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开放教育模式下“教育学”教学初探-信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393 浏览:11070
论文导读:机制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这是开放教育中的“自主学习”与没有教师参与的“自主学习”的根本区别。“教育学”课程教学要取得切实的效果,就必须让学习者转变依赖教师讲授的观念,自觉、主动完成学习任务。我的做法是,面授导学的后期阶段,采用问题讨论、理论12下一页
【摘要】开放教育模式下的学生具有其自身特点,对“教育学”的学习存在一些误解,同时由于学校、教师、传授方式等原因导致其教学效果并不是很好,根据自己教学的实践和体会对“教育学”教学作些初步探索,认为“教育学”教学应转变教育方式,变“教”为“导”,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做好辅导工作,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关键词】开放教育,教育学,教学
“教育学”课程是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教育管理专业(专科)的一门必修课。本课程占4学分,一学期开设。其教学目标在于让学员了解和掌握有关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在头脑中构建完整、合理的教育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通过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加深对所学知识理解,培养和提高教育教学技能和能力;建构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培养研究意识、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建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师职业。
作为一名“教育学”课程的授课教师,我希望了解自己的学生,能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服务,所以在为每批学生授课之前,我都会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基本情况以及他们对“教育学”这门课程的看法、对教师、教学的意见和要求等。现结合本人的教学实际,对开放教育模式下的“教育学”教学作一些粗浅的探索。

一、开放教育模式下学生的特点

开放教育的学生是一个不同于传统大学教育对象的群体,他们具有自身的一些显著特点:其一,年龄差距大。开放教育学生以成年人为主体,学生之间的年龄差距较大,他们具有许多与中小学学生不同的生理、心理特点;其二,在职业余学习。开放教育学生基本上都是在职学习,工作与学习的矛盾突出,大多有行业、职业背景,他们的学习动机呈多样性。同时多数学生都已建立家庭,学习与家庭的矛盾也比较突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自制性不同,学习压力因素各异;其

三、文化程度、职务差异。

二、教育学教学现状

“教育学”作为教育管理专科学生的必修科目,学习者的从业范围比较广,大部分从事教育管理工作,还有一部分是其它职业的。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大,学习效果不好,其中原因有客观,也有主观的,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对“教育学”学习存在思想上的误区

大部分学生认为“教育学”都是一些条款、概念,只要考试之前背背、记记,考试过关就算万事大吉,并不考虑这门学科对自己工作的真正价值和指导意义。正是这种思想影响学生学习“教育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许多学生都有工作经历,有一定的经验积累,他们往往以自己的经验为依据和出发点,把理论知识学习和实际经验割裂开来,容易轻视理论知识,认为学习再多的知识也仅仅是理论而已,最终还是要到实践中才能学到对自己有用的。

2.教学过程不能吸引学生

传统的“教育学”课程是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不管是面授课教学还是上网收看视频资源,教学内容主要是直接的、可感知的知识结构与理论系统,教学方法局限于对知识的客观陈述,源于:论文www.7ctime.com
教学过程往往显得机械、呆板、枯燥无味,学生的情绪无法调动。人格因素的健康与否制约着学生的学习效果。难以激发和调节学生学习教育学的情绪和动力机制。受客观因素限制,理论教学缺乏相应的调动机制,内容再丰富,也不能引起学生的心理共鸣。

三、开放教育模式下的“教育学”教学初步探索

开放教育环境下,“教育学”的教学存在重重困难,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好教育学呢?我个人作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1.转变教学方式,变“教”为“导”

由于教育学本身是一门描述性课程,课程内容为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而且课时又比较紧张,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由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接受。这样一堂课下来老师讲得累,学生也听得累,最后学习效果还不明显。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习得、转换和评价。他倡导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的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发现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过程: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主张每个学习者都不应等待知识的传递,而应基于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去建构自己的知识并赋予经验以意义。我国古代教育家朱熹很重视学习的自动性问题,他认为学习是自己的事情,是别人不能代替的。他说:“读书是自家读书,为学是自家为学,不干别人一线事,别人助自家不得”。“道不能安坐等其自至,只待别人理会,来放自家口里”。依他的看法,做学问主要靠自己主观努力,以积极的态度去掌握知识或寻求真理。
既然如此,那么教师起什么作用呢?他说,“指引者,师之功也”,“师友之功,但能示于始,而正之于终尔”。他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虽然占有重要地位,但终不能代替学生的作用。教师只是做一个“引路人”,在学生开始学习时给予引导指点;在一个阶段学习完结时,检查学生学习是否正确,是否有成效,给予适当的评价、证明和裁断;当学生遇到困难时,一同商量,在商量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的启发。朱熹认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是削弱教师的作用,也不是消极等待学生自发地出现主动性,而是靠教师积极主动启发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他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使无疑者有疑,使有疑者无疑,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结合起来。为此,我们应使学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把学习的责任交给学习者、把帮助学习者进步的责任交给老师,强调学习的积极性、建构性、探究性等等。简单的讲,就是要变接受式学习为发现式学习,变“教”为“导”。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学习者为完成学习任务而自觉、主动进行的学习。自主学习要求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制订并完成具体学习目标。这种学习模式有两个必要前提,即学习者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教育机制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这是开放教育中的“自主学习”与没有教师参与的“自主学习”的根本区别。
“教育学”课程教学要取得切实的效果,就必须让学习者转变依赖教师讲授的观念,自觉、主动完成学习任务。我的做法是,面授导学的后期阶段,采用问题讨论、理论论文导读:
与实践相结合、案例教学等让学员认识自己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基础,培养学员自觉、主动进行学习的兴趣和爱好,然后根据自身实际确立学习目标,自主选择适合的学习方式和进度,自主完成学习计划和任务。
在“教育学”课程的导学过程中,有意识地采用问题讨论这种教学模式,所提出的问题不仅仅要尽可能涉及“教育学”的多个知识点,而且还要是当前“教育学”的热点、难点问题,这些问题还要能够引起争论,突出有争鸣的学术观点,这样才能便于组织学员进行讨论。问题讨论式教学鼓励学员与教师之间、学员与学员之间展开讨论,从而打破一教一学的局限性,提高学员学习知识的热情。
开放教育所面对的学员有不同的工作经历,学科知识掌握的程度也不尽相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就是要将“教育学”的理论知识与学员的工作经历、所掌握的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以降低学员对“教育学”知识的陌生感,帮助学员学以致用,从而调动学员学习“教育学”知识的热情。
案例式教学法有利于调动学员学习的主动性,这种教学模式的难点是如何找一个既覆盖较多“教育学”知识点,又能够满足多数学员兴趣,既要有一定代表性,又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案例。

3.开展好“辅学”

“辅学”是为实现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支持服务系统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辅助,包括课程教学资源和面授辅导、教学管理的服务、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指导等,辅学的重要意义在于实践"学习用户"理念蕴涵的教育服务思想,以及把学习支持作为教学过程的四大因素(教师、学习者、媒体资源和支持服务)。这有别于传统的教学过程三大要素(教师、学习者、媒体资源)观点。
“教育学”课程辅学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面授辅导;一种是学生不参加面授辅导,由任课教师、省级电大课程责任教师、电大课程责任教师以及相关教学管理部门、技术部门通过网络、电话、、电子邮件、BBS论坛、蓝卓移动平台等途径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学习的指导和其他支持服务。
面授辅导主要是对“教育学”课程的主要理论和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归纳,让学生对“教育学”知识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的认识。“教育学”课程知识体系就像一串庞大的葡萄,教师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找到这串葡萄的把儿,然后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往这些把儿上穿上葡萄,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上提到的各种方式寻求帮助和支持。

4.通过形成性作业进一步巩固学习效果

“教育学”课程随教材配发有形成性考核作业,根据教学进程布置学生完成相应的考核作业,由教师批改后反馈给学生。根据学生作业当中反映出的问题、难点等进行集中或者个别辅导,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学习效果。
四、结束语
开放教育模式下“教育学”课程的教学的确存在一些困难,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但是,在现达的教育设备和丰富的教学资源的条件下,我们需要对其教学模式不断地思考和改进。除了以上几种教学方式的尝试外,我们还要不断地探索适合于“教育学”教学的有效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使教育学课程在培养新世纪的合格师资方面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徐皓.试论远程开放教育中教学模式的研究试点和建构维度[J].中国远程教育,2001,(3).
梧州师范学校科研处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及相应教学模式研究资料,2002.
[3]胡泽民.远程高等教育:理念与模式[M].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4.
[4]朱永新.中外教育思想史南京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