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阐述翻译中三维方式构建学位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3083 浏览:105534
论文导读:
摘要:翻译研究讨论的是翻译中的人际关系。本文从作者与译者以及译者与译语读者这二维关系中探讨翻译中三维模式的构建,并首次提出以作者为中心的模式,以译语读者为中心的模式和“三位一体”模式。就翻译过程而言,翻译是译者集认知、审美和文化于一身的过程。因此,笔者从认知、审美和文化层面分别对这三种模式进行阐述。
关键词:翻译模式认知审美文化
:A
一引言
传统的翻译理论强调“忠实”的翻译观,突出规约性。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翻译的文化研究从文本操纵以及意识形态等方面着手,强调“翻译即改写”,“翻译即操纵”,过度张扬译者的主体性,从而使传统的“忠实”翻译观遭到颠覆。在这种背景下,翻译问题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1984年,安托瓦纳·贝尔曼提出“翻译”的概念。芬兰学者切斯特曼从的视角重新审视现有翻译理论体系,提出了五种翻译模式:再现的,服务的,交际的,规范的和承诺的(Chesterman,2001:139—145)。切斯特曼提出的翻译模式拓宽了翻译研究的视角。但是,该理论模式也有局限性:“各模式间缺乏相容性,应用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模糊了层次,忽视了主体间的平等”(涂兵兰,2010:32)。由于问题涉及的是人际关系问题,是主体与主体之间应该要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因此,的构建也必然要围绕主体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翻译研究针对的是翻译中的人际关系,即作者、译者、译语读者三者之间的关系。因而翻译模式也应以翻译过程中的二维关系为基石进行构建。
二翻译过程中的二维关系
1作者与译者的关系
“翻译”既是作者与译者共在的场所,又是他们相互交往的方式。而原文则是他们对话交流的平台。在翻译过程中,作者和译者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根据《大英袖珍百科》的解释,“平等”指:“希望相互关联的人能有一致地位或待遇的一种理想”。作者与译者之间的平等体现为二者之间既不是主人与奴仆的关系,也不是侵略者与被侵略者的关系,而应该是译者应享受的义务和权力。义务体现在对作者的忠诚,权力体现在译者对目的语的尊重,维护目的语的审美和文化习惯。
在翻译前,译者需要通过扩大其知识面,阅读相关作品,以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及其所处年代的时代背景。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利用自己的先知识,调动自己的情感、审美等文学能力反复阅读原文,并利用原文中的词汇信息和文化背景信息来理解原文中的字面意思和隐含意图,并挖掘原作的思想内涵。然而,由于所处的社会、文化、时代背景不同,译者对原作者意图的理解难免带有偏差,这就要求译者应具有良好的双语能力和跨文化能力,找到源语和译语在词语感彩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深入理解原作者的意图,以期实现对原作者意图的准确传承。翻译的则体现在译者对作者源于:论文例文www.7ctime.com
的忠诚以及对原作者意图准确理解之上。在翻译表达阶段,译者应尽量再现原作的内容、审美信息以及语言风格特点,做到忠实于原文的风格,且译出原文的风姿。
2译者与译语读者的关系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与译语读者之间也是一种平等对话的关系。译者在翻译中需要考虑译语读者的文化期待、审美期待以及宗教等因素。译文是在译语读者阅读的过程中被具体化的。上的翻译行为就是要符合译语文化规范,使原文所反映的世界接近译语文化读者的世界,尊重译语读者,满足译语读者的期待,这些期待包括译文的可接受性以及译文的语言风格等。
三翻译中的三维模式
根据翻译中的二维关系,笔者提出了以作者为中心的模式,以译语读者为中心的模式和“三位一体”模式。“翻译是一种多层面的复杂心理活动。它不仅仅涉及到译者的语言认知心理活动,还涉及到译者的审美心理活动和(跨)文化心理活动”(颜林海,2008:16)。因此,笔者从认知、审美和文化层面分别对这三种模式进行阐述。
1以作者为中心的模式
(1)文化层面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本文中的文化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政治、宗教以及风俗习惯等。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其表达内容赋有一定的文化内涵。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活动,还是一种文化活动。译者在翻译时不仅受到源语文化的影响,同时还受到目的语文化的控制。诚然,翻译过程是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冲突磨合的过程。由于宗教界别、政治立场等不同,文化差异必然存在。在理解阶段,译者不仅要理解文字层面的意思,还应准确理解原文中文化层面的内涵。在表达阶段,译者选择接近作者,尽量忠实地译出原文中蕴含的文化信息。例如,“Judas kist his Master”,犹大是出卖耶稣的叛徒,“犹大之吻”实指背叛之吻。但译者从作者角度出发,在文化层面上忠实地译成“犹大吻耶稣”。
(2)认知层面
认知指人们认识活动的过程,即个体对感觉信号接收、转换、编码、重建的信息加工处理过程。在翻译中,认知指译者翻译过程中的信息加工,理解和表达如何激活译者大脑中所储存的先知识。认知就是一种情景再现。翻译过程是一种认知活动过程。在理解阶段,译者首先对原文进行感知,所获得的感知信息在译者的大脑中形成了针对原文的意象世界,译者应尽量将其在译语中映射转述出来,并在译文中传达原作意旨,着力再现作者所描写的认知世界。然而,受译者的语言认知能力等因素的影响,译者在感知原文时,可能难以正确解读作者的特定写作技巧,使得译者所勾画的意象世界异于原文的意象世界。其次,不同文化及时代历史背景下的认知模式的映射也不尽相同,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会有不同的理解,从而导致不同的认知概念。在表达阶段,译者试图忠实地传达作者所勾画的认知世界。
(3)审美层面
审美指人所进行的创造和欣赏美的活动。翻译是译者通过审美意识将源语转换为目的语的一种审美活动。作为审美主体,译者有双重任务:一是认识和鉴赏原作的美,二是再现性创作原作之美。在理解阶段,译者需要带着审美的眼光,对原文中字、词、句、篇的审美属性以及原文中的信息意图所构成的艺术特论文导读: 在“三位一体”模式中,原文和译文在审美和文化层面上具有共同性和相融性,而认知则作为一种手段。此种模式下的作者、译者、译语读者之间的关系属于一种重叠关系。(1)认知层面当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存在共性时,反映在语言符号上,则必然存在表达形式乃至意义重合的出现。换言之,当原文中的认知概念和译文中的认知概念
性加以认识和把握。在表达阶段,译者接近作者,并用译语把原文中的审美属性以及艺术特性表现出来,即用译语再现原文的美。2以译语读者为中心的模式
(1)文化层面
翻译是两种文化的接触与对话。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翻译不仅是语言互译行为,同时也是文化互动行为。文化差异始终存在。在理解阶段,译者首先要了解文化差异所在,深入了解原文中的文化内涵;在表达阶段,当译语读者的文化观念与作者的文化观念发生冲突时,译者考虑接近译语读者,且考虑译语文化的接受度以及观念等。本着让译语读者理解和接受的原则,译者在文字表达上以译语的文化习惯为参照,使译文具有可读性。
不同的历史文化因素会形成一个国家不同的道德体系或观念。因此,有些国家的文化因素会被认为是不道德的。而道德体系会对译者产生约束作用,从而导致了翻译中的误译现象。误译包括有意识的误译和无意识的误译。译者的本土文化意识形态则是有意识的误译产生的原因。因此,原文中某些不被本土文化意识形态所接受的内容,如政治立场等通常在译文中会被删除或委婉化。
译者不仅要进行语言翻译,更重要的是肩负着文化传播和交流的责任。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应充分发挥翻译在维护稳定、互利的跨文化关系及文化多样性方面所起的作用。在和平时代,译者要维护本民族文化,促进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中国译者而言,我们应弘扬中国文化,让中国文化“走出去”,并融入世界文化当中。
(2)认知层面
翻译是一种认知活动。文化差异造成了认知范畴上的差异或范畴空位现象。在理解阶段,译者要充分调动先知识,正确把握不同民族的认知模式差异所在,并准确理解两种文化下的语言所承载的范畴的属性,充分理解原文。在表达阶段,译者要考虑译语读者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在尽量反映原文意旨的同时,本着对译语读者负责任的,以译语读者的思维再现原文的逻辑特征。
(3)审美层面
翻译是一种审美活动。在翻译审美活动过程中,译者要充分挖掘出原文的美学功能及特征。然而,作为审美主体,译者在审美活动中,会受到两种语言文化的影响。这就要求译者应充分了解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克服两种文化在审美方面的差异,以准确再现原文的审美特征。此外,译者得尊重译语读者的审美能力和审美习惯,选择与原文审美构成相匹配的审美再现手段,使译语读者感受到作品的艺术、审美特征,并获得审美上的愉悦。
由于每个年代的社会背景不同,审美特征也会各异,而导致有些审美无法被他国所接受。如日本作家渡边淳一的作品《失乐园》在1997年被译成中文时,由于原文中有关性描写的审美无法被当时的中国人所接受。因此,译者采取了节译的翻译策略。
3“三位一体”模式
在“三位一体”模式中,原文和译文在审美和文化层面上具有共同性和相融性,而认知则作为一种手段。此种模式下的作者、译者、译语读者之间的关系属于一种重叠关系。
(1)认知层面
当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存在共性时,反映在语言符号上,则必然存在表达形式乃至意义重合的出现。换言之,当原文中的认知概念和译文中的认知概念相一致时,译者大脑中的先知识和认知空位很容易被激活,译者应以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为标准,使原文和译文在主旨和文风上保持一致,从而使译语读者理解和接受译文。例如,汉语中的“功夫”一词已被西方所接受,“功夫”与“kungfu”的认知概念相一致。因此,译文中的“kungfu”能被译语读者所理解。
(2)审美层面
审美活动中尽管存在着时代的、民族的差异,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审美主体对同一审美对象仍能找到相同或相近的审美感受和审美评价,这便是审美活动中的共同性。作为特殊审美主体的译者,在翻译中要忠实地再现原文的内容、精神及审美特征,使译文在内容和审美情趣等方面最大限度地与原文对等。当译语读者的审美视野与译文的审美情趣及审美价值相融合时,译文也能轻松自如地被译语读者所理解和接受。
(3)文化层面
文化相融性指不同特质的文化通过相互接触、交流进而相互吸收、渗透,并融为一体。在文化融合的前提下,作为跨文化交流活动的主体,译者应具有良好的跨文化能力,并尽量保持原文的形象及文化特性,并把本国的民族文化以高质量传译到国外,以促进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丰富世界文化的宝库。
四结语
本文从作者与译者以及译者与译语读者的关系中探讨了翻译模式的构建,并从认知、审美和文化层面阐述了以作者为中心的模式、以译语读者为中心的模式以及“三位一体”模式。文化层面具有宏观控制作用,指明了翻译的方向。认知层面和审美层面具有微观控制作用。这三个层面对翻译策略都具有决定性的控制作用。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以上三种模式相互转换、相互渗透,贯穿于整个翻译活动全程。但是,由于各模式的最终诉求不同,译者必然会在各间有所选择,从而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协调好二维关系,树立正确的观,本着遵循本国道德规范的原则,求同存异,做到“和而不同”。
注:本文系四川师范大学源于:本科www.7ctime.com
2011年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校研字(2011)3号。
参考文献:
Berman,Sandra & Wood,Michael(ed.).Nation,Language,and the Ethics of Translation[A].New York: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5.
Chesterman,Andrew.Proposal for a Hieronymic Oath[J].The Translator.2001年第2期。
[3] 刘靖之:《翻译——文化的多维交融》,刘宓庆:《文化翻译论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 罗国杰:《学》,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5] 申迎丽、仝亚辉:《翻译问题的回归——由〈译者〉特刊之〈回归到问题〉出发》,《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6] 涂兵兰:《论切斯特曼翻译模式》,《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论文导读:(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颜林海:《翻译认知心理学》,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作者简介:陈洁,女,1986—,湖南衡阳人,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09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上一页123
(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7] 颜林海:《翻译认知心理学》,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作者简介:陈洁,女,1986—,湖南衡阳人,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09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