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当代马克思主义信仰认同度调查与思考-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3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1588 浏览:46556
论文导读:发放400份,收回392份,其中有效答卷380份。采用SPSSl7.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参见表1。2 调查结果与分析2.1 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总体认同情况对马克思主义看法的调查显示,57.4%的大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思想体系,是人的精神支柱;3

6.6%的大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在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

[摘要]大学生作为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他们是否树立起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关系到中国的未来和发展。通过进行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认同度的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认同的现状,并从年级、学科、是否学生干部、是否经过党课培训的角度进行分析、讨论,指出今后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认同度;信仰教育
[]A [文章编号]1005-4634(2012)03-0015-04
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迄今为止人类信仰史上最伟大的信仰,它代表人类信仰已经向现实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它是科学与信仰的统一,是信仰活动和现实生活的统一,是个源于:7彩论文网论文格式www.7ctime.com
人和社会的统一,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人的行为。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我国的主导信仰,指导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他们必须要树立一种科学的人生信仰来指导行为。因此,进行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认同度的调查,有助于从根本上了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态度和在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提高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针对浙江某大学2011年在校的本科学生,先行制定问卷,然后在老师“公选课”上实行调查。本次调查涉及理、工、文、管、农、经、法、艺等多个学科。问卷共发放400份,收回392份,其中有效答卷380份。采用SPSSl

7.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参见表1。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总体认同情况

对马克思主义看法的调查显示,57.4%的大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思想体系,是人的精神支柱;36.6%的大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在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被作为了一种的意识形态;10.7%的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没有信心,认为马克思主义不现实,难以实现;同时还有

2.4%的大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过时的、不合时宜的旧思想。

同时,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信任程度的调查显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信仰予以坚信的有12.11%,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给予肯定,但认识仍在提高中的大学生有51.58%,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有点相信,但是还不能明确自己的认识程度的大学生有23.68%,半信半疑的大学生有11.84%,除此之外还有0.79%的大学生表示不相信马克思主义。

2.2 不同背景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认同度差异情况

本部分背景变量包括年级、学科、是否班干部、是否经过党课培训,年级和学科采用方差分析,是否班干部和是否经过党课培训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1)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认同度的对比采用方差分析,检验不同年级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识程度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从表2可见,方差分析结果显著性为0.000,差异非常显著,由此表明不同年级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识程度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通过表3的LSD事后分析可知,大学一年级学生在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识程度得分上显著高于其他年级的学生,表明一年级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识程度非常显著的高于

二、三、四年级的学生。三、四年级大学生之间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识程度无显著差异。

2)不同学科种类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认同度的对比采用方差分析,检验不同学科种类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识程度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从表4可见,方差分析结果显著,表明不同学科种类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识程度存在显著差异。通过表5的LSD事后分析可知,表明文史类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识程度显著高于理工类和艺术类大学生。理工类大学生和艺术类大学生之间无显著差异。
3)采用f检验,探讨学生干部和非学生干部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识程度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从表6可见,t检验结果非常显著,学生干部大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非学生干部,表明学生干部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识程度显著高于非学生干部的大学生。
4)采用t检验,探讨经过党课培训和未经过党课培训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识程度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从表7可见,t检验结果非常显著,经过党课培训的大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未经过党课培训的大学生,由此表明经过党课培训的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识程度显著高于未经过党课培训的大学生。

2.3 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认同度调查结果的分析

通过上述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同度总体是积极、向上的,但是也存在消极方面,具体到大学生不同的教育背景,认同度也有较大差异。
1)从总体上来讲,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是认同的,能够客观认识马克思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思想体系,能够正确的指导人的行为,同时也看到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我国的主导信仰,指导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部分大学生将马克思主义看做是一种的意识形态,是政府和学校硬性灌输给学生的,这部分同学忽略了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成为我国的主导意识形态,成为高校学生应当树立的信仰,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经过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的理论体系,是指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理论体系,中国经济的腾飞和发展都是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同时,在调查中还发现有一小部分同学存在马克思主义过时了的想法,这部分同学虽然数量很少但同样不能轻视。
2)各个年级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同度不同,一年级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同度最高,从二年级开始向下滑跌,三年级达到最低,这说明大二、大三两个年级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关键期。各个年级的学生对于信仰的不同反应是多种因素综合造成的。在大学生自身方面,一年级大学生在高中阶段打下了坚实的思想政治理论基础,与社会的接触面最少,受到社会不良影响也最少;进入二、三年级后,接触到的社会范围扩大,社会环境、文化思潮都不同程度的影响了大学生;大学生进入四年级后开始面临就业问论文导读:
题、感情问题、升学问题等压力,促使大学生重新审视奋斗的动力——信仰问题,因此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同度有一定的回升。另一方面,这也与高校针对大一、大二学生大量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关系。大一、大二的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识程度要比高年级深入,而高年级大学生则更多的是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认识转化到了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中。3)不同学科的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同度不同。在调查数据中显示,文史类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同度明显高于理工类和艺术类。这与各专业学习有关,文史类学生将社科类课程看做是自己的一种专业课,积极的学习和记忆,感性认识之余进行理性认识,能够更加客观的看待马克思主义信仰。理工类的同学认为将来根本就用不到毛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知识,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学好专业课,因此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心理上就不予重视,在日常学习中更是能逃就逃,考试能过就行。艺术类大学生与文史类和理工类大学生相比,更加注重精神上的追求,但是他们的精神追求更加侧重于幻想和创意。
4)担任学生干部的大学生比未担任学生干部的大学生更加认同马克思主义。出现这种现象是有其深刻原因的。首先,班干部本身就是由班级中选拔出来的较为优秀的学生来担任的;其次,这与班干部参与班级的日常管理有关,班干部要想带领全班同学,让大家服从他的领导,班干部自己首先就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再次,班干部与老师、领导的接触比一般学生要多,在与老师、领导的交谈、接触中,仍然接受教育,班干部思想上发生问题的也最容易被老师发现,便于更加及时的纠正。老师、领导的高尚品格也在与班干部接触中慢慢的渗透到他们的思想中,班干部受到的影响也最深。
5)经过党课培训的大学生比未经过党课培训的大学生更加认同马克思主义。党课是我党对党员和申请入党的积极分子进行教育的重要方式,党的各级组织通过党课定期向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行党性、党纪和党的基本知识的教育。通过定期的党课教育,每位党员更加了解我党的精神内涵、党的先进性,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树立先进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因此,要重视党课教育的必要性,加大党课教育的对象范围。通过党课、党员报告会、党支部学习会等提高党员的思想水平,再由党员分组或一对一的帮扶普通大学生,解决其思想困惑,提升其思想境界。
3 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产生的启示
针对调研结果表现出来的特征和问题,结合当前大学生自身特点,改进教育教学的方法,切合大学生的实际需要,根据大学生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在高校中还要密切联系学校、老师、学生干部、党团组织之间的关系,引导大学生认同马克思主义信仰。

3.1 重视教育方法的多样性

同志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问题,他提出:“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源于:7彩论文网毕业小结www.7ctime.com
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没有桥和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和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在信仰教育中,要综合利用讲授法、讨论法和实践法等教育方法。通过讲授法使学生获得全面、系统、完备的知识理论,通过讨论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建立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使现有知识得到升华。通过实践法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境界。此外,理论教育要与社会实践并重,大学生亲身经历获得的经验对大学生的触动最深也最久,是改变大学生已有的价值观念的关键因素。

3.2 年级不同,信仰教育的侧重点不同

不同年级面临不同的问题,比如大一学生的角色转换问题,大二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大三学生的婚恋问题,大四学生的就业问题,在进行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时候,要注意“对症下药”,要重视大学生自身的需要、情感等因素。需要是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动力因素和接受活动的开始。情感是人类大脑思维活动的“催化剂”。马克思认为是人强烈地追求自己的对象的一种本质力量,列宁也认为如果没有人的感情,就没有也不会有对真理的追求。当马克思主义信仰能够满足学生的需要,符合他们的情感特征时,他们就会欣然接受;偏离学生的需要,违背他们的情感时,他们就会抵触甚至抗拒。需要和热情越高,学生的求知欲越强,接受效果就好,反之效果就差。

3.3 学科不同,信仰教育引导方向不同

对于文史类大学生,要使他们在感性认识的同时,引导他们进行理性思考,将理性认识上升为对信仰的热情,热爱马克思主义,坚信马克思主义信仰。理工类的学生要更加注重课堂讨论,增强课堂的活跃性,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的能动性和主体地位,在讨论中发现趣味和重要性。艺术类大学生对精神力量的追求要远远大于文史类和理工类大学生,对艺术类大学生要引导他们从实际着手,了解社会需求和自我需求,在此基础上追求精神需要。任何学科之间都有内在的联系,任何学科都是信仰教育的有力补充和坚强后盾。高校信仰教育者要发掘其关系,进一步丰富和证实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

3.4 发挥班干部、学生会、学生社团的作用

在信仰教育中,老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班干部要用自己的热情去帮助学生,老师、学生一起解决学生的问题。在学生社团中通过组织“马列学习小组”、“邓论学习小组”、“党章学习小组”等,开展马列基本理论、党史宣传等活动,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水平。通过校内的广播站、宣传栏、网络等舆论宣传工具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引导,把选择信仰的权利交给学生,只有没有强迫的、学生发自内心的信仰选择才是稳固的。面对学生出现的错误思想和盲目信仰,不能一味的回避和禁止,任何信仰的出现都有其思想基础,要勇于用马克思主义与其作比较,使学生在对比中明白正误。

3.5 对不同认同层次学生,信仰教育中的要求不同

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认同度不同,在信仰教育中也要不同情况不同要求,要遵循循序渐进的方法。具体而言,就是要求大学生中的党员学生必须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自觉履行党的宗旨,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入党积极分子要端正入党动论文导读:没有共同信仰的社会,就根本无法存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具有了共同的信仰,才能够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才能够不断的走向强盛。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必须要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只有这样,才能肩负起建设祖国的历史重任。参考文献.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9.雷家军.高校
机,初步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并逐步巩固马克思主义信仰;团员群体在接受信仰教育时,要系统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积极引导优秀团员相信马克思主义信仰;要求群众学生熟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上要主动的、积极的要求进步。
托克维尔曾说:“一个社会要是没有这样的信仰,就不会欣欣向荣;甚至可以说,一个没有共同信仰的社会,就根本无法存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具有了共同的信仰,才能够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才能够不断的走向强盛。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必须要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只有这样,才能肩负起建设祖国的历史重任。
参考文献
.选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9.
雷家军.高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育基本问题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1:257-273.
[3]刘建军.马克思主义信仰论[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8:90.
[4]托克维尔.论美国的[M].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