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包豪斯美术教育体系对中小学美术教学启示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711 浏览:11708
论文导读:实践本身,并不少见,但在“双师体系”之中,老师的身份发生转变,由领导者、领路人转变为参与者。学生与老师发生直接的联系,在基础美术教学之中,学生有着这个年龄阶段之下特殊的成长个性与心理活动,双师体系本身又有着其局限性。但是,如此的教学思路本身是值得借鉴的,老师与学生关系的转变、老师角色的互换与教学方式的调整,对

一、 新形势下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新问题

在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之中,美育与德育的培养被多次提出,并直接指出“坚持全面发展,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 的要求。并在这个基础之上,发展出“体育、艺术2+1项目”,即要求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通过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艺术教育的教学和活动,让每个学生至少学习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可以看出,美术教育本身作为美育的一部分,已经越来越受到国家教育体系的关注。并开始思考,如何架构美的文化与知识技能掌握,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欣赏美与创造美的能力;如何强化师生互动与交流,在有限的课堂之中,如何将生活之中的美延伸进课堂之中;如何加强学生的分组学习,使学生主动探究美的构成,并直接与其自身发展接轨等等新问题。

二、 包豪斯教学体系对于中小学生美术教育的启发

作为艺术教学体系的一部分,包豪斯是现代教育史上最伟大的一所艺术院校,是现代基础美术教育的发源地。它不仅仅深远影响世界各国专业院校的教育体系,其基本的教育模式与思路,对于当下中小学美术基础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1.审美与技能的互动——课程模式的启迪

包豪斯美术教育课程分为六大类:“必修基础课;辅助基础课;工艺技术基础课(如金属工艺、木工工艺、家具工艺、陶瓷工艺、玻璃工艺、编织工艺、墙纸工艺、印刷工艺等);专门课题(如产品设计、舞台设计、展览设计、建筑设计、平面设计等等);理论课(艺术史、哲学、设计理论等);建筑专业有关的专门工程课程”[3]。即手工艺训练、素描和绘画训练、科学和理论训练三大方面。
这样的设置,对于当下基础美术教学的课时安排与围绕美术课程指导大纲之下的课程安排,有种重要的指向。课程设置上基本注重于两个方面,首先是理论与技术的结合。在初步掌握审美及其相关理论基础之上,着重于技能本身的培养,多种技能课程的设置,使得学生发现自我兴趣的方向与动手实践的能力。其次,科学与实践的结合。在基础训练之下,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审美与技能的互动,成为学生和老师合作、互动的基础。

2.老师与学生的探索——双师体系的互动

包豪斯的教学体系首先融合造型创作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创作,课程设置包括建筑艺术、绘画、雕塑等等,研修人员要接受手工艺、素描、色彩、科学和理论的训练。其次,在课程类别上,包括了徒工课程、技工课程、青年师傅课程等环节,“双轨制”的教学在我国50年代的教育体系之中略有显现。在魏玛时期的教学方式,“由工作室导师和形式导师共同组成的教师力量,担任着教学工作,谓之“双轨制”教学,以协调技术源于:毕业论文致谢范文www.7ctime.com
与艺术的关系。”[3]这种方式为包豪斯培养了第一批自己的新的教师。
我国基础教育之中,老师参与到教学实践本身,并不少见,但在“双师体系”之中,老师的身份发生转变,由领导者、领路人转变为参与者。学生与老师发生直接的联系,在基础美术教学之中,学生有着这个年龄阶段之下特殊的成长个性与心理活动,双师体系本身又有着其局限性。但是,如此的教学思路本身是值得借鉴的,老师与学生关系的转变、老师角色的互换与教学方式的调整,对于学生本身的技能培养与学科交叉是有着有益作用的。

3.实践与教学的互动——学生工作室的发展

包豪斯影响最大的就是“基础课程”,首先进行自然形式的写生练习,接着进入普通材料的组合的学习阶段,接着这些学生暂时被某个工作室所接纳,合格后参加考试。其目的是“解放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他们对于自然材料的理解力,使他们熟悉艺术创作中所有创造性活动都必须强调的基础材料。”[4]这种教学形式直接参与到学生发展与个体成长之中,适应于个体规律的成长与社会本身的发展,对于传统基础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当下中小学之中,都自行设立有兴趣培训班与美术工作室,这样的设置与包豪斯专业工作室本身建立起可沟通语言。包豪斯本身的工作室设置更注重于学生天性的开发与对于世界认知、观察方式的改变、理解能力深入,这样的培养方式对于基础教育中的学生的世界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处在世界认知方式渐渐形成的中小学生,其本身思维的扩散、理解能力的深入不仅仅体现在主课课堂教育能力之中,作为感性方式的形成培养的一部分,美术工作室的设置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平台。

三、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新启示

1.接受认知方式的改变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接受的学习方式,学习的内容是直线灌输式的进行,学生接受的方式呈现出被动样态,学生接受与认识世界的过程具有同质性。然而,在发现性学习之中,学习与认知是螺旋式上升,学习的内容是探究式的步步形成,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扮演的角色是发现者。两者的接收方式是理性与感性、被动与主动的交融,两者各有优略,相辅相成。
新型的美术教学方式,是借鉴于包豪斯教学体系的基础之上,将传统美术教育中单一、被动的“填鸭式”的教学转换为多样形态,多种方式的组合,学生自主探索,互相支持,互动合作,动手实践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2.教学模式的多样态

中小学美术教育模式与一般美术教育模式相类似,范例学习模式、探究学习模式、经验学习模式等等,美术教学活动之中,学生美术创作实践主要是两个部分,在客观世界的构成的影响之下,结合自身价值观,对于社会构成的再认知,内心情感与思想的转述与表达。其次是审美与实践的组合,在审美能力与审美活动的过程之中,通过抽象的表述能力,表达自我认知形式。这样的表述多见于设计活动与民间工艺美术活动。是自身情感积淀、审美活动再发展的过程。
教学模式本身,强化于学生本身理解与探求成为课程主体。在教学之中,从课前指引导开始,老师的任务已经开始成为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与,引导学生课前的准备与材料与工具的选择。指导学生自身的身心体验,从多个角度与维度,全身心地感悟对象与体验,联想与发现教学的主题。通过感性的认知模式,更好地表现出课程主题与教学意图,围绕“论文导读:
如何更有效、更直接、更好地表现教育的主体”进行探究。通过对于学生的个别指导,鼓励学生努力探求新的表现模式与方法,展开对于创作主题的实践与鉴赏。在教学结束时,对于教学成果进行展示与鉴赏,引发学生自我成果的喜悦与表现。

3.建立完善有效的互动机制

包豪斯美术教育之中,通过学生的课堂学习,安排有专门的实践与活动,保证了学生本身的学以致用。李佩尔(Lepper,M.R)认为“为得到外在报酬而进行绘画活动的人将失去对绘画活动本体的兴趣,自发地进行绘画活动的次数将逐渐减少。”这样,根据内在动机的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我的学习需求,获得自身存在价值、学习效率与成果等等的多重体验。通过学习内因有效推动学习外因的组合。
中小学美术教育体系,并不仅仅是课堂之上有限的45分钟,课堂之下与课堂之上的互动更为主要。如何引发学生美术学习的意向,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明确教学目标与学习内容,增加课堂之下的主动参与性,采取易于理解的教学方式,使美术教学模式更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在因材施教的同时,采取室外写生、绘画比赛、发挥学生教学成果之中的多样性,展开生动的教学实践。有效地组织教学内外的课程互动,针对于学习内容展开交流。

4.适应于学生自我全面的合理发展

近年来,随着高考扩招人数的增加,(表1)截止2006年全国开设有艺术类专业院校有176所,并且还在不断增加中。“2011年山西高考有5万多艺术类考生,美术类25545人,音乐类7215人,舞蹈类4035人,播音与主持类6325人,其他类9322人。单纯从数据来看,2010年艺术类考生比2009年多了也是两千多。”[5]艺术类考生的增加为基础美术教学本身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中小学阶段,更应注重学生本人的发展规划进行因材施教。
为了适应于个体的发展,基础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美术基础的同时,对于学生个体的认知方式的培养也尤为重要。基础美术教育已经参与到了考前美术培训之中,其本身是通过课堂教学内容,扩宽学生的认知眼界,为学生进入高等教学奠定基础。

四、 基础美术教育的发展

基础教育的发展已经进入多元化的时代,在宏观领域下的美术基础教学本身更具有着独特性。黑川雅之在“世纪设计提案——设计的未来考古学”一文中,对于人才的发展进行了充分的展望。其中“标准化的思想已遭淘汰……人与商品的融合”[6]两条对于基础美术教育的发展有着启示,多维度的复合人才的培养成为了发展的方向之一。
个体的差异形成不同的审美观照与审美认知,多样化的世界认知为学生个体成长铺垫了完善的成长空间。在教学之中适时引入多元化文化的教育背景、不同民族的地域文化氛围,对于不同的文化背景进行理解,通过民族、语言、生活习惯等等不同的模式进行理解;通过对于本土化、全球化的理解,不同的文化领域共存,使得学生掌握多元的文化与知识技能,形成自我文化认知的特殊视野。
包豪斯与中国基础美术的相遇,美术教育转变为“实验、研究和开发功能……开阔总体性视野,使研究、知识、创新、经营相互结合起来。”[7]更紧密地加入到社会构建与实践之中,适应于信息社会的发展本身。对于传统美术教学,更加重要的是其背后的人才培养观念与教学理念。包豪斯在美术教育背景下所焕发出的新的含义与张力,对于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向意义。
参考文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教育部关于在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的通知》.
[3] 徐贇.包豪斯设计基础教育的启示——包豪斯与中国现代设计基础教育的比较分析.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设计艺术学,2006(3):15.
[4] [美]阿瑟·艾夫兰.西方艺术教育史.邢莉,常宁生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5] 王冠新.山西省高考艺术类考生人数“逆势增长”.山西晚报,2011-1-6(05).
[6] 凌继尧.艺术设计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摘自:毕业论文范文格式www.7ctime.com
,2009.
[7] [韩]金泽勋.“21世纪设计教育之展望”.《外国设计艺术经典论著选读·下》,李砚祖主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任洪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