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谈述舌尖以《舌尖上中国》看中国国家形象塑造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2156 浏览:145727
论文导读:角的《舌尖上的中国》何以如此大受好评,且在海外市场的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该片有哪些国际传播特性,对国家形象的塑造有何帮助?本文试从传播学角度解读该片,分析其特有的国际传播特性,以及其如何塑造中国国家形象。二、《舌尖上的中国》的传播特性本片用国际化的选题,国际化的表达和国际化的品质将中华饮食文明推向世
摘 要: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还成为了成功的国际文化传播使者,为中国的对外宣传,国家形象塑造起到了良好作用。本文以《舌尖上的中国》热播为例,试从传播学角度解析该片,探讨其国际传播的特性,以及其是如何塑造国家形象的,对我国今后的国家形象塑造又有哪些启示。
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国际传播;国家形象
1005-5312(2013)11-0134-03
一、引言
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于2012年5月14日至5月22日晚间22:30在CCTV综合频道首播。这是央视推出的首部美食类纪录片,一经播出,便成为2012年度最令人瞩目的电视节目之一。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本片平均收视率达0.5%,第四集收视率最高,达0.55%。本片分《自然的馈赠》《主食的故事》《转化的力量》《时间的味道》《厨房的秘密》《五味的调和》《我们的田野》七集,在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华饮食文化的同时,融入普通民众的情感命运和朴素的人生观,取得了超出预期的良好收视反响。在国内创下高收视和好口碑的同时,海外市场也反响热烈,本片在第65届法国戛纳电视节上引发国外媒体关注,仅播映权就卖了2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香港、台湾、韩国、日本、德国、俄罗斯、美国及东南亚地区等。据央视透露消息称,近期第二季的筹备工作已经开始。
带有乡土中国视角的《舌尖上的中国》何以如此大受好评,且在海外市场的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该片有哪些国际传播特性,对国家形象的塑造有何帮助?本文试从传播学角度解读该片,分析其特有的国际传播特性,以及其如何塑造中国国家形象。

二、《舌尖上的中国》的传播特性

本片用国际化的选题,国际化的表达和国际化的品质将中华饮食文明推向世界,表现出强大的国际传播能力。本文将从内容和表达手法两方面分析其国际传播特性。

(一)内容:选题精准,受众本位

从选题上看,本片以中国各地具有地方特色的饮食为题材,符合了受众需求。无论是按照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的“民以食为天”,还是按照西方人本哲学的“需求层次理论”,“吃”都是一个人人都无法摆脱,又能普遍引起受众兴趣的话题,跨越了国境、种族、文化等国际交流障碍。本片对“美食”这一题材的选择,精准地把握了受众对于事物的情感,满足了全国不同地域受众潜在的基本生理需求。
从表达内容上看,本片以食物为线索,以食带民,将中国各地不同的地理气候、风俗礼仪、生活状态等一一呈现。展现的食物从云南的诺邓火腿到浙江的嘉兴粽子,从山西的丁村面食到台湾的乌鱼子,范围遍及内陆的大山深处到东南沿海,展现了中华饮食文明深厚的底蕴。北大学者王一川称:“中国人依靠自己的地缘环境来寻找食物,就食材化成种种迷人的味道。我们从这些味道中品出了中国人的人生百味,最后通过讲述日常生活百态成就了中国文化的深沉呈现,可谓由俗见雅。”与以往展现美食的节目不同的是,该片并未空洞宣讲美食的风味与制作技巧,而是着重体现美食背后的乡土情怀,展现与食物相关的,中国最普通老百姓的情感和命运。与以往注重群体展现的纪录片不同,个体在该片中得以着重展现,体现了普通个体与食物的情感故事和朴素价值观,表现个人、家庭甚至族群的饮食经历与中国饮食文化的内在联系。

(二)表达手法:平民视角,国际表达

在表达手法上,本片选择了饮食这个中国人最基本的生存手段作为切入点,以生活中那些为饮食而奔波的普通人承载最具普世价值的叙述策略,实现了从普通民众视角进行宏大叙事功能的转化,体现出个人话语导向宏大叙事的功能特征。与纪录片深厚文化底蕴相对的,是拍摄对象的草根化——豆腐、笋、藕、腊肉,山里的母女、捕鱼的汉子等,更“接地气”,引发更多受众的情感共鸣。
在拍摄技巧,制作理念上,本片向英国BBC、美国国家地理等世界顶尖纪录片制作团队学习,努力与国际接轨。该片以故事推动进程,并设置悬念,大大提高了纪录片的可看性。总导演陈晓卿说:“为了站在更加国际化的角度,去繁化简,本片节奏也更加贴近国际观众的欣赏品位。”非全知视角、高清拍摄、构图精美、故事化、戏剧化等国际纪录片的创作元素在该片中得以呈现。此外,该片的英文译名 “A Bite of China”简单传神源于:论文致谢范文www.7ctime.com
,既体现了东方文化精髓,又符合西方人的认知心理和审美特征。网友戏称,《舌尖上的中国》是“以欧美拍摄手法为骨骼,中论文导读:
国美食为皮肉,中国文化为精髓”的综合产物。

三、《舌尖上的中国》的海外影响与国家形象塑造

导演陈晓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饮食文化是中国通行世界的软实力。该片在国内引起热烈反响,并借助第65届法国戛纳电视节在海外取得广泛关注,向世界展现了古老中国的饮食文明,推动了我国的对外传播交流。

(一)定义中国国家形象

胡晓明在《国家形象》一书中认为,国家形象是旨在国际传播和国际交往领域,由主体基于自身的认识、体会、经历和社会关系所产生的对一个国家认知的总和。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及国际地位的反映,同时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直观体现。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既有利于民族自尊的养成,也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为国家的经济合作、政治交流创造更多的条件。北大学者程曼丽认为,国家形象国家形并非只是外部“形象”,而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体。国家形象的内容则首先是一种主体意识,是国家或民族精神气质中的闪光点。它是在历史文化的传统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化的要素,经萃取、提炼而成。作为民族精神、意志的集中体现,它不但有助于形成公民对国家、民族的向心力与凝聚力,更有助于向外界展示一个鲜明的、一贯的国家形象。电视台长胡占凡表示,该片就是“以让全世界了解中国为宗旨,表达出新时代中国人的风貌,以美食表现中国社会的变迁”。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容易让全世界接受的一种文化之一。本片通过展示中华饮食文化这一民族传统,以及中国人之间深厚的乡土情怀和家庭观念,作为一种民族精神和意志,增强了民族的向心力和文化的认同感。

(二)定位海外受众群体

本片主要面对两类海外受众:一是在海外生活的华裔,即“海外华人”,这种传播属于跨国境传播;二是种族和文化背景不同的外国人,即“非华裔受众”或“外国观众”,这种传播方式属于跨文化传播。
《舌尖上的中国》北美首播花落美国中文电视,7月1日晚8点在美国中文电视63.4和73台播出,并在美国中文网tv.sinovision.net同步直播。本片透过塑造普通百姓与食物的故事,展现出浓厚的乡土情怀,勾起海外华人关于故乡味道的记忆。据美国《侨报》的报道,这部在网络上热播的纪录片,“成为纽约80、90后华人茶前饭后、短信电话里必聊的话题”“勾起了无数华人的拳拳游子心、故乡情”。“味蕾上的记忆最顽固。许多人功成名就、远赴他乡,但是仍然有一个‘故乡的胃’,这是这部片子能吸引人的重要原因。”总导演陈晓卿说。
除了海外华人,该片仍然吸引了一批熟悉并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非华裔观众。来自波兰的留学生翠花(Justyna)看过该片后盛赞其不仅满足口腹之欲,同时也展现了中国人“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还想和朋友一起拍摄“舌尖上的波兰”。法国人朱力安说,看到这部描写普通中国百姓的纪录片,非常感动,想把它推荐给更多的人。美国人柳素英(ElyseRibbons)看后也大呼“上瘾”,要亲自尝试片中提到的美食。由此看来,本片在外国受众的文化和审美上具备国际传播特性,并通过文化传播提高了民族的认同感和文化的吸引力。

(三)《舌尖上的中国》如何塑造国家形象

本片在国内外引起热烈反响,既是该片本身商业运作的成功,也是一次成功的对外文化传播,塑造国家形象的过程,是电视纪录片与国家形象塑造的完美结合。

1、淡化意识形态鸿沟,传播普世价值

作为跨文化传播和塑造国家形象的主体,《舌尖上的中国》树立了“求同”的主体诉求,即在充分展现中国文化的特殊性,差异性基础上,宣扬普世价值,注重表达人类共通的情感和价值观念。不是简单的国家式的主旋律宣传,而是建构普通话语,从而达到引发不同文化背景下观众的共鸣,使作品有更强的国际传播能力和国家形象塑造能力。其特征具体体现在对普通劳动者的赞美,对家庭观念、亲情、乡情的珍视、热爱劳动、敬畏自然等。
本片透过食物,表达出制作食物的人珍视亲情、乡情的朴素价值观,而这种价值观是无国界的,唤起不同文化背景下观众的人生体验和感受。如片中呈现的有以做豆腐球为生相论文导读:追求的理想境界”。这都是在中国百姓生存智慧层面,东方生活价值观的传承和彰显。同样是日本神户国际大学的学生,在看完这部片子后,对广东顺德的“村宴”产生了浓厚兴趣,为了进一步了解,还查字典查出了“堂会”。这些无一不说明了,通过展现中国传统价值观,让世界增进对中国的了解,本片扮演了国家形象塑造者的角色。四
濡以沫的姚贵文夫妇,在京多年却仍然忘不了家乡辣白菜味道的朝鲜族姑娘,独具妈妈味道的焖面和饺子……
对普通劳动者的赞美也在片中得到弘扬,而通过辛勤劳动获取食物的美德在全世界能得到普遍认同。有凌晨出发寻找松茸的藏族母女,一次做700多个黄馍馍的陕北老黄,在冬天仍辛苦挖藕的湖北兄弟……种种劳动产生的美食奇迹,让世界观众对劳动者的崇敬和感动油然而生。
据《参考消息》报道,法国人朱力安看完《舌尖上的中国》后表示,真正打动他的是片中老百姓自然的表情和笑容。他希望将这部片子推荐给更多的人,而且不担心完全不了解中国的西方人看不明白,“因为这部片子讲述的东西是最简单的,人类文明传承这些东西谁都会思考的,不需要语言来理解,这就是它的魅力”。在他看来,这种中国目前严重缺乏的纪录片,恰恰才是最容易得到世界认可的桥梁。由此可见,在中国的对外传播的过程中,构建普通民众话语体系,树立“求同”的价值诉求,提高文化的认同感,才能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塑造正面的国家形象。
源于:论文的标准格式www.7ctime.com

2、传统文化与现代特性相融合

本片不但展现了一个传统的中国,还展现出一个变化的、发展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表示:“《舌尖上的中国》实际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舌尖上的感动,另外一个是变化中的中国。我们希望观众从中国人对美食的热爱里读到中国人对生活的热爱,从中国人对生活的热爱里看到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进步和发展。”总之,中国之“变”是这部纪录片的重要主题。该片给国外观众呈现的,不再只是古老的、神秘的、难以理解中国,还有中国的现在和未来。如《时间的味道》一集介绍金华火腿:“金华火腿正在与金华这座小城一起,在时代中演变、迈进”,以金华火腿这一传统美食为切入点,火腿制作保存方法的改进与城市现代化发展相连,体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特性的相融。
据《参考消息》报道,一位日本神户国际大学的教授给学生在课上放《舌尖上的中国》后引起反响。这些日本80后90后的学生,看完后才对中国有了更丰富的了解。一位学生表示:“中国也没有那么神秘难懂。”由此可见,该片呈现出多元的,传统与现代结合的中国形象,给予国外观众对中国更丰富、更多层次的认知。

3、展现传统文明,传播东方价值观与古老智慧

本片除了借助国际表达方式传达普世价值,还坚持以本土文化为内核,传播东方价值观与古老智慧;通过展现中国普通人与食物的关系,来表达东方独有的传统民俗与处世哲学。如《自然的馈赠》中,吉林查干湖的渔民的网只能捕到两公斤以上的鱼,小鱼则被漏掉,体现出美食被后深层次的中国文化:讲求“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相处,敬畏食物,顺其自然,因势利导。美食是一个窗口,将中国顺应自然的价值观传递给世界,塑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国家形象。第六集《五味的调和》更是将美食的展示与中国人的人生哲学巧妙结合起来:“五味使中国菜的味道千变万化,五味最佳的存在方式是调节与平衡,这不仅是中国历代厨师不断寻求的完美状态,也是中国人在为人处世甚至治国经世上所追求的理想境界”。这都是在中国百姓生存智慧层面,东方生活价值观的传承和彰显。
同样是日本神户国际大学的学生,在看完这部片子后,对广东顺德的“村宴”产生了浓厚兴趣,为了进一步了解,还查字典查出了“堂会”。这些无一不说明了,通过展现中国传统价值观,让世界增进对中国的了解,本片扮演了国家形象塑造者的角色。
四、结语
《舌尖上的中国》作为央视推出的精品纪录片,既承担着对外展示国家形象的功能,又担负着对内建构国家形象的作用。它的成功是一个良好的开始,而通往国际影响的纪录片道路还很长,国家形象的塑造之路任重而道远。国家形象的塑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除了加强公共外交和提高软实力,重视传播规律,提高国际传播能力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塑造国家形象,提高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吸引力,推动国际传播的不断发展,是新闻传媒人应当肩负的使命。
参考文献:
陈文.〈舌尖上的中国〉收视堪比BBC记录片.新闻晨报,2012年5月23日.
高红波.〈舌尖上的中国〉的国际传播特性解析.南方论坛,2012(03).
[3]〈舌尖上的中国〉:才下“舌尖” 却上“心头”.解放日报,2012年5月22日.
[4]柏华英.从〈舌尖上的中国〉热播谈纪录片的文化功能.新闻实践,2012(8).
[5]吴晓东.〈舌尖上论文导读:
的中国〉:一个民族的情感共鸣.中国青年报,2012年5月22日.
[6]黄小河.〈舌尖上的中国〉明日收官 业内人士解读成功秘诀.东方早报,2012年5月21日.
[7]胡晓明.国家形象.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2.
[8]程曼丽.大众传播与国家形象塑造.国际新闻界,2007(3).
[9]兰瑜.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研讨会综述.现代传播,2012(8).
[10]〈舌尖上的中国〉讲述中国百姓与食物的故事.新华网,2012年5月31日.
[11]龚海.〈舌尖上的中国〉为什么这么火.吴江新闻网,2012年5月30日.
[12]骆川.〈舌尖上的中国〉勾起海外华人游子心故乡情.侨报,2012年5月20日.
[13]韩冬.〈舌尖上的中国〉引动全国热潮.参考消息,2012年6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