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究浅析浅析“局长”行为报道中困境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8858 浏览:131822
论文导读:定,新闻行为不可避免地处于矛盾或困境之中。一、报道重点的选择易淡化受众理性以湘潭“90后女副局长”系列报道为例。据报道,2012年4月19日,湖南省湘潭市岳塘区通过网站进行干部任前公示,其中拟选拔任用“90后”女干部王某为区发改局副局长。此事一出,立即引发网上舆论高度关注,王某也因此被网友们授予“湘潭神女
【摘 要】在媒介公信度日益重要的今天,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媒介更应重视新闻与各现状间的矛盾冲突。本文通过梳理媒体对以“局长”行为代表的社会热点问题的相关报道和遭遇的难题,分析出我国现阶段新闻传播所面临的困境。
【关键词】局长 新闻 新闻场 舆论
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新闻传播事业的产业化发展、企业化经营等都在不同程度地消解和重构着新闻传播业的规范和道德准则。
近年来,随着我国大众思想的不断进步、言论的逐步放开,大众传媒的视角更加多元化,对新闻线索的挖掘与对新闻事实的追寻也顺理成章地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社会中“官本位”观念仍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国人,于是“局长”这个职位成为了新闻报道中的高频词。然而,在一系列关于“局长”行为的报道中,媒体从业者表现出对新闻重点选择和报道方式选择的举棋不定,新闻行为不可避免地处于矛盾或困境之中。

一、报道重点的选择易淡化受众理性

以湘潭“90后女副局长”系列报道为例。据报道,2012年4月19日,湖南省湘潭市岳塘区通过网站进行干部任前公示,其中拟选拔任用“90后”女干部王某为区发改局副局长。此事一出,立即引发网上舆论高度关注,王某也因此被网友们授予“湘潭神女”的“荣誉称号”。4月28日,湖南红网即发布关于该事件已查清,相关人员被严肃处理的消息。不到十天,“90后女副局长”就被赶下了神坛,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网络传播的公开透明、新闻媒体的集中报道。然而回顾本次事件,“局长”这一敏感词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呢?试想,如果王某没有被上级委以“副局长”实职,而是分派一个与这个公务员序列中的“副局长”级别相同的“副主任科员”甚至是“主任科员”,是否还能获得如此多的监督与关注呢?一方面,因为媒介对“局长”身份的强调让该事件获得了更多的舆论关注,从而推动了该事件的解决。另一方面,对“局长”身份的突出强调在某种程度上淡化了受众应有的理性:如果她被提拔到非实职岗位,难道舆论就可以忽视吗?后来有人冷静判断,这位未经正常途径进入公务员系统、连学历都涉嫌的年轻女性,其现任公职都是不恰当的,更不用说提拔至领导岗位了。那么,作为公众,我们更应当重点关注和质疑的是其背后的权力寻租,而不仅仅是“90后”、“局长”这几个吸引眼球的标签。

二、舆论导向的摇摆易左右公众判断

以“选秀局长”的蹿红为例。“选秀局长”姓赵,是山东临沂莒南开发区招商局的局长,负责在杭州的招商工作。因为报名参加山东卫视《天籁之声》杭州赛区选秀比赛并成功晋级60强而在网上迅速蹿红。他表示,参加音乐选秀是因为一个“大胆的想法”,就是想通过参加《天籁之声》杭州赛区的比赛,扩大家乡的知名度,为家乡的招商引资争取更多的机会。这一新闻一经报道,在网上立刻形成了旗帜鲜明的两派。支持者认为,其为家乡谋福利的出发点与角度值得赞赏;反对者却认为,这只不过是又一场个人炒作,执政应多务实、少作秀。随着大部分媒体站到了支持的一方,“沉默的螺旋”效应再次凸显:公众表态也大部分表现为支持。事实上,如果是一位普通百姓以各种方式(当然也包括选秀)宣传家乡、希望为家乡做贡献,不一定会获得如此多的关注。这就形成了一个悖论,我们一方面矢口否认社会等级制度的隐性存在,另一方面又着重关心官员的一举一动。那么,在这个时候,媒介对于“局长”身份的大力正面报道到底是有益还是失慎呢?与此同时,在少数质疑的声音中,有人提出“局长”应全心全意做好本职工作,而不是通过“政治炒作秀”来高调宣传,这一说法很明显是为“局长”身份所迷惑。同时,对“局长”身份的井喷式报道是否影响了赵局长本人的基本工作呢?对单位的质疑和对其本人的谩骂不都来自于他是“局长”身份吗?
其实,舆论的引导并非只是理论的说明与支持,更重要的是对于群体要求合理性的解剖,以及针对群体的利益诉求的分析与说明。公众要求的是公务员依法行政,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大前提下,赵局长的爱好如何、业余时间如何安排本应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不应该引起舆论的大惊小怪。在真正健康成熟的传播体系下,赵局长的宣传价值如何,要看其在选秀节目中的表现,媒体对“局长”这一身份的聚焦应适量、适度。

三、报道方式与手段的限制标准尚无定论

以辽宁省铁岭县国土局副局长陈某某“开房论文导读:”?》.华声在线,2012-04-29②吕文凯:《舆论学简明教程》.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8,14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74④蒋晓丽、米丽娟,《新闻求真中的困境》.《西南石油大学学报》,2009(1):100-103⑤米丽娟,《知识权力化与传媒大众化》.《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2源于:电大毕业
门”为例。2010年4月11日,在新浪网站上发现了偷拍的一对男女的开房视频。视频中男子大谈贪污腐败,引起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进而有网友对视频中的男女主角进行了人肉搜索,最终发现男子为铁岭县国土局副局长陈某某,女子为其网友冯某某。12日,“开房局长”即被停职。姑且不谈其贪污腐败等内容的调查情况,这样堂而皇之地传播一段包含当事人不知情的裸露镜头的视频,和真正的新闻专业主义揭示事实的本义是否有所出入呢?暗访、偷拍等种种非常态报道手段在新闻传播学中尚无准确定论,在还大众一个真相的同时,某些时候新闻工作者也在无意中践踏了当事人和有关单位的尊严。事实上,不论贵为“局长”还是犯罪分子,其基本人权都应得以保障。这也是业界长久以来争论不休的。
此外,我国新闻报道与宣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然而宣传是有目的的,在进行宣传报道的过程中,目的和手段之间的矛盾必然存在,那么道德悖论就出现了。目的是好的就可以采用一些不够合法的手段吗?马克思说:要求的手段既是不正当的,目的也就不是正当的。这也就是说,如果手段不正当,目的本身就值得怀疑。那么,报道事实与保护隐私哪个更重要?涉案报道中的新闻该如何取舍?
当代新闻传播中有一种不可忽视的观念就是复苏的极端民粹主义:民粹主义向来具有两面性,其积极意义在于肯定平民权利的合法性及平民的创造精神。但其对“大众”整体的过分推崇与对个体的轻蔑是极端民粹主义反的表现。难于处理大众和个体的关系也是新闻报道出现困境的原因之一。

四、法律法规的束缚使新闻人无所适从

记者在行使“知情权”和“采访权”时很容易无意识侵犯到被采访者的基本隐私。人有的权利,亦有保持沉默的权利,拒绝采访不一定是“妨害公务”。在这种情况下,记者就很难开展工作。以“前途局长”为例。云南省巧家县局局长杨某某对于案情特别重大的巧家爆炸案表示:“我可以一个局长的名义和自己的前程来担保,赵登用就是此案的嫌疑人。”在一起案件中,名义和前程能替代证据吗?这一结论的公信力何来?
媒介的生存和发展都要依靠其公信力,在对“局长”相关行为等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报道时,作出合乎的选择尤为重要。一方面,媒介能受到公众的支持与信任,更好地起到引导舆论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合乎的行为对新闻传播事业自身的发展大有裨益。挖掘更深的真相,提供多样可靠的消息来源,以合乎的道德标准为依据指导新闻报道是新闻工作者所追求的。当前的新闻业犹如踩跷跷板,在新闻专业主义和道德间战战兢兢求得平衡。
综上所述,时下的新闻困境值得广大新闻从业人员及研究人员进行深入思考与探究。尽管我国新闻工作已经初步建立了一些原则,但新闻行为仍不可避免地处于矛盾冲突之中。事实上,在新闻处理与决策中,常会出现关于的思考,因此,在现阶段如何做到新闻专业主义与新闻的平衡是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①《是谁把“湘潭神女”赶下了“神坛”?》[EB/OL].华声在线,2012-04-29
②吕文凯:《舆论学简明教程》[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8,14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74
④蒋晓丽、米丽娟,《新闻求真中的困境》[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2009(1):100-103
⑤米丽娟,《知识权力化与传媒大众化》[J].《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2源于:电大毕业论文www.7ctime.com
007(3):46- 50
⑥蒲佳丽,《剖析经典案例探索新闻》[J].《管理观察》,2009(4):26-27
(作者: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学专业201硕士研究生)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