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议创新能力重视学生主动意识并培养革新能力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2525 浏览:49018
论文导读:
摘要:除了在体育课上教导学生锻炼身体、掌握各项运动技巧外,体育教师还应注重学生本身的主动意识,加以利用后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主动意识;创新能力
1002-7661(2012)21-079-01
在体育教学中,老师要善于激起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兴趣,确立自己的吸引力,从而引发学生主动去思考怎么做能更好。而且,现代课堂教学也要求老师相信学生的能力,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实践的余地。当学生表现出其对于体育方面的主动意识,即有自己的心得或是创新性的思考时,老师应该加以重视,并充分利用这一主动性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体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充分利用“心理意象”来指导学生练习

有人曾做过这样一项实验:第一组学生在20天内每天实际投篮20分钟,并把第一天和最后一天的成绩记录下来;第二组学生记录下第一天和最后一天的成绩,但此间不做任何练习;第三组学生记录下第一天的成绩,然后每天花20分钟做想象中的投篮,如果投不中时,他们便在想象中做出相应的纠正。实验结果是:第一组进球数增加了24%;第二组因为没有练习,毫无进步;第三组每天在想象中练20分钟,进球数增加了36%。当一个人想干一件事时或想要达到某个目标时,就会有强烈的创造想象,并从各个角度周密地去思考如何完成。也就是说,在体育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想练结合,这样学生既开动脑筋,又不感到疲劳,当了学习的主人。在体育教学中有很多项目,如推铅球的蹬、转、挺、推、拨,跨栏的跨栏步,跳高跳远的助跑起跳空中动作,排球扣球的助跑起跳和挥臂击球,都可以让学生想练结合,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现在很多教师在准备活动和整理运动的时候都是亲自带学生做,如果每堂课都是这样,学生往往会感到厌倦,身体没有充分活动开或没有放松,这样对教学和学生的身心都没有多大好处。我们可以先讲准备活动和整理运动的要求,准备活动的热身操节奏要稍快,把身体充分活动开,整理运动的舞蹈动作要柔和缓慢。老师可以教动作,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学动作。准备活动时学生可以一个人编一套热身操,也可以一组编一套热身操,在音乐的伴奏下跳这一套操,整理运动也按上述方法进行。这样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在课外就会认真去准备,在课内学生为了展示自己的才华,就会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准备活动达到了热身的目的,整理运动也起到放松的作用,教学效果也大大地提高了。
学生完成课堂上的学习内容后,老师可提出让学生利用课堂基本知识来进行创新实践。比如:根据武术的基本动作,让学生自己创编一套武术套路;学习体操后,自编自创体操组合动作;学习篮怎样写论文www.7ctime.com
球技术后,自编自创过人、投篮、两个或多个人的配合等等。学生为了显示自己能力,必然会绞尽脑汁地认真创编。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在课堂上让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得出新的属于学生自己的知识

教授完了“上挑式”交接棒技术之后,在教授“下挑式”交接棒技术之前,可请五名学生出来,成一路纵队站位,每人间隔1.5米,从后向前连续用“上挑式”交接棒,交接棒中不准移动握棒的位置,让学生观察从而得出“上挑式”的缺点。学生不但发现了“上挑式”交接棒的缺点,还同时衍生出想学习其他交接棒技术的强烈。这样,学生便能更好地学习到“下挑式”交接棒技术中的要点了。
又如教“弯道跑”的技术,老师可以先不讲解示范,让学生自己进行练习。在跑动中提示学生注意直道和弯道上身体姿势的变化,在弯道上左脚和右脚着地部位,两个手的摆臂幅度的大小,最后让学生自己根据自身的体验得出弯道跑的技术要领,老师在点评中适当地对学生进行表扬,认可学生的能力。这样由自己归纳总结出来的知识,并且还得到老师的认同,学生能顺利地掌握,也能深刻地印在脑海里。

四、考试考核方式多样化

如果每次考试都完全按大纲进行,上课都要按既定模式去上课,学生就会感到厌倦。有的考试考核,我们可以不完全根据教纲的规定来进行,如上了体操基本动作,可让学生按自己的想法编排一套接受老师考核的动作,但要合理,包括大纲要考的动作,老师进行指导。在编排的过程中学生就已经掌握了动作,再通过练习来加强动作的连贯性。这样的方式,学生的脑袋和身体就全都锻炼了,关键还培养了创新能力。
重视学生的主动意识、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搞好体育教学的关键所在。体育老师在掌握学生生理、心理特点,提高自身素质,深入研究课堂教学的同时,应不断更新观念。引入新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充分发挥与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积极性,使他们的思维由原来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创造。不光要授之于鱼,更要授之于渔,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具体的学习中,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和形成,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