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索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低碳城市”规划方式题目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5690 浏览:61917
论文导读:
摘要: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实践,我国各地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我们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特别是有些地方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环境污染问题比较突出,而且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加快,对环境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大。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为城市低碳化提出了指导方向,本文结合低碳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在一系列理论和案例研究基础上,围绕遵循生态优先、推进低冲击开发和发展循环经济等三方面提出低碳城市的思路。
关键词:低碳城市 生态优先 低冲击开发 循环产业园

1.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低碳城市”规划的内涵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低碳城市正式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城市建设模式,低碳城市建设,首先就是发展低碳化生态基础设施,增加城市碳汇能力,科学进行空间布局,包括规划、建筑交通、公共设施,增加城市适应气侯变化的能力;第二方面是能源供应低碳化,传统能源结构要低碳,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第三方面是产业结构要低碳化,不仅仅是发展低碳产业,也包括传统产业低碳化。

2.倡导生态优先,有限控制城市不可建设用地,引导城市组团发展

2.1保护“生态公园”、打通城市廊道,构建城市生态安全格局

2.

1.1 保护城市生态格局

绿色基础设施体系由各种开敞空间和自然区域组成,包括绿道、湿地、雨水花园、森林、乡土植被等,这些要素组成一个相互连接、有机统一的网络系统。
(1)构建“楔形绿地”引导城市大型生态绿地入城
通过保护延伸至城区的连绵山体和河流水系,使之形成嵌入城市建成区的“绿楔”,将城郊自然景观引入都市地区,改善大都市地区整体的生态背景。澳大利亚墨尔本生态思想的引入使城市绿化呈现新的动态如澳大利亚墨尔本于20世纪80年代初全面开展了以生态保护为重点的公园整治,并以五条河流为骨骼,连接城市内部的林荫道及公园,组成楔状绿地系统。丹麦哥本哈根(Copenhagen),星状(五手指状)城市发展模式,绿地系统规划注重在“手指”与“手指”间楔入绿地及农田,形成指状布局形态。
(2)在城市建设地区设立环城绿带,限制城市无序蔓延,引导城市组团发展
环城绿带是指在城镇规划建设区一定范围内,强制设置的基本闭合的绿色开敞空间。鼓励在城区人口超过50万的城镇,连片建成区域超过100平方公里的城镇密集地区设立环城绿带,限定城市增长边界,防止城市无序蔓延,引导土地集约节约利用(见图1)。
图1
2.

1.2 建设各类生态公园,发挥城市生态效益,增加城市碳汇

设立区域生态公园体系,重点培育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海洋公园,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构建森林公园、郊野公园体系。重点保护和维育对区域生态安全体系起核心支撑作用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郊野公园等大型自然植被斑块,改善城镇密集地区人居环境质量。构建湿地公园系统,保护各类海岸湿地、河流湿地和人工湿地。划定一些针对某种海洋保护对象的海域、岸段和海岛区,建立海洋公园、海岸公园。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利用生态公园的多种功能,在严格保护的基础上,适当为人们提供具有一定规模的游览、度假、休憩、保健疗养、科学教育、文化娱乐的场所(见图2)。
图2

2.2 建设绿道网络

自1867年世界上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绿道——由奥姆斯特德设计的美国波士顿公园绿道系统建设以来,经过一个多世纪的理论探索与建设实践,绿道网的规划建设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成为世界各国解决生态环保问题、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绿道(Greenway)是线形绿色开放空间,通常沿着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等自然人工廊道建立,内设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景观游憩线路,连接具有较高自然和历史文化价值的各类城市公园、郊野公园、风景名胜区等重要节点在构建城市生态安全网络的同时,为广大城乡居民提供更多的生活游憩空间(见图3)。
图3

2.3 实行绿线管制

将城市内部所有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郊野公园、森林公园、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林场、江河干流和主要河涌、大中型论文导读:ctDevelopment,简称LID),通过分散的、小规模的源头控制机制和设计技术,来达到对暴雨所产生的径流和污染的控制,从而使开发区域尽量接近于开发前的自然水文循环状态。其核心思想是在城市化的进程中,采取各种手段减轻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冲击和破坏,保持和恢复自然生态。

3.1推广绿色能源,统筹能源布局(1)社区层面,能

水库和湖泊、全市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坡度大于25%的山地以及海拔超过50米的丘陵和高地;以及区域现状建成摘自:毕业论文格式要求www.7ctime.com
区外主要的区域通通道或规划的高速公路红线两侧各100米、城市快速路红线两侧各50米、铁路两侧各50米范围内的走廊范围;城市建成区外550千伏以上现有或规划高压线路控制60米的走廊范围,220千伏以上现有或规划高压线路控制35米的走廊范围,以及输油(气)管道控制50米的走廊范围,并以“绿线”和“红线” 形式界定其范围;形成一级空间管治区的布局。
3 建设绿色市政系统
低冲击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简称LID),通过分散的、小规模的源头控制机制和设计技术,来达到对暴雨所产生的径流和污染的控制,从而使开发区域尽量接近于开发前的自然水文循环状态。其核心思想是在城市化的进程中,采取各种手段减轻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冲击和破坏,保持和恢复自然生态。

3.1 推广绿色能源,统筹能源布局

(1)社区层面,能源供给多元化。在城市社区,鼓励和推广新能源技术的使用,发展与建筑结合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如小型风涡轮、太阳能屋顶等;在乡村社区,鼓励发展太阳能热利用、小型风机及农村沼气发电等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为乡村地区提供更加多元的能源供给。
(2)城市层面,能源利用减量化。在城市发展集中式多联供能源系统,通过天然气发电为城市集中提供电能、热(冷)和水源等多种能源,从而实现高效节能。(3)区域层面,能源结构优化。选择可再生能源丰富的地区,规划建设绿色能源基地,加强对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型清洁能源的规模化开发利用,形成多元的清洁能源保障体系(见图4)。
图4

3.2 建立中水回用、雨水收集、水体修复为重点的水循环利用系统

(1)推动中水循环利用。借鉴德国经验,采取优先发展“工业用水、环境用水、绿化浇洒”等生态用水,推广示范“冲厕用水、空调冷却水源于:论文提纲格式范文www.7ctime.com
”,技术储备“补充水源水”等措施,实现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2)建设自然式雨水收集系统。在满足通行需求的情况下尽量减少道路面积,提高绿地等自然生态基质的面积。道路建设应当推广渗水沥青、植物草沟等自然排水系统,补给地下水。构建“湿地—人工湖—河涌—河流”多级防洪排涝体系。在满足防洪排涝功能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景观功能,体现岭南特色。 建立高效统一的水务管理体系
(3)发挥生态系统在水资源循环利用方面的作用。修复退化的湿地生态系统,最大限度地发挥湿地在净化水质、调蓄洪水、维持碳循环等方面的生态效用。

3.3 普及分层垃圾收集系统与自动垃圾处理系统

(1)采用垃圾自动分选技术,建立分层垃圾收集系统。鼓励采用先进的垃圾自动分选技术,提高分选效率,降低处理过程中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同时,建立建筑层面、社区层面、城市层面的垃圾分类系统,通过分类收集,实现生活垃圾的回收利用和再资源化。
(2)试点推行自动垃圾处理系统。在高密度住区、机场等需要密集处理垃圾的场所推广运用自动化程度高、回收处理过程快的自动垃圾处理系统。
4 建设循环产业园
产业低碳化(绿能科技、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指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 ,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新型经济增长模式。重点是建立“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3R”生产观理念和绿色消费观。从企业(微循环)、园区(小循环)、城市(中循环)、区域(大循环)四个不同层面,促进“资源-产品-再生资源” 的循环利用和体系创新。

4.1 微循环-形成资源循环利用的生产体系

鼓励发展静脉产业,大力培育和引进节能环保产业,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严格控制废弃物排放。建立“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废物和废旧资源处理、处置和再生产业,从根本上解决废物和废旧资源在全社会的循环利用问题。例如:日本富士施乐公司基于“以永无止境的零废弃为目标,促进资源再利用”的方针,建立了“资源循环体系”,于1995年在办公室设备行业首次向市场推出使用再利用零部件的商品,建立了论文导读:
由“逆制造”和“零废弃填埋”所构成的商品设计到再资源化的“封闭循环系统”。2004年,还启动了由生产厂家主导的国际资源循环网络——亚太地区综合再生利用体系,最大限度地实现了“零废弃”(再资源化率高达99.6%)。

4.2 小循环-建立以静脉产业为主导的生态工业园

继续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加快建设循环经济园区,减少产品和服务中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实现污染物排放的最小化。建立生产流程的“原料-产品-废弃物”循环利用的生态工业园区。减少产品和服务中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通过废物交换、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等手段,最终实现园区的污染物“零排放”或最小化。在低碳化的发展要求下,以循环经济为指导的生态工业园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园区内部形成产业共生组合关系,上游产业的副产品或排放物可作为主导产业的原料,下游产业则以主导产业的副产品或排放物为原料,而主导产业自身则鼓励清洁生产,形成生态产业链条(见图5)。
图5
(1)建立循环经济产业链:通过对园区企业进行分析,按照投入—生产—产品—废弃物处理的流程,园区应形成物质的循环流动。
(2)合理组织产业用地的空间格局:为将循环经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空间上合理衔接使园区内部总物流最短,理想化的生态园区布局应该具有如下结构:核:布置生产型企业,方便与其他企业的物质交流和联系,或安排绿色能源基础设施,方便能量的传送。边:布置消费型企业,利用生产型企业的产品进行深加工。角:布置分解型企业,废弃物回收拆解或再生后供给生产型企业使用。各类企业的理想比例为生产型企业:消费型企业:分解型企业=1:2:1。

4.3 中循环-建立城市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建立城市再生水系统等各资源循环利用模式,同时建构绿色生活消费模式型社会,加快建设城市社区和乡村回收站点、集散市场、分类分拣“三位一体”的回收网络,推进再生资源规模化利用。资源在城市层面的循环再生,如污水、雨水通过再生水系统的回用形成中水,作为供应工厂的工业用水、绿化灌溉的环境用水,补充地下水源的生态用水。最终达到资源、产品、废弃物可以多次利用,上下游可以互相支撑的良性循环状态。

4.4 大循环-形成U型曲线的绿色产业链条以及城市间高效的功能分工

建立起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特征,集清洁企业、循环生态工业园区和节约型城市于一体的区域循环经济体系。通过构建与完善“研发—制造—装配—物流—行销—售后”的区域产业链条,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产业价值链,达到加快资源和产品的循环利用及提升使用效率的目的。另外,通过区域内城市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形成创新型城市、制造型城市、服务型城市的组合共生,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城市价值链,从而减少恶性竞争和重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