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对于银行银行铸币税研究

最后更新时间:2023-12-3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248 浏览:14079
论文导读:
【摘 要】在信用货币制度下,铸币税是央行通过货币供给取得的对货币的使用权,其量是央行在一定时期内增加的货币量,表现为基础货币的增加。本文对银行铸币税给出了理论界的定义,讨论了机会成本铸币税、货币铸币税在测算银行铸币税时的适用范围。
【关键词】铸币税;机会成本铸币税;货币铸币税
一、引言
“铸币税”的英文是seigniorage,在现代文献中,银行铸币税指在目前不可兑换货币制度下,相对于没有垄断法性质的基础货币,银行从这一垄断发行中获得的利润。社会中的经济单位可以分为两个部门,一个为发行基础货币的政府部门,另一个为使用基础货币的私人部门,银行铸币税就是私人部门为使用基础货币而转移给政府部门的财富。从这个角度来看,银行铸币税来源于私人部门。

二、文献综述

(一)铸币税概念

综合已有文献,铸币税(seigniorage)概念根据体制不同有以下两个层次的含义:第一个铸币税含义,是指在金属货币体制下,由于铸币厂被统治者垄断,其通过向民间收取贵金属加工费用或“硬币削边”形式的费用来获取收入,这一部分费用扣除铸造本身的成本之后余额即利润便构成了铸币税;第二个铸币税含义,是指在信用货币体制下,货币发行者由于在货币发行中具有一定程度的市场垄断权力而从货币发行中获得的利润。第二个含义可以从狭义和广义的两个角度来理解。就狭义角度而言,是指政府(或通过银行)因发行基础货币而获得的净收入或者利润,它等于发行出来的货币的交换价值与制造货币和维护货币流通的成本之间的差额。就广义角度而言,铸币税应该是泛指政府从货币发行中获得的收益,这种收益的定义更为广泛,其税收主体也从政府扩展到所有的债务人。本文所论述的铸币税特指银行通过发行基础货币而获得的铸币税,是从其狭义含义出发,从机会成本的角度和实际资源转移的角度来测算铸币税。

(二)铸币税测算方法的理论研究现状

在关于铸币税的理论研究文献中,常用的测算银行铸币税的方式有机会成本铸币税(the opportunity cost of seigniorage)、货币铸币税(monetary seigniorage)、通货膨胀税(inflation tax)。
早期的研究者Grubel(1969)提出了适用于包括金属铸币、商业银行货币及银行基础货币等货币形态的铸币税测算的一般公式:
其中为发行货币交换的资源以市场利息率投资获得的收入,为对储蓄者支付的利息,为货币发行的成本,并认为在完全自由竞争的货币发行市场中不存在铸币税,铸币税在当期的总值反应为未来若干期的收入的贴现值。Johnson(1969)提出,银行获得的总铸币税为,其中为货币发行者的投资收益率,为货币增长率,即总铸币税由货币发行者已有资源的投资收益和新增货币获得的资源构成。Baltensperger and Jordan(1997)认为,在均衡路径,机会成本铸币税包括了所有铸币税测算,而货币铸币税仅包括部分收入,更进一步地,前者在多数情况下准确测算了铸币税。张怀清(2010)讨论可兑换货币和不可兑换货币两种情形下银行铸币税的测算。在可兑换货币情形下,相对于没有垄断发行银行货币的情形而言,政府部门可以减少发行债券,节省利息支出,其中表示财政部门债券的利息率。在不可兑换货币情形下,从发行过程可以看出,私人部门增加银行货币的需求后,其增加的货币需求是以等价值的资源交换的,因此银行发行面值为的货币,获得的铸币税最多为,其实际价值为。
 摘自:毕业论文范文www.7ctime.com
 

三、铸币税的测算

(一)机会成本铸币税及其适用范围

银行铸币税是政府从垄断基础货币发行中的获得利润,两种方式可以表示银行铸币税。其中一种是机会成本铸币税:
其中一般为政府财政债券的名义利息率或者市场无风险名义利息率,为银行发行的基础货币。银行基础货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私人部门持有的作为日常交易用的现钞;二是商业银行缴存到银行的准备金。除印刷和发行成本等外,私人部门持有的银行纸币可以被认为是银行发行的无需支付利息的债券,这一节省的利息支出就是铸币税,是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央行垄断货币发行所获得的。
不过,利用机会成本铸币税计算中论文导读:
央银行铸币税也具有一定限制。首先,计算机会成本铸币税需要一个合适的利息率。选择合适的利息率并非易事,因为在金融市场中,不同期限和不同条款的财政债券的利息率各不相同,并且同一时点上不同财政债券的利息率的调整处理也比较复杂。其次,在财政部门无法通过发行债券获得一定的资源时,机会成本铸币税低估了政府从垄断发行不可兑换货币中获得的实际收益,在金融市场不发达的国家,或者社会经济不稳定时,尤其如此(张怀清,2009)。

(二)货币铸币税及其适用范围

另一种是货币铸币税:
其中表示货币增长率,为银行实际货币。在不可兑换货币条件下,私人部门不能以银行纸币直接向银行兑换实际资源,只要私人部门增加货币需求,银行就获得资源。由于变量较容易测度,货币铸币税的概念无论在理论研究中
还是在经验研究都得到了广泛使用。
货币铸币税测算只在十分严格条件下才能表示银行铸币税。这里暗含的一个假定是银行货币最终不回流到银行,即银行不需通过交付实际资源来回收货币,也就是说私人部门在一个很长的期限内不会减少对银行的货币需求,但是这一点点往往很难达到,例如私人部门的纳税行为。同时,张怀清(2009)指出在高通货膨胀的国家,货币铸币税和银行铸币税很接近,即在研究恶性通货膨胀和铸币税最大化的文献中利用货币铸币税测算银行铸币税具有很大合理性。从这个角度看,以货币铸币税测算银行铸币税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四、铸币税的经济效应

(一)铸币税的货币扩张效应

银行增加基础货币的三种主要方式:增加外汇储备、从公开市场买进国债和其他票据、增加给商业银行的贷款,从新创造的基础货币中获得铸币税的同时,一方面直接增加可供流通交易的数量,另一方面通过货币乘数效应扩大货币供应。需要指出的是,新增铸币税不是造成货币扩张的主要原因,两者之间也没有必然的联系,前者是货币扩张的源泉,商业银行的存款货币创造功能才是货币进一步乘数扩张的直接原因(曹家和,2006)。

(二)铸币税弥补财政赤字的效应

政府通过税收或是举债的方式来弥补财政赤字都有着明显的负面作用,前者降低了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减少总需求,进而影响产出;后者则会通过利率上升产生挤出效应。铸币税收入是能够被政府(包括银行)主动掌握的短期内就取得的收入来源。然而过度的货币发行会引起通货膨胀,那么能够在多大程度上选择以铸币税去弥补财政赤字,还要考察两个承受力:一是社会公众的通货膨胀承受力;二是国家综合负债承受力(曾康霖,2002)。

(三)铸币税的收入效应

铸币税的收入效应是指因征收了铸币税对一国总产出的影响状况。当社会存在着供大于求时,政府通过征收铸币税,在银行增发货币的同时,进行公共工程投资,从而产生政府支出的乘数效应,会形成强大的购买需求,最终使一国总产出倍数增加。在这个过程中,增发的货币形成了社会资源,各部门的财富得以增加,提高了人均收入水平和人均储蓄水平,从而促进一国经济更快地增长。
五、结论
本文在引入了铸币税理论定义,讨论了铸币税测算的不同框架,分析了铸币税的经济效应,进行了铸币税在货币扩张、弥补财政赤字和收入方面的效应介绍。
参考文献:
唐光明.铸币税及人民币铸币税问题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5.
王利民,左大培.关于预算赤字、铸币税和货币扩张通货膨胀税的关系[J].经济研究,199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