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探当代景观设计中生态理念与手法探讨要求
最后更新时间:2024-11-23
作者:用户投稿本站原创
点赞:32387
浏览:146805
论文导读:得愈来愈脱离自然,由于人口聚居和工业发展引发的各种矛盾也愈发突出和严重。美国海洋生物学家雷切尔·卡尔逊《寂静的春天》一书的问世,使沉浸在工业带来的财富中的人们开始反思现实,一些景观设计师也在不断探索如何通过景观设计的手段来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1969年,伊恩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的问世,将生态学思想运作到景观
摘要:景观是人类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的反映,是人类的爱和恨,与梦想在大地上的投影,而景观设计是人们实现梦想的途径。本文分析了贯穿于当代景观设计中的生态设计理念与手法,探讨生态设计应遵循的原则。生态的景观设计是使人居环境走向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景观 生态设计 理念 手法 原则
人类建立城市的初衷是营造一个区别于天然环境的人类聚居地,以免受自然灾害和动物侵扰,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城市变得愈来愈脱离自然,由于人口聚居和工业发展引发的各种矛盾也愈发突出和严重[5]。美国海洋生物学家雷切尔·卡尔逊《寂静的春天》一书的问世,使沉浸在工业带来的财富中的人们开始反思现实,一些景观设计师也在不断探索如何通过景观设计的手段来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1969年,伊恩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的问世,将生态学思想运作到景观设计中,把景观设计与生态学完美地融合起来,开辟了生态化景观设计的科学时代。
产生一定的干扰,生态的设计会把干扰降到最低并且努力通过设计的手段促进门然系统的物质利用和能量循环,维护场地的自然过程与原有生态格局。
生态设计的最直接的目的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最根本目的是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当我们众多的设计师在高呼“人性化设计”的时候,他可能照顾到了诸如人与景观的尺度比例、人在游憩中的舒适性等等人性化原则,但在设计这个景观的时候前先是川推土机推为平地,然后设计一个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才建起来的景观,维持景观的运行又需要大量的能源,这叫人性化设计吗?生态的景观设计以人类的长远利益为着眼点,通过景观设计师对生态理念的理解和生态原则的遵循不断使人类社会朝着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迈进,因此,生态的职称论文范文www.7ctime.com
景观设计才是真正的人性化设计。
与传统的景观设计相比,生态设计重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建立生态功能良好的景观格局.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循环再生,减少废物的排放,增强景观的生态服务功能,是使人居环境走向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郑光中,张敏,袁牧,生态城市 生态农业 生态旅游,建筑学报,2004
陈波,包志毅,生态恢复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中国园林,2003
[3]王向荣,林菁,欧洲新景观,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4]王晓俊,西方现代园林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5]周曦,李湛东,生态设计新论——对生态设计的反思和再认识,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6]俞孔坚等,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概念与原理,中国园林,2001
摘要:景观是人类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的反映,是人类的爱和恨,与梦想在大地上的投影,而景观设计是人们实现梦想的途径。本文分析了贯穿于当代景观设计中的生态设计理念与手法,探讨生态设计应遵循的原则。生态的景观设计是使人居环境走向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景观 生态设计 理念 手法 原则
人类建立城市的初衷是营造一个区别于天然环境的人类聚居地,以免受自然灾害和动物侵扰,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城市变得愈来愈脱离自然,由于人口聚居和工业发展引发的各种矛盾也愈发突出和严重[5]。美国海洋生物学家雷切尔·卡尔逊《寂静的春天》一书的问世,使沉浸在工业带来的财富中的人们开始反思现实,一些景观设计师也在不断探索如何通过景观设计的手段来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1969年,伊恩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的问世,将生态学思想运作到景观设计中,把景观设计与生态学完美地融合起来,开辟了生态化景观设计的科学时代。
1.生态设计的含义
所谓景观生态设计,是以现代景观生态学为理论基础,通过一系列景观生态设计手法营造生态功能、美学功能和游憩功能的良好景观格局,满足人们休闲游憩活动的同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2.当代景观设计的生态理念
2.1生态恢复与促进
一般说来,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自我恢复能力和逆向演替机制,但是,今天的环境除了受到自然因素的干扰之外,还受到剧烈的人为因素的干扰。今天的设计师面对的越来越多的是那些毫无价值的废弃地、垃圾场或其他被人类生产破坏了的区域[3][4]。用景观的方式修复场地成了当代景观设计师的一大责任[6]。2.2生态补偿与适应
工业时代的景观消耗了大量的非可再生资源,面对日益减少的资源和伤痕累累的环境,景观设计师们也开始将自己的使命与整个地球生态系统联系起来,探索更适宜在景观中应用又可减少环境影响的设计手法和景观元素。他们已经通过各种手段减少对非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并开始利用太阳能,风能等自然自身的力量来维持环境对能量的需求,从而适应现代生态环境的需要。3.当代景观设计中的生态手法
3.1保留与再利用—体现文脉并节约资源的景观设计
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工业时代向后工业时代的转变,出现了大量的工业废弃地。景观设计师面对曾经有过的辉煌历史的工业元素,面对工业遗留的斑斑痕迹,并不是去掩盖和消灭,而是尊重场地现状,采用了保留、艺术加工等处理方式。3.2生态优先—减少原生态系统干扰的景观设计
设计师应用生态学原理进行设计就是要保护自然环境不受或尽量少受人类的干扰,因此对场地原有生态环境的保护是每个设计师都应该做的。3.3变废为宝——对材料和资源进行再生利用的景观设计
倡导能源与物质的循环利用贯穿于现代景观设计的始终,生态的景观设计要尽可能使用再生原料制成的材料,尽可能将场地上的材料和资源循环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潜力[4]。3.4借助科技——选择高技术的景观设计
科学的发展推动了技术的进步,利用高科技技术和材料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已成为当今生态设计的重要手法之一。3.5利用自然——自然规律优化生态系统的景观设计
自然有它自身的演变和更新规律,同时具有很强的自我维持和自我回复能力,利用自然的力量实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再生可以大大节约资源,并且减少废弃物的产生。4.生态设计所要遵循的原则
设计师要想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做出好的设计怍品,应该在充分理解生态恢复与促进、生态补偿与适应两大生态设汁理念的基础上,遵循以下生态设计原则:4.14R原则
“4R”即Reduce,Reuse、Recycle和Renewable。“Reduce”,减少对各种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Reuse”,在符合工程要求的情况下对基地原有的景观构件进行再利用;“Recycle”,建立回收系统,利用同收材料和资源;“Renewable”,利用可再生资源、可回收材料。4.2自然优先原则
自然有它的演变和更新的规律,同时具有很强的自我维持和自我恢复能力,生态设计要充分利用自然的能动性使其维持自我更新,减少人类对自然影响的同时,带来了极大的生态效益。4.3最小干预最大促进原则
景观设计总是在一定的场地上进行的,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环境会论文导读:建立生态功能良好的景观格局.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循环再生,减少废物的排放,增强景观的生态服务功能,是使人居环境走向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参考文献:郑光中,张敏,袁牧,生态城市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建筑学报,2004陈波,包志毅,生态恢复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中国园林,2003王向荣,林菁,欧洲新产生一定的干扰,生态的设计会把干扰降到最低并且努力通过设计的手段促进门然系统的物质利用和能量循环,维护场地的自然过程与原有生态格局。
5.生态设计的意义与启示
生态设计不仅仅是保护场地、利用可再生资源、种植绿色植物等手法的简单叠加,而是通过这些手法为曰益枯竭的资源和衰败的环境寻找新的发展平台,景观设计师存生态设计中将自己要做的作品放在整个地球生态系统中来考虑,以能促进地球生态系统的进一步完善为使命,即使是很微小的促进,也同样是生态的,都可以叫做生态设计。生态设计的最直接的目的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最根本目的是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当我们众多的设计师在高呼“人性化设计”的时候,他可能照顾到了诸如人与景观的尺度比例、人在游憩中的舒适性等等人性化原则,但在设计这个景观的时候前先是川推土机推为平地,然后设计一个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才建起来的景观,维持景观的运行又需要大量的能源,这叫人性化设计吗?生态的景观设计以人类的长远利益为着眼点,通过景观设计师对生态理念的理解和生态原则的遵循不断使人类社会朝着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迈进,因此,生态的职称论文范文www.7ctime.com
景观设计才是真正的人性化设计。
与传统的景观设计相比,生态设计重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建立生态功能良好的景观格局.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循环再生,减少废物的排放,增强景观的生态服务功能,是使人居环境走向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郑光中,张敏,袁牧,生态城市 生态农业 生态旅游,建筑学报,2004
陈波,包志毅,生态恢复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中国园林,2003
[3]王向荣,林菁,欧洲新景观,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4]王晓俊,西方现代园林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5]周曦,李湛东,生态设计新论——对生态设计的反思和再认识,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6]俞孔坚等,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概念与原理,中国园林,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