他们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摘自:本科毕业论文答辩www.7ctime.com
发学生的主体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快乐中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实现生物实验教学有效化。
关键词:实验教学 有效化活动 探究
生物实验的有效教学是指在生物实验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建构一些既具有实验性、创造性、实践性,又具有生活性、趣味性的学生主体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以提高体素质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一、生物实验教学有效化的源头

我国的有效教学先后在活动类课程、科学探究课、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等活动课程中得到充分体现和发展。初中生物实验课堂教学中怎样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快乐中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生动活泼地去探索,积极热情地去交往,是初中生物教师必须面临的一个新挑战。生物学本身就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大量的实验、观察、操作、讨论意味着生物学习过程的活动性,学生要获得生物学知识,既要动手,还要动脑。要让学生从实验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要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去实验、去探究,把知识从实验中体会出来,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论,这样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生物实验教学有效化的流程

为了让生物实验教学 “活”起来,进行教学有效化研究势在必行。让学生用“动”的方法学习,在“动”中学,解放学生头脑、双手、眼睛、思维、空间,让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主体的课堂。那么如何实现生物实验教学有效化?关键是:在教学设计与实施中一定要抓住活动中的“动点”,设计好“动法”,“激活”学生。

(一)规范操作,观察现象

实验前先将实验步骤由繁化简,指导学生在预习中抓住每一步的关键,并在每个实验步骤中规范操作,这样才可以收到好的实验效果。如在学习使用显微镜时,如果用左眼观察,要注意纠正学生用右眼观察或闭着右眼的习惯;转动转换器时,应及时纠正学生转换物镜的错误操作。这样学生就能很快对好光,观察到标本在视野中的图像。同时,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是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规范操作进行实验的基础,而对实验现象的认真观察,是达到实验目的、探索实验结果的关键。如在讲《鸟与空中飞行生活相适应特点》时,折纸飞机是大家从小就玩的游戏,但要折得好,飞得远也不容易,有一定技巧。课堂上通过折纸飞机比赛,看谁的纸飞机飞的最高最远,研究分析飞得高远的原因:纸材质轻还是重;纸大小;飞机翅膀大或小;机头折法……最后引导得出纸飞机要飞得远,必须解决“三个力”:重力、阻力、动力。那“鸟是怎样解决空中飞行的这三个力?”引导大家分析讨论课本中资料,总结得出鸟适于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水到渠成。现实生活为生物实验教学提供了最丰富的活动内容。

(二)实验教学中设计“动法”

1.模拟法。教师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的实验前到灌木丛间铲取地表的潮湿、疏松、富含水分的枯腐落叶泥土装在较大号的黑色方便袋中,装至半袋处。当学生捉到鼠妇交到实验室时,就将它们放入袋子里的泥土上面,袋口敞开,袋身竖起向上,这样鼠妇自然会好好的生活在袋子里面,不会跑出来也不容易饿死。每次实验后都将收回来的鼠妇放入袋中,若时间较长,泥土有发干的现象,则向泥土中洒入适当水分保持泥土和落叶始终呈湿润状态,这样采来的鼠妇可保存一个多月满足实验之用,实验后的鼠妇让学生放回适宜的生态环境中。
2、制作类。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上”。俗话也说:训手就是训练脑。在课堂上,我们设计许多制作活动,例如:细胞模型、环境污染课件、手抄报等等,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同时也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如在学习生态系统时,我们设计《跟我做生态球》的活动,目的在使学生在制作“生态球”及观察中认识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的真正含义。通过实验和观察提高学生学习生态环境知识的兴趣,培养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树立环境观念,提高环境意识
3、探究实验类。如在探究鱼鳍作用、观察鱼呼吸时,我们没有完全照搬教材,在实验材料、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根据实际作了相应改变。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极大的自由空间,教师只适当介绍实验内容、目的,实验器材、提出纪律要求,然后让学生根据所给材料自己设计方案,自己开展实验。在观察红墨水从口入从鳃出的时候,按照教材方法将红墨水滴在鱼嘴前方时,整杯水马上变红,无法观察水进出的方向。怎么办?当时教师做了适当引导。最后每个小组都找到相应方法观察到红墨水从口入从鳃出现象。方法一:“让鱼在染了红墨水的烧杯里游一会,再放回清水。”;方法二:“将鱼放在桌上蜡盘,因为蜡盘面积大,水浅”;方法三:“用手挡住鱼不让游动”……学生的创造潜能是巨大的。开放性的活动为学生创造力培养提供自由空间。

(三)培养学生发现、解决问题能力

1.通过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因为后者仅仅是方法和实验过程,而提出一个问题则要找到问题的关键、要害。”。例如,在研究“消化”的实验里所提出的假设: “细胞膜只能透过小分子物质,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必须先变成小分子物质才能透过细胞膜。”这个假设的理论根据是:(1)人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2)生活的细胞需要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3)营养物质是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里的;(4)人和动物的营养物质来源于食物;(5)食物营养成分中有大分子物质。通过生物实验使学生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经过反复训练,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合理安排和组织实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根据学生求动、求知、求趣、求异、求新等心理特点,精心组织和设计课堂讲授内容和实验内容,把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避免了死记硬背。例如:学习“蝗虫”一节前,我布置给学生一论文导读:实的基础。参考文献:1、《愉快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通识培训书系。2、《生物新课程标准解读》

3、《浅谈在生物实验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上一页12

个兴趣小实验,回家捉两只蝗虫,并将甲蝗虫的头部浸入水中,而将乙蝗虫的腹部浸入水中,请仔细观察哪只蝗虫先死,并思考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很快就对知识理解和掌握了,而且也记得牢,印象深刻。教师可以通过追问,补充学生的回答,让学生感觉到教师一直在关注问题的回答进展,这样会自然而然的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此外,激励性反馈还能给学生带来成就感和成功体验,这也是生物实验教学加强“有效教学”的一种策略。
总之,课堂中生物实验的有效性不只体现在它的理论中,更在于它的活动过程之中,只有通过对它的亲身直接体验才能获得。教学中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用眼、用口、用脑等多种感官去获得直接经验,让学生在实践和体验中独立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乐趣中获得知识,巩固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无疑会为生物学的研究、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愉快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通识培训书系。

2、《生物新课程标准解读》

3、《浅谈在生物实验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