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议我见预初学生环境适应之我见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555 浏览:13217
论文导读:
【摘要】从小学到初中是学生生理、心理、学习上的一次转折。从小学进入初中并非升一个年级那么简单,它是一个从量到质的变化。每个孩子在进入这样一个新的环境,多少都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因为他们会遇到许多新的问题、新的困难。为了使孩子能尽快适应中学生活,家长与教师要通力配合并共同创设一个适合孩子成长的环境,就能让孩子顺利的渡过这个转折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环境适应转折点小升初
小丹是预备年级的新生。在进入中学的第一次月考后没多久,班主任介绍她到心理咨询室来,一进门心理老师就看到她满面愁容的样子,她告诉心理老师这次月考成绩考得很不好,在班级处于中下位置。自从月考以后,她觉得同学们躲避她、议论她、瞧不起她,她的心情也越来越糟,上课也没精神,真没想到读中学会这么没意思……经了解,原来她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生性内向、敏感。她三岁时,父母就离异。父亲出国打工了,她一直跟姑妈生活在一起。在她进入中学时,父亲回来了,但整日喝闷酒,晚上常外出打牌。她在班级也没几个熟悉的同学,回家又不知和父亲说些什么,真不知该怎么办?尽管小丹是一个个案,但像小丹这样不适应中学生活的学生,虽说情况各异但为数还不少,笔者为此进行了一些探讨。

一、不适应的原因

人的一生有许多转折点,每一个转折点对人的成长、发展都会有很大的影响。孩子从小学进入初中就是他们人生路上的一个很重要的转折点,从小学进入初中并非升一个年级那么简单,它是一个从量到质的变化。每个孩子在进入这样一个新的环境,多少都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因为他们会遇到许多新的问题、新的困难。
1.在学习方面,从所学知识上来说,课程增多,开设了许多新的学科,学习内容的难度也增大;从学习方法上来说,教师的教学方式有了一个大的变化,从被动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转变到能够主动地复习和预习,能够对所学知识做到心中有数;从老师对学生的态度上说,小学的老师对学生的要求就像家长一样事无巨细,而初中老师对学生的要求则非常注重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也就是说,老师把一些要求、规范、纪律等讲给学生,让学生自觉地去遵照执行。这一切的不同都需要孩子去适应。
2.在生理方面,孩子从儿童期进入了青春期。青春期是一个人性格、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孩子从小学进入初中,也就意味着他开始进入青春期,青春期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一个时期,也是最关键最危险的一个时期。有人说:“青春期是花团锦簇的沼泽地。”在这一时期,生理上会发生一些前所未有的变化,心理上也在急剧发展变化。这是一个人从幼稚走向成熟,从依赖走向独立,从家庭走向社会并逐步适应社会的重要阶段。如果在这一时期,生理上能够健康的发育,心理上能够健全发展,思想道德上能够合乎社会规范地培养起来,同时又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学习、行为习惯,对一生都将起到重大作用,甚至会决定今后发展的轨迹。
3.在人际关系方面,首先师生关系有了显著的变化。小学教师和学生之间交往的机会很多。教师不仅管课内,也要管课外;不仅管学习,也要管生活。因此,师生之间是相互了解的,师生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到了中学,每位任课教师要教几个班的课,指导很多学生,一般就不会那么深入细致了,任课教师更多是抓学生的学习,与学生的交往更多的是在课堂内进行。其次同学之间人际关系的重新组合。班级同学大多来自不同的小学,面孔陌生,必须重新选择朋友了。而且此时的孩子更重视同伴的人际关系,渴望被接纳、被理解,这对刚进中学的学生来说,不能不说是个新课题。再次学生与家长之间关系也发生了变化。由于初中生身体发育的逐步成熟,心理也在发生不断地改变,自主意识不断增强,他们向往脱离家庭,摆脱对父母的依附,希望按照自己的判断去行动的倾向在增加,跟父母之间的距离也在加大。

二、适应的措施

从小学到初中是学生生理、心理、学习上的一次转折。为了使孩子能尽快适应中学生活,家长与教师要通力配合。
1.了解中学特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新生一入校,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让学生熟悉学校的环境建设,了解学校教学布置,教师可直接带学生参观校园,使学生消除陌生感;二是让所有的课任教师深入班级,与新生进行交流建立感情,消除学生的不安和恐惧心理;三是对中学在课程内容设置、授课方式、教学方法以及日常管理上与小学的不同进行比较,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这时家长也要论文导读:、新老师,热爱班级集体,热爱学校,做班级的主人。4.争取家长支持,发挥合力作用。在孩子适应中学生活的过程中,学校教育同家庭教育应协调一致。只有得到家长的支持、协作、配合,才能使教育收到最佳效果,才能事半功倍。因此,教师在入学召开第一次家长会时,应向家长讲明,刚刚迈入中学大门的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以及学习上有
有意识地问问孩子,班级里有多少新同学?你认识了几个?他们有什么特点?班级在搞些什么活动?与小学相比有哪些不同等?引导孩子不论男女同学都要友好相处,帮助孩子克服“怯生”的心理,增强适应的自信心。
2.指导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习惯。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说过“跛足而不迷路,能超过虽健步如飞。”这句话形象地道出了方法的重要性。首先是学习过程的指导,应让学生明白完整的学习过程的4个环节是预习-听课-复习-作业,重点应放在课堂教学学习方法上,然后让学生按这4个环节去做。要把这4个环节看作是一个相互衔接、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整体,并且要逐步定型,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其次是学习策略的指导,主要是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帮助学生采取优化的学习方法,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因此,教师要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特点,如擅长于什么学科,对学科的兴趣程度,学科的学习习惯等。指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风格,扬长避短,平衡发展自己的学习方式。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寻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效果。三是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学习中的失利,比如说,进入中学后,有的同学往往出现考试分数不理想,有时比小学退步,如果不正确对待,就会缺乏学习兴趣,失去学习信心,甚至产生焦虑、不安、失望、悲观等不健康的心理。这时应引导学生对分数有个正确的认识,分数仅仅代表学习成绩的一个方面,重要的是要注重自己的努力程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3.建设良好集体,营造融洽氛围。班集体是集教育教学和组织管理为一体的完整体系,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可以形成良好学风、班风,对于学生个体而言,在这样的环境中更能挖掘自身的潜能,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更好地发展自己,超越别人。班集体的建设主要依赖于班主任的工作,进入中学的孩子特别渴望被同伴接纳,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因而在班级首先开展一些丰富有趣的活动,如:心理游戏、主题班会、文体活动等,缩短新生之间的“磨合期”,让孩子尽快进入“角色”熟悉新环境、新同学、新老师,热爱班级集体,热爱学校,做班级的主人。
4.争取家长支持,发挥合力作用。在孩子适应中学生活的过程中,学校教育同家庭教育应协调一致。只有得到家长的支持、协作、配合,才能使教育收到最佳效果,才能事半功倍。因此,教师在入学召开第一次家长会时,应向家长讲明,刚刚迈入中学大门的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以及学习上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在这个时期内不但不能放松对孩子的要求,而且要加强对学生的监督和引导,对孩子的一些不适应的行为要能包容、理解和指导。除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外,教师还应与家长保持经常的联系。这对学生的教育和对家长教育子女的指导,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作为家长也应该根据孩子们的身心特点进行教育,要更多地尊源于:标准论文格式范例www.7ctime.com
重孩子的意见和愿望,逐步扩大他们在家庭中的发言权,帮助孩子开始树立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的思想,同时要与学校配合,为孩子创造一点适应中学学习的条件,帮助孩子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学习方法。与此同时,家长还应该开始培养孩子们的独立活动能力,使他们逐步克服对父母的依赖心理。
对那些刚进入中学还不适应的学生,学校要借助多方面的资源。只要教师细心的关爱,耐心的指导,家长密切的配合和理解,共同创设一个适合孩子成长的环境,就能让孩子顺利的渡过这个转折期。小丹在学校心理老师的辅导下,走出了心理的阴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