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究高效在新课标引领下构建高效思品课堂生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7411 浏览:73609
论文导读:应当是学生灵动的思维场所。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获得主动发展,个性得以张扬,能力得以提高,思维得以发展,睿智得以体现。要达成高效的思品课堂,我认为可从这几方面尝试:一、准确把握课程的综合性质《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教学应准确把握思想品德课程的综合性,避免将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内容将割裂开来
摘 要:在新课标的引领下,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新时代教师应尽可能多地为师生双方的自由创造留下空间,及时捕捉课堂信息,促成动态调控,让课堂教学充满趣味,让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上焕发出来。
关键词:趣味;动态调控
1002-7661(2013)02-060-02
课堂是承载新教育理念的载体,新课标实施的主渠道在课堂,新课标理念能否落实的关键也在课堂。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不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新课标背景下的课堂应当是学生灵动的思维场所。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获得主动发展,个性得以张扬,能力得以提高,思维得以发展,睿智得以体现。要达成高效的思品课堂,我认为可从这几方面尝试:

一、准确把握课程的综合性质

《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教学应准确把握思想品德课程的综合性,避免将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内容将割裂开来,分块进行教学;应准确把握思想品德课程的德育性,避免概念化、孤立化地传授和记诵知识。”这一课程定位,需要教师的教学活动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知识学习,增进认知理解,而且通过活动,增长经验和亲身体验,增强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处理道德价值观、人生观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落实“三维目标”,尤其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来实现课程的德育性质,通过创设情境、活动探究、角色体验、感悟升华等形式,来体现课程的情感性、体验性、行动性等学科特性,突出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对思想品德形成的特殊价值。

二、用好教材,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

《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性资源。教师要了解和研究教材的整体布局,把握教材具体内容在单元和整套教材中的地位、任务,根据本标准,设定鲜明而集中的教学目标。在合理使用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应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结构,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巧设教学活动,精心设计每一项任务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保障,教师既要考虑到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又要考虑到实效性。思品教材中的辅助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有名人生平,有科普知识,有意义深刻的故事,有名著简选,非常有利于我们开展各类交际性的活动。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猜谜、游戏竞赛、扮演角色、调查、辩论赛、朗诵、歌曲比赛、课本剧改编、小品等活动,使学生更深入领会所学的知识,发展运用语言的技能。这种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训练,可以使新旧知识融汇贯通,知识分散和系统化,书本知识交际化,课堂活动生活源于:免费论文查重站www.7ctime.com
化,既可为学生营造学习思品的良好环境,有利于扩大学生的参与面,扩大交际的空间,又为学习增添了情趣,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又提高了他们的思品运用能力。采用这些活动,能避免单一、枯燥的“独角戏”或“大合唱”的训练形式,使课堂节奏明快、张弛有度,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提高思品教学质量。

三、巧用生活资源,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标准(2011年版)》提出,“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善于开发和利用初中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组织教学,为学生的思想道德成长服务。”这表明教学应本着“三贴近”的原则,即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使思品课走进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心灵。这就需要教师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之间暗藏的“契合点”挖掘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和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此,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经常搜集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时事热点、文学素材、动漫歌曲、诗歌寓言等资料,为课堂教学服务,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时政热点是中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恰当地用好时政热点材料,在对时政热点的分析讨论中,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本知识,锻炼和提高对社会的认知能力。如讲维护国家尊严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时,可结合中国民众走上街头日本的非法购买钓鱼岛的事件进行分析;讲可持续发展战略时,可将党的十八大关于建设美丽中国的蓝图与“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联系起来;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时,可结合近阶段网络、新闻报刊频繁出现的热词“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旅游”现象来说明加强对公民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等。
《思想品德》教材中很多课都能找到相适应的歌曲与视频。如:《我与父母交朋友》——歌曲:《懂你》《我爱我家》;电影:《暖冬》等。《老师伴我成长》——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每当走过老师的窗前》等。《珍爱生命》——视频:《焦点访谈:纪实》等。《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真心英雄》等。利用中学生普遍喜欢流行歌曲、电视录像等形象直观的视听材料这一特点,引导他们在愉悦的视听享受中理解并接受书中的道理。

四、重视学科整合,形成教育合力

“思想品德课程实施者应增强课程的开放性,积极开发各门学科中的相关资源,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有机联系和融通,形成教育合力。”新课标的这一要求是要我们教师认识到每一门学科都隐含着思想导向和价值引领的内容,在教学中要应用各个学科的相关知识对学生进行综合教育。在这方面我有过一些尝试:我在教学“情绪的种类”时,就让学生将“喜、怒、哀、惧”四种情绪的简笔脸谱画出来;在教学“发掘潜能”时,就出一些数学智力题让学生竞猜;在上“珍惜青春”时,就让学生写出赞美青春的词语及诗句进行比赛;在探讨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地理学科、生物学科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在研究文明的发展、文化的内涵时与历史学科、语文学科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等。
这样,既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等综合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又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了学习任务,掌握了教材观点。

五、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参观、讨论、访谈、研究项目、情景分析等方式,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中的问题,在合作和分享中扩展自己的经验,在自主探索和独立思考过程中增强道德学习能力。”
现在的中学生知识面广,信息量大,自主意识强,思维日益成熟,若再把他们看作小孩子,随意支配,不仅不能激发学生兴趣,反而引起学生的反感。所以,在教学中,要将学习过程变为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变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学生主动参与、自主设计并完成学习的过程;变为学生选择采用、吸纳模仿、研究探索、讨论质疑、体验分享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做到把时间留给学生、把空间留给学生、把自由留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自主学习既涉及学习内容,也涉及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是学生的学习行为,但这种学习是在师生双方统一的教学活动中的学习,因而不是孤立的,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生的,教师要为学生创设适当的条件、营造恰当的氛围,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要避免把自主学习理解为抛开教师的作用,完全由学生“做主”的误区。
总之,在新课标的引领下,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新时代教师应尽可能多地为师生双方的自由创造留下空间,及时捕捉课堂信息,促成动态调控,让课堂教学充满趣味,让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上焕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