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有关于土地资源土地资源特性与土地利用联系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4625 浏览:109064
论文导读:
【摘 要】土地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既熟悉又陌生,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承载了我们的文明,承载着我们的幸福与梦想。但是不幸的是土地资源是有限的。日益增长的工业用地、商业用地、非法占地、自然灾害的侵袭几乎耗尽了我们所有的可用土地。因此,研究土地的特性与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已经也必须提上日程。
【关键词】国土;土地;资源;土地特性;土地利用; 关系

1 引言:土地资源是如此的有限,以至于我们有的时候不得不考虑明天还有没有足够的土地可以用来搞经济发展。一旦土地资源制约了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就会出现大面积的停滞不前。所以在规划土地资源的时候,我们往往容易陷入两难:是要经济发展,还是要土地资源;是要城市化的拓展,还是要耕地资源;是要保工业增长,还是要拒绝污染?究竟哪种方法才能解开这难题中的哪怕一环?其实,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土地资源的特性,搞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合理配置土地资源的结构。学术界现在已经展开关于土地资源的大讨论,下面我们就对土地资源的特性与土地资源的利用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作一个阐述。
土地资源的特性是指作为承载人类文明的这方热土所固有的、区别于其他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特殊属性。土地资源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土地资源是一种特殊的生产资料,可以买卖,可以用来生产;另一方面土地资源又是构成人类与土地关系之中的客体。一方面土地资源做为一种特殊的生产资料具备了经济属性,它做为一种商品可以买卖;另一方面土地具备其他许多生产资料所不具备的自然属性,比如:岩性、坡度、海拔、土壤的质地、地表的形态、有效土层厚度、地下水文地质状况、盐渍化程度、与植被长期作用相互制约的特性等等。土地资源是一种神奇的资源,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经济属性,现在更有人称土地资源为“财富之母”。
土地利用则是指人类以经济或社会为目的,通过各种使用活动对土地长期或周期性的经营。任何国民经济的生产建设都要在土地上进行,土地利用的广度、深度、合理化程度往往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达程度、国民素质、土地资源管理水平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
2 土地的自然特性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土地是漫长的自然发展过程中由地理作用产生的、相对固定着的,本来与人类无关的承载物。(土地的产生本就与人类无关,因为土地产生的时候还远远没有人类。)土地的产生之初完全不存在土地利用问题,但是自从有了人类,就开始了人类对土地的利用。
(1)固定性
土地位置的相对固定性要求人们只能在某一固定的位置利用土地。比如,你不能把北京的一块地搬到上海去,也不能把长春的一块地搬到北京去。土地就在那里,是无法移动的,是相对固定的。其实,土地的位置也是在极缓慢的运动着的,但是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这种运动可以忽略不计。
(2)土地面积的有限性
地球就这么大,地球上的陆地面积就这么多。(当然了,人类可以通过填海造陆的方式扩大土地面积,但是目前为止,人类所做的极为有限,所以填海造陆并不能改变土地有限这一特性)地球上的土地面积是有限的,人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强烈的意识到:原来土地面积是如此的有限。这就迫使人们在利用土地的时候完全不能“粗放经营”,而应精打细算。既然土地的面积是有限的,我们就不妨详细普查好每一块土地,找出闲散、搁荒的地块,并加以利用。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工厂正有向山区转移的趋势,一方面是由于城市用地高昂,另一方面是由于山区的劳动力等资源低廉。
(3) 土地的自然差异性
你可以在旱地上种瓜,在洼地上种水稻。这就是土地的差异性,是由土地的自身条件、气候条件、位置因素等决定的。当然了土地的这种自然差异性由于人类的伟大力量正在逐渐缩小。
(4)土地的功能永久性
土地不会因为你的这次种了大豆下次就不长玉米,土地不会。这也是人类长期以来不厌其烦地“讴歌”着的土地的伟大之处。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当然了前提是你得施肥,你得耕种。如果你盖的是高楼大厦,那么,土地的功能也是永久性的,这块厚土不会今天承载高楼大厦,明天就不承载了。源于: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www.7ctime.com
3 土地的经济特性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其实土地的经济特性本是不存在的。因为有了人类对土地的加以利用才产生了土地的经济特性。这些经济特性仍然要以土地的自然特性为基础的,而且是不可分割的。下面就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论述:
(1)人类对土地的利用产生土地供给稀缺的经济特性。
正是因为土地的自然特性才产生了土地的这个经济特性,因为土地是有限的,所以土地才会稀缺;也由于人类的需求是无限的,所以土地才会稀缺。人类的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从人类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在无限的扩大着。土地的稀缺性,导致了人类对土地的战争、竞争、龚断、抢占(屡见报端,不是吗),土地见证了人类的一切。由于土地稀缺,就迫使人类不得不开始节约土地、集约用地。
(2)土地利用方式和方向的相对分散造成土地用途多样的经济特性。
土地途是多样性的,同一块土地,你可以用来盖高楼大厦,当然了,如果你不盖高楼大厦,你也可以用来建游戏泳池,或者干脆在上面种庄稼。但是,由于土地位置的固定性和自然的差异性,人们在利用土地的时候要因地制宜地进行选择。比如你有一块池塘,种水稻、养鱼就比较适宜,用来做别的就不是太适宜。人们在土地上一旦投入某一项用途以后,再想改变其用途就势必会造成一定的损失。你比如这块地用来盖楼房,50层的楼房,盖好以后,也卖掉了,人们都已经入住了,你又想改成别的用途,比如改成花园,这就会造成损失了。而且不只是你一个人的损失。这就要求我们在规划用地之初,务必科学慎重决策,选择最有效率、最恰当、最合理的利用土地的方式。
(3)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可能存在土地报酬(收入)递减的经济特性。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有的时候不是说你投入的越多产出的就越多。在其他要素不变的前提下,对相同面积的土地不断追加某种要素的投入所带来的报酬增量迟早总会下降。每单位面积的土地上所投入的劳动和资本的多少称为土地的集约度。上述这条原则说明土地的集约度不是越高越好,当然了,也不是越低越好,我们要把握好适度的原则。人们通常把单位土地面积上使用高比率的要素投入称为土地的集约利用,而在大量土地上投入较少要素的利用方式称为土地的粗放利用。可见,土地的集约利用与粗放利用的实质,在于可变比例生产要素组合的选择。但是,土地的集约利用与粗放利用是相对的,由于所采用的比较标尺不同,二者的确切界限就不易确定。推进土地集约利用是一种必然趋势,但并不能机械地认为集约利用就是合理利用,或者说集约度越高越好。
4 结语
土地资源的相对短缺与人类数量的猛增形成了一对尖锐的矛盾,目前而言,人类无法解决这个矛盾。于是乎,人类开始不断的研究更为合理的开发、利用土地的方式,开始对土地利用率、土地利用变化、土地利用评价、土地利用规划等方面进行分析,试图找到一种更有效、更合理、更科学的利用土地的方式。但是,我们更应该认识到,无论是哪一种土地利用方式,都应该充分建立在深入了解土地特性与土地利用关系的基础上,都应充分认识土地特性对土地利用的要求和限制,才能正确权衡得失,降低土地利用风险。
参考文献:
王万茂.土地论文导读:利用规划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PaulA.Samuelson,WilliamD.Nordhaus;萧琛.经济学.第十七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盖秀茹,刘强,王秋兵.对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再思考.北方经济,2006,第5期:58-59.师学义,王云平.对土地利用基本特性的新认识.山西农业大学学报.1997,17(4):349-35

2.上一页12

利用规划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Paul A. Samuelson, William D. Nordhaus; 萧琛.经济学.第十七版.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7.
[3] 盖秀茹,刘强,王秋兵.对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再思考.北方经济,2006,第5期:58-59.
[4] 师学义,王云平.对土地利用基本特性的新认识.山西农业大学学报.1997,17(4) :349-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