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述道德教育网络环境下: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不足探究流程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5790 浏览:111026
论文导读:低俗化、娱乐化。三、中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成因搞清中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原因,是解决中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基本前提。基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其形成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一)中学生抵制网络上各种诱惑的能力比较欠缺中学阶段是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人际关系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此时的中学生精
摘要:当前国际互联网迅猛发展,现代的中学生成为伴随着网络成长的一代。尽管网络对中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对中学生良好道德的形成也造成了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解决中学生的网络道德问题,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共同努力,最终形成学校德育、社会德育、家庭德育相结合的大德育体系。
关键词:中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网络道德教育;对策
1009-0118(2013)03-0058-02

一、中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源起

21世纪是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革命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学习、工作等都带来了极大的变化。它在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使得传统道德面临着极其严峻的挑战,传统的社会道德、价值共识逐步丧失,而适应当今社会背景的新的道德价值体系尚未十分清晰或被大众广泛认同,导致道德领域很大程度的“失范”。在这一特殊时期,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网络道德自然而生,并且使网络道德问题成为当今世界关心的一个热点。
中学时期是个体道德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中学生的心智趋向成熟,但终究还不是十分理性”,易受外界的影响,再加上网络自身的体系开放、内容动态、制约松散等特性,使中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观念、道德行为等受到了许多不良影响和冲击。使中学生的网络道德产生了诸多问题,切实解决中学生的网络道德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二、中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表现

基于网络的多元性、自由性、虚拟性、开放性、匿名性等特征,中学生的网络道德问题日益彰显出来,并具有其特殊的表现。近几年来,中学生的网络道德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信仰模糊化

“当前国际互联网迅猛发展,正在成为一个重要的媒体,成为各种政治势力争夺青少年的重要领域”。西方国家利用对网络高科技的垄断地位,强势传播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使得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政治霸权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风气盛行,严重影响了中学生正确政治信仰的形成,使得中学生的政治信仰变得迷茫、模糊化。

(二)网络言行随意化

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里,人们可以通过腾讯、移动飞信、论坛、博客、电子邮件、在线游戏等方式实现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网络自身的匿名性和隐蔽性,使得一些中学生在网络上出言不逊、匿名谩骂、发送侮辱性邮件、使用非规范性或攻击性语言等。

(三)人格冲突明显化

网络使人的传统社会性人格发生嬗变,充斥在网络上的不良信息混淆了中学生的视听,过度渲染的自由、暴力、误导了中学生的思想,久而久之,自身行为也变得古怪异常、瞬间即变、难以捉摸,进而在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失落和行为越轨,以至于部分中学生存在双重人格的倾向。

(四)价值取向异同化

在网络世界里,中学生网民社会责任感弱化,人际关系淡化,忽视自己作为社会人的存在,一味在网上欺骗别人。这些不道德的行为使现代中学生的价值观与传统的价值观背道相驰。对于自制力不高,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正在初步形成的中学生而言,其影响尤为显著。

(五)审美情趣娱乐化

现在的网络资源极其丰富,流行音乐、古典音乐等应有尽有,不费吹灰之力便轻松享受音乐的美妙,再加上网络自身的特点,极易满足中学生的好奇心理。追星、浏览图片、视频、音乐和电影已经成为中学生上网的主要活动。在这种大环境熏陶下,中学生的审美情趣变得低俗化、娱乐化。

三、中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成因

搞清中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原因,是解决中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基本前提。基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其形成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一)中学生抵制网络上各种诱惑的能力比较欠缺

中学阶段是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人际关系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此时的中学生精通于网络知识及技能,却缺乏网络道德法制观念,自我约束能力、是非辨别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选择能力较差,容易导致网络道德失范,严重者引发网络犯罪。

(二)网络自身的特点对中学生良好道德的形成具有负面影响

网络环境的多元性和虚拟性,使网络上流传的很多信息与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以及倡导的价值取向背离;网络环境的开放性和匿名性使网络上鱼龙混杂,造成中学生的道德意志的冷漠和淡化;网络环境的自由性容易使学生心理进入误区,造成中学生认知和行为的偏差。

(三)学校道德教育存在失误

应试教育下学校面临着巨大地升学压力,只注重计算机和网络纯工具和纯技术教育,对中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重视不够,导致学校网络道德教育滞后。

四、解决中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对策

网络本身是一把双刃剑,利用得当,能给中学生的发展带来极大的正面引导作用,相反,它也会带来无法预料的负面影响。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中学生的网络道德问题,是摆在学校、社会、家庭面前的一大课题。

(一)大力加强学校对中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

1、加强学校网络资源建设,营造开放的德育环境

“多媒体计算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使校园网络建设成为大中小学校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必然趋势”。通过建设校园网络、创建班级网页、制作多媒体课件等方式为中学生提供一个更加开放的教育环境和学习环境,给予学生主动发展的空间。

2、提高教师网络道德教育的能力

网络道德教育是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是对中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的主阵地。教师运用网络进行实时多向的、直接坦诚的和平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采取形式多样的道德教育,强化中学生网络行为的自律意识

学校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课上渗透、课下疏导相结合,显性、隐性相结合等多种方式,使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内化为中学生网民的道德实践,内化为中学生内在的行为准则和行为习惯。
(二)大力加强社会对中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源于:论文网站大全www.7ctime.com

1、加强网络技术创新,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管

首先,加强对网吧的监管,整顿有证网吧,取缔无证“黑网吧”。其次,加强网络过滤功能,杜绝不良网站恶意传播反动、迷信、等网络内容。再次,封杀不良网站和恶意程序,彻底切断其传播途径。

2、开展网上道德监控

通过现实生活或者网上道德舆论的潜在力量,培养中学生的网上自律意识和良好的网上道德意识,同时,加强对中学生的网上行为进行有效的监控,遏制中学生的随意化言行。最终实现“法控”和“德控”的有机结合。

(三)大力加强家庭对中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

1、提高家长网络道德教育的能力

家长应积极主动学习计算机和网络知识,增加与孩子的共同话题点;主动参加一些家长网络学校的学习,掌握“防火墙”等屏蔽不良信息的技术,从而实现学校、社会和家庭网络监管的有机结合。

2、与学校合力建设“家校”沟通机制

中学生一旦过多的把实际生活中的困难转嫁到虚拟的网络上,对网络产生太多依赖感。家长应积极与学校的班主任或者心理健康教师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近况及心理状态,对其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做到了解、疏通和解决。

3、协助建立良好的社区网络环境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社区这个“大气候”中家庭这个“小环境”倍受影响,孩子也受“大气候”的影响,尤其是社区网络文化的影响。因此,“建立青少年问题社区防止平台”,建设绿络社区,对于孩子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至关重要。
论文导读: 五、结语综上所述,“中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不仅是一项渐进的德育工程,更是一项艰巨的、长期的、系统的社会工程”。它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等等各方面的理解、支持和帮助,从而多角度、全方位的推进中学生网络道德建设,最终形成学校德育、社会德育、家庭德育相结合的大德育体系。上一页12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中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不仅是一项渐进的德育工程,更是一项艰巨的、长期的、系统的社会工程”。它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等等各方面的理解、支持和帮助,从而多角度、全方位的推进中学生网络道德建设,最终形成学校德育、社会德育、家庭德育相结合的大德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