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论例题对策优化——数学例题设置明智选择前言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2270 浏览:145805
论文导读:由此及彼,将图形合理演化摘自:学术论文网www.7ctime.com,形成题链,连成一串,涵盖一片.这种设计开阔了学生视野,开发智力,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也避免了就题论题的狭隘观点,有利于知识的动态生成.三、例题创设要避免圈养化,力求创造性新课标指出:“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有效地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典型例题的创设既是一种必不可少的重要教学形式,更是学生得以掌握相关数学知识的引子和重要载体.为此,作为学科教师要在科学设置例题方面作一番努力,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题应变能力.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来的初中教学实践,对创设数学典型例题的策略作如下浅述.

一、例题创设要避免单一化,力求多样性

新课改要求学科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基础性和生活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初中数学教学亦不例外.大凡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认知能力等方面是有一定差异的,这也是不争的客观事实,这就要求学科教师在创设例题时,所选典型一定要有多样性,避免单一化,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一步步引导学生认识问题、思考和解决问题、深化解题规律,最终达到发展思维的目标.创设具有多样性的题目,方可使不同的学生各得其所,避免“吃不了”和“吃不饱”的现象发生.例如,为了巩固学生对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的性质的理解,我设计了以下问题:1.若等腰三角形一个底角为55°,则其顶角为多少度?2.若等腰三角形一个底角为55°,则其余的角为多少度?3.若等腰三角形一个内角为100°,则其余的角为多少度?4.若等腰三角形一个内角为m°,则其余的角为多少度?上述例题的设问层层深入,不但满足了各个层次学生的需要,加强了学生对三角形性质的理解,还使学生在变化中找出解答这类题的规律和方法.因而,对于同一个问题应尽可能多角度设问,设问的梯度由易到难,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精选不同层次的题目,有针对性地设置知识,使学生的思维坡度循序渐进,让所有学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成功.

二、例题创设要避免静态化,力求动态性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因此,对于一个问题不能就题论题,而应该适当引申和变化,逐步延续伸展,在培养学生思维变通性的同时,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为深刻流畅,有利于训练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例如,笔者在教学平行四边形时,精心设计如下例题:
求证:顺次连结四边形四条边的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此题证完后,教师可提出以下几个问题:1.是否可以用其他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来证明该题?2.顺次分别连结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的四条边的中点,所得的分别是什么四边形?3.从以上的问题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通过以上的提问、讨论,巩固和加强了各种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加深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由浅入深,由此及彼,将图形合理演化摘自:学术论文网www.7ctime.com
,形成题链,连成一串,涵盖一片.这种设计开阔了学生视野,开发智力,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也避免了就题论题的狭隘观点,有利于知识的动态生成.

三、例题创设要避免圈养化,力求创造性

新课标指出:“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有效地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设计开放性例题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只有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你如何处理和安排这三个条件,使两个三角形全等.你还可以设计几个方案?本题有难易不同的多种解法,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来说,要想出一两种分法来也并不太难;而对于基础好,喜欢思考的学生来说,尽可以充分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有关知识,在创造性的王国里自由驰骋,给出许多方法.经过酝酿、讨论、分析,学生各显神通,得出如下方案.方案1:若这个角是这两边的夹角方案(边角边);方案2:若这个角的对边恰好是两边中的小边;方案3:若这个角的对边恰好是这两边中的大边;方案4:若这两边相等(等腰三角形);方案5:若这个角是直角(直角三角形);方案6:若这个角是钝角;方案7:若这两个三角形都是锐角三角形;方案8:若这两个三角形都是钝角三角形;方案9:若这个角是这两个三角形的公共角,它所对的边为其中一已知边;方案10:若这两边中有一边为两个三角形的公共边,另一边为已知角的对边.以这十种方案为条件之

一、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类似这样的训练可以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

四、例题创设要避免书本化,力求生活性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不仅能主动地获取知识,而且能不断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学会探究学会学习”的要求,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要给学生提供大量探索数学奥秘的教材,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探究数学问题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做数学”的机会,促进学生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掌握、巩固和提高.某学习小组在探究“各内角都相等的圆内接多边形是否为正多边形”时,进行如下讨论:甲同学:这种多边形不一定是正多变形,如圆内接矩形.乙同学:我发现边数是6时,它也不一定是正多边形.丙同学:我能证明,边数是5时,它是正多边形,我想边数是7时,它可能也是正多边形.请你证明,各角都相等的圆内接七边形ABCDEFG是正七边形.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探究问题,这对学生的思维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应努力揭示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指导、调控学生的思维活动,让数学融入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学好数学知识.
(责任编辑黄桂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