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践行对陶行知“公平教育”思想践行与深思
最后更新时间:2024-09-27
作者:用户投稿本站原创
点赞:10342
浏览:37307
论文导读:——创造健康成长环境,平等在无锡)入手,让他们在同一片蓝天下幸福成长、共同进步。2.开设校本课程,架起平等交流的心桥学校方言校本课程的开发为流动人口子女接触无锡文化开设了窗口,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合作精神、提升自信心拓宽了渠道,为他们更快融入学校集体生活和社会生活、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打好了基础。学
【内容提要】 公平的社会需要公平的教育,受到公平教育的一代将会是自信的一代、充满希望的一代。本文通过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努力践行高品质的公平教育,在教育的不均衡间寻找着平衡的支点,追求着公平的效果。
【关键词】 陶行知 公平教育 教育思想
【作者简介】 徐禄春,江苏省无锡市金星中学校长。
2095-5103(2013)11-0022-02
“教育为公,以达天下为公”。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和办学实践无不折射出公平教育的光芒。作为省市两级的陶行知教育研究基地,无锡市金星中学的领导班子深刻认识到在这场社会转型、教育变革面前肩头所负的责任:落实教育公平,让在校的每一个孩子幸福、健康成长。无论是建设校园文化、理念文化、制度文化、管理文化、科研文化、课程文化、活动文化,还是提升师生素养,我们选择了一条“文化兴校、文化育人、文化为公”的办学之路,确保每个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和接受高品质教育。
格,创出一流的好成绩,总结一套好经验,熟练地使用一套电教设备,收获一流的教改成绩。省陶研“十五”课题《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和中陶会“十二五”课题《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实践研究》引领教师走内涵发展之路,让教师找到了发展的方向。
陶行知先生指出:“改进之意即在使坏者变好,好者变为更好。社会是动的,教育亦要动。吾人须使之继续不断的改,继续不断的进。”学校针对生源质量不平衡、学生流动性大的现状,发挥班级、学科优势,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认真抓好培优补差。正视学生基础、个性、心理等差异,给不同程度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安排不同的学习任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学困生按照“低起点、补台阶、拉着走、多鼓励”原则,找出存在问题,采取相应对策,缩小分化差距。
课教师结对家访,重点到“单亲”、“流动学生”及下岗职工的子女家中访问,义务送教、助贫帮困的各种举措得到家长高度赞扬。
参考文献:
方明.陶行知全集(第四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3] 朱经农.教育大辞书[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
[4] 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赵玮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
责任编辑:周 俊
【内容提要】 公平的社会需要公平的教育,受到公平教育的一代将会是自信的一代、充满希望的一代。本文通过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努力践行高品质的公平教育,在教育的不均衡间寻找着平衡的支点,追求着公平的效果。
【关键词】 陶行知 公平教育 教育思想
【作者简介】 徐禄春,江苏省无锡市金星中学校长。
2095-5103(2013)11-0022-02
“教育为公,以达天下为公”。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和办学实践无不折射出公平教育的光芒。作为省市两级的陶行知教育研究基地,无锡市金星中学的领导班子深刻认识到在这场社会转型、教育变革面前肩头所负的责任:落实教育公平,让在校的每一个孩子幸福、健康成长。无论是建设校园文化、理念文化、制度文化、管理文化、科研文化、课程文化、活动文化,还是提升师生素养,我们选择了一条“文化兴校、文化育人、文化为公”的办学之路,确保每个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和接受高品质教育。
一、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1. 办学思路
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为引领,以现代科学理念为支撑,坚持“教好一个学生,振兴一个家庭;办好一所学校,造福一方百姓”的办学宗旨,贯彻“欣赏师生进步,促进师生发展,让师生都能获得成功感”的办学理念,确立“办一所有较高质量和一定特色,在省内有一定影响、学区百姓满意的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的办学目标,采用“开放建校,科研兴校,特色立校,质量强校,依法治校”的办学策略,坚定地走在“学陶、师陶、研陶、践陶、弘陶”的星光大道上,形成了“学陶师陶研陶全员化,中华美德教育经常化,民工子女教育优质化,无锡方言培训兴趣化,校园文化建设人文化”的办学特色。2. 人文校园环境
多功能阶梯教室、三机一幕教室、学生电脑房、温馨心理聊吧、校园安全智能化监控系统、广播电视立体式演播系统、电子化图书管理系统、教师信息化数字平台和自主性学习平台等现代化设施为师生创建了信息化学习环境。美德墙、求真楼、爱心石、行知屋、承美廊、和谐苑都力求以景传情。学生们亲手绘画的中华传统美德故事,学生们丰富的艺术作品,陶行知“爱满天下”的箴言,陶行知青少年时期求学立志的连环故事,师生们撰写名言警句、品读经典的感悟,使每一面墙壁都说话、每一个景点都育人,彰显了“弘扬美德、传承精神、学陶师陶、发展个性”的校园文化特色。3. 公平管理机制
学校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完善信息反馈机制,实行目标达成与过程管理同步、岗位与绩效并重管理模式,将质量意识贯穿于管理及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逐步实现变“问题管理”为“预防管理”,变“教师育人”为“学生自育”。倡导“六个一”班级管理模式,即突出一个重点,抓住一个侧面,解决一个问题,形成一个系列,养成一种习惯,锻炼一支队伍。完善“双效”学生评价制度,即长效评价与即时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与同伴、师长、社会评价相结合,综合评价与个性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评价原则是“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评价他人”,评价的核心是“发现自己、发展自己”。4. 多元研训措施
学校坚持做好“铸师魂、修师德、强业务”的教师专业化成长工程,鼓励教师朝着“十个一”目标努力。即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练好一流基本功,精通一科教材大纲,掌握一套教学理论,具备一项特长,形成一种独特的教学风自考论文www.7ctime.com格,创出一流的好成绩,总结一套好经验,熟练地使用一套电教设备,收获一流的教改成绩。省陶研“十五”课题《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和中陶会“十二五”课题《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实践研究》引领教师走内涵发展之路,让教师找到了发展的方向。
5. 和谐师生观念
围绕“以质量求生存,以科研求发展”的目标,学校的教科研聚焦课堂,从研究“教”转变为研究“学”,探索以生为本的主动参与式有效课堂、有效教研、有效管理的方法,教、研、培统筹规划、按需施训,优化评估激励机制,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陶行知先生说:“我们不可以为了一个人,去牺牲九十九个;也不可以为了九十九个,去牺牲那一个人。”学校实践“五多五少法”课堂教学模式,即多一份练习、少一份讲解,多一份自主活动、少一份硬性规定,多一份鼓励、少一份指责,多一份欢乐、少一份严肃,多一份创新、少一份限制,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鼓励每一个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及时反馈,努力让每个学生在学习能力上都能有所收获。二、追求高效教育品质,促进学生平等发展
1. 创新管理机制,营造平等成长环境
学校从2002年起接纳流动人口子女,目前占在校学生数55%以上。在全面贯彻“三同”理念(即对流动人口子女同管理、同教育、同享受教育资源)的同时,学校落实四“优先”机制(班主任家访流动人口子先、班委会组建流动人口子先、各奖项评比流动人口子先、困难补助流动人口子先),从五条路径(语言沟通——培养交际能力,相知在无锡;法纪教育——增强法纪观念,平安在无锡;文明教化——培养良好习惯,文明在无锡;心理辅导——消除心里障碍,快乐在无锡;机制创新——创造健康成长环境,平等在无锡)入手,让他们在同一片蓝天下幸福成长、共同进步。2. 开设校本课程,架起平等交流的心桥
学校方言校本课程的开发为流动人口子女接触无锡文化开设了窗口,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合作精神、提升自信心拓宽了渠道,为他们更快融入学校集体生活和社会生活、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打好了基础。学校方言校本课程的开发也为保留乡土文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有效德育的研究,促进师生间、生生间、家校间、校区间的人文和谐,提供了点、面实例和经验。3. 源于:论文范文网www.7ctime.com
做好培优补差,撬起平等质效的杠杆陶行知先生指出:“改进之意即在使坏者变好,好者变为更好。社会是动的,教育亦要动。吾人须使之继续不断的改,继续不断的进。”学校针对生源质量不平衡、学生流动性大的现状,发挥班级、学科优势,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认真抓好培优补差。正视学生基础、个性、心理等差异,给不同程度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安排不同的学习任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学困生按照“低起点、补台阶、拉着走、多鼓励”原则,找出存在问题,采取相应对策,缩小分化差距。
4. 开展扶贫助困,播撒平等关爱的种子
建立和完善弱势群体资助体系才能更有效地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学校“关爱学生,播洒阳光”工程诠释了“爱满天下”的最崇高师德情怀。2003年起学校教职工自发捐款成立“行知爱心助学基金”,学校组织开展“希望工程”、“励志助学”、“关爱流动女童工程”等形式多样的助困助学活动。在经济资助的同时,班主任和任论文导读:自信与风采。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最重要的是在每个孩子身上发现他最强的一面,找出他作为人发展根源的机灵点,做到使孩子在能够最充分地显示和发展他的天赋素质的事情上,达到他的年龄可能达到的最卓越成绩。”可见,以发展求公平才是对教育公平的最好诠释。参考文献:方明.陶行知全集(第四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课教师结对家访,重点到“单亲”、“流动学生”及下岗职工的子女家中访问,义务送教、助贫帮困的各种举措得到家长高度赞扬。
5. 践行行知教育理念,绽放素质教育之花
学校成立“学生发展中心”,打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文学社、音乐队、球社、科技社、画室、电脑设计室等社团百家争鸣,小绣花师、小厨师、小武术家、小绘画家、小古筝演奏家、小歌手、小发明家、小设计员、小泥塑家百花齐放。每一位学生在不同的领域得到符合需求的发展,每一位学生在不同的舞台展现自己的自信与风采。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最重要的是在每个孩子身上发现他最强的一面,找出他作为人发展根源的机灵点,做到使孩子在能够最充分地显示和发展他的天赋素质的事情上,达到他的年龄可能达到的最卓越成绩。”可见,以发展求公平才是对教育公平的最好诠释。参考文献:
方明.陶行知全集(第四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3] 朱经农.教育大辞书[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
[4] 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赵玮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
责任编辑:周 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