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研讨中国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论述贡献及当代价值研究中心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9702 浏览:28605
论文导读:
摘 要:把毕生的精力用于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实践中,为构建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三化”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研究的马克思主义“三化”理论,对于我们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三化”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贡献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以下简称“三化”)的倡导者和推行者。他把毕生的精力用于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实践中,为构建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三化”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研究的马克思主义“三化”理论,对于我们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三化”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贡献

1、界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和基本内涵

1938年10月,在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第一次正式向全党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科学命题。他指出:“员是国际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但马克思主义必须通过民族形式才能实现。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成为伟大中华民族之一部分而与这个民族血肉相联的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后,在一些场合继续使用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

2、巩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基础

(1)撰写《实践论》、《矛盾论》等著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奠定了哲学基础。1937年,发表了《实践论》和《矛盾论》两篇著名著作,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阐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从哲学上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基础,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2)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仅是一个从哲学上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问题,而且更主要的是一个思想路线问题。为此,一方面反对党内的教条主义,另一方面开展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3、强调调查研究,揭示了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法

十分重视对中国国情的研究与认识。为了实现对于中国国情的认识,主张从对中国问题的调查研究开始,奠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1930年5月,第一次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后来他不断强调调查研究的重要性。正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逐步提出了中国革命道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借助于工农联合,通过“农村包围城市”,最终实现“武装夺取政权”。这是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二、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理论贡献

1、关于革命与战争的时代特征

坚持马列主义对于时代的认识方法,具体分析了世界时代的特征。1940年1月,明确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处在革命和战争的新时代,是资本主义决然死灭和社会主义决然兴盛的时代。”[3]并指出革命与战争时代是以十月革命为标志的。“十月革命给世界人民解放事业开辟了广大的可能性和现实的道路,十月革命“建立了一条从西方无产者经过俄国革命到东方被压迫民族的新的反对世界帝国主义的革命战线。”[4]分析时代特征,目的是为了提出指导中国革命的基本策略,他指出:在时局的变化面前要求“我们适应情况,改变策略,改变我们调动队伍进行战斗的方式。

2、关于解决时代新课题

为了解决时代的新课题,阐述了中国的领导责任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1936年,明确指出:“在无产阶级已经走上政治舞台的时代,中国革命战争的领导责任,就不得不落到中国的肩上。----只有无产阶级和能够领导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克服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的狭隘性,克服失业者群的破坏性,并且还能够克服资产阶级的动摇和论文导读:早已中国化了。马克思主义是普遍的东西,中国有特殊情况,不能一下子就完全中国化。边区的教育方针应该是主义的,应该宣传当前主义的任务,同时又宣传共产主义思想体系。因此,学校也不能只教共产主义思想体系,而忽视当前实际任务。新文化用下面四大口号为好:民族化(包括旧形式),化(包括统一战线),科学化(包括各种科
不彻底性(如果的政策不犯错误的话),而使革命和战争走上胜利的道路。”[5]1937年,又指出:“社会的发展到了今天的时代,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责任,已经历史地落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6]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为我们指明了方向:现在是全世界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走向灭亡,全世界社会主义和人义走向胜利的历史时代,曙光就在前面,我们应当努力。

3、关于新时代需要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1)马列主义基本原则至今未变,个别结论可以改变。1959年2月,就指出:“马列主义至今未变。”[7] “至于马克思、列宁关于个别问题的结论做得不合适,这种情况是可能的,因为受当时条件的限制”[8]“马克思、恩格斯说过无产阶级革命将在几个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国家同时发生,现在改变了这个结论。例如,俄国经济比西欧落后,却首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这就证明,无产阶级革命是可以首先在一个国家取得胜利的。”[9]“马克思活着的时候,不能将后来出现的所有的问题都看到,也就不能在那时把所有的这些问题都加以解决。俄国的问题只能由列宁解决,中国的问题只能由中国人解决。[10]
(2)在实践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1960年,指出:“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必须读,他们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这是第一。但是,任何国家的,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现在,我们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时代,出现了一系列的新问题,如果单有《实践论》、《矛盾论》,不适应新的需要,写出新的著作,形成新的理论,也是不行的。”[11]1964年12月,指出:“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因此,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12]

三、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贡献

1、界定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

1939年,在阐明中国化时提出了大众化的概念。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不能说马克思主义早已中国化了。马克思主义是普遍的东西,中国有特殊情况,不能一下子就完全中国化。边区的教育方针应该是主义的,应该宣传当前主义的任务,同时又宣传共产主义思想体系。因此,学校也不能只教共产主义思想体系,而忽视当前实际任务。新文化用下面四大口号为好:民族化(包括旧形式),化(包括统一战线),科学化(包括各种科学),大众化(鲁迅提出的口号,我们需要的)。”[13]1940年,在谈到新主义文化时再次提出大众化的概念。他提出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这一表述。[14]1942年,指出:现在很多人在提倡民族化、科学化、大众化了,这很好。……如果是不但口头上提倡而且自己真想实行大众化的人,那就要实地跟老百姓去学,否则仍然“化”不了的。[15]从这些论述可以看出,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含义,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在中国的具体化、民族化、群众化和通俗化。

2、明确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受众对象

(1)倡导学习大众化的语言。学习大众化的语言,就是向群众学习语言。“我们是革命党,是为群众办事的,如果也不学群众的语言,那就办不好。”[16]在谈到大众化问题时明确指出:“有些天天喊大众化的人源于:论文www.7ctime.com
,连三句老百姓的话都讲不来,可见他就没有下过决心跟老百姓学,实在他的意思仍是小众化。”[17]另外,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家要学会用群众的语言宣传马克思主义。
(2)号召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文中就强调,“大众化”就是与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许多同志爱说‘大众化’,但是什么叫做大众化呢?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论文导读: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的生活,坚持群众路线。1943年6月明确的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1944年10月,指出:“要联系群众,就要按照群众的需要和自愿。一切为群众的工作都要从群众的需要出发,而不是从任何良好的个人愿望出
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而要打成一片,就应当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18]“凡是能同群众打成一片的即是马列主义者,即能成为群众的领袖,”[19]这些论述充分别打了只有关心群众的生活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拥护,人民群众才能够相信我们,相信马克思主义,从而成功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提出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认为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观。他认为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的生活,坚持群众路线。1943年6月明确的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20]1944年10月,指出:“要联系群众,就要按照群众的需要和自愿。一切为群众的工作都要从群众的需要出发,而不是从任何良好的个人愿望出发”。[21]总之,坚持群众路线,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奠定了群众基础。

3、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的贡献

(1)通过撰写通俗化的马克思主义著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非常重视马克思主义著作的通俗化工作。写下的《实践论》和《矛盾论》。“两论”浅显易懂,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具体、通俗地阐发,提出了带有普遍意义的认识论思想,它不仅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内容之

一、也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方法论之对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通过思想文化教育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十分重视干部群众的思想文化教育问题。首先,十分重视干部的思想教育。其次,重视对干部的文化知识教育。第

三、重视对知识分子的教育。第四,重视群众的思想文化教育。

(3)用通俗语言的表达方式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用群众的语言,注意宣传的通俗化、形象化和生活化,是的一贯思想。比如在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时,他指出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22]的方针,他用“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23]来说明写文章和做演说要言之有物,长短有度这些例子通俗易懂,很容易被群众所理解和接受。反对那种语言乏味、脱离群众的干巴巴的文风。强调:“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四、的马克思主义“三化”理论的当代价值

1、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新的实践带来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及时发现并解决。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在实践的基础上创新、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正如指出:“……我们要把马、恩、列、斯的方法用到中国来,在中国创造出一些新的东西。”[24]这样才能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2、必须使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和中国特点。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三化“的过程中,特别强调学习群众化的语言,注重宣传语言的通俗化。要使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能够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所掌握,就必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释马克思主义深刻的内涵,进而回答人民群众关心的现实问题,树立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上,强调要善于运用生动活泼的人民群众的语言,使马克思主义呈现出中国特色,才能更好地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
3、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不断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三化”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三个方面紧密相连。因此,只有同时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我国当代的实际、与时代特征和人民群众相结合,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指导中国的具体实际,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才能推动各项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也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参考文献:
《文件选集》第11册,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658-659页.
[5][6]《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183-18

4、296页.

[3][14]《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80、708-709页.
[4]《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57页.
[7][8][9][10][11][12]《毛泽论文导读:1、899、1012、827、838页.《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68页.《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07页.上一页1234
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

1、2、2、5、109、325页.

[13]《年谱》中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8页.
[15][16][17][18][20][21][22][23]《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4

1、837、84850-85899、1012、827、838页.

[19]《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68页.
[24]《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0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