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谈实证中国农村居民家庭金融与实物资产财富效应实证分析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5700 浏览:160124
论文导读:
摘要:财富效应是消费函数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财富效应的角度,分析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萎缩的原因。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发现1999年到2010年中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农村居民家庭银行储蓄与住宅资产未发挥财富效应,而生产性固定资产对农户消费支出具有统计性质十分显著的财富效应。在分析实证结果的基础上,提出发挥财富效应,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的政策建议,包括稳步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提倡农村居民集约化居住,增加对农户生产性固定资产的投资。
关键词:农村居民;储蓄资产;住宅资产;生产性固定资产;财富效应
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家庭资产财富效应的角度,检验中国农村居民家庭资产的积累对其消费支出的影响,以人均银行储蓄、住宅资产价值和家庭摘自:硕士论文答辩技巧www.7ctime.com
生产性固定资产价值为研究对象,分析农村居民消费萎缩的原因,探讨农村居民家庭资产财富效应的制约因素,提出促进农村居民家庭资产财富效应发挥,进而增加农村居民消费的政策建议。

一、农村居民家庭资产财富效应检验模型

在莫迪里阿尼和费里德曼的生命周期与永久收入假设,即LC-PIH理论框架内,可推导农村居民家庭资产边际消费倾向的估计方程。设计算期为第0期,剩余寿命总长度为T期。δ为效用贴现率,r为资产贴现率。Y和A分别代表收入和财富存量。剩余寿命为T个时期的人在其剩余生命第0个时期看来,他的终生效用为:
■, ■ (1)
这就是消费者基于第0期信息欲使其最大化的目标函数。而约束函数为初期的财富和未来收入的贴现值总和。即
■ (2)
由欧拉方程方法,假定消费者基于第0期的信息对本期和t期的支出进行最优化。不失一般性,如果消费者感觉t期消费边际效用高于0期,则会减少0期消费支出用于t期消费,由于边际效用的递减性,这种调整将导致0期减少一单位支出的消费效用成本,最终等于因此而增加的t期效用收益的贴现值,即
■ (3)
该式就是(1)式效用最大化的一阶条件。其中右边系数的分子表示在0期省下的单位支出在t期的本利和,它乘以基于0期的t期的边际效用的期望值等于t期增加的期望效用收益。系数的分母表示t期效用按照效用贴现率δ折算到0期。
假定效用函数为二次型,则(3)式变为
■ (4)
为简化分析,假设利率等于效用贴现率,即■,则上式变为
■ (5)
因为消费者知道自己的终生消费受限于(2)式,两边的期望相等,即
■ (6)
将(5)式代入(6)式,并令T→∞,可得
■ (7)
此式即构成了本文检验模型的理论基础,为便于分析,本文的计量模型在(7)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并对不同形式的资产加以区分,得到如下检验模型
■ (8)
其中■,■为期消费,■为常数项,■,■和■分别为期初的银行存款、住宅资产和生产性固定资产价值,■,■和■分别为银行存款、住宅资产和生产性固定资产价值的边际消费倾向,表征各项资产的“财富效应”,■为t期可支配收入,■为可支配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 ■为误差项。

二、中国农村居民家庭三类资产财富效应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说明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中国农村居民储蓄存款、家庭住宅和生产性资产的财富效应进行测度。其中人均储蓄存款等于各地农户储蓄存款余额除以各地区农业人口数,农户人均住房价值等于农户人均住房面积乘以农户住房单位价值,农户人均生产性资产价值等于各地农村居民家庭户均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除以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户均人口数。
由于根据LC-PIH理论建立的财富效应估计模型中,消费和收入均为当期数值,而各类资产取值为上期末数值,因此上述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人均纯收入的数据时间跨度为2000到2010年,涉及各类资产的农村居民储蓄存款、人均住房面积、住房单位价值以及各地农村居民家庭户均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以及各地区农业人口数和农村居民家庭户均人口数的时间跨度为1999到2009年。
本文所用历年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人均纯收入、人均住房面积、住房单位价值以及各地农村居民家庭户均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取自《中国统计年鉴》各期,历年各地区农户储蓄存款余额取自《中国金融年鉴》各期,历年各地区农业人口数和农村居民家庭户均人口数取自《中国人口论文导读:
和就业统计年鉴》各期。因《中国金融年鉴》中西藏自治区的农户储蓄存款余额数据不全,为便于各类资产财富效应的比较,本文面板数据模型涉及的样本个体为除西藏和港澳台之外的中国境内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二)模型设定与估计结果

考虑到各种资产价值之间可能的多重共线性,本节将自变量分四种组合,即把每种资产单独与收入作为自变量和将三种资产和收入共同作为自变量,分别比较各种模型的优劣,比较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各类面板数据模型F统计量与Hauan检验结果
表1的上半部分为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和混合模型的对比,以前者为约束模型,后者为非约束模型,分别得到两者的残差平方和,其中个体总数为不含西藏的全国省级行政区域数30,年份跨度为11,自变量个数前三种组合为2,最后一种为4。根据表1为面板数据模型设定而进行的各类检验结果,以下模型1至模型4的自变量组合分别对应上述自变量组合1至组合4,其中模型1和模型3采用个体随机效应模型,模型2和模型4采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模型,分别对中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三类资产的财富效应进行估计,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表2中国农村居民家庭三类资产财富效应估计结果
注:***表示1%的显著性水平,**显示5%的显著性水平。 由表2的估计结果可以看出,农村居民银行储蓄存款和住宅资产的财富效应在各种自变量组合之下均不能显著异于零,显示这两类资产的增加均不能对消费支出的变动发生影响,而生产性固定资产存在统计性质十分显著的财富效应,说明这类资产的增加可以明显地促进农村居民的消费。

(三)实证结果的分析

1.现行社会保障体系的缺陷抑制了农村居民储蓄资产财富效应的发挥

上述检验结果却表明农村居民家庭上期储蓄存款的增加并未带动其本期消费支出的相应增长。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现行社会保障体系的缺陷抑制了农村居民储蓄资产财富效应的发挥。表3显示了1999年以来我国农村地区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发展状况。
表3 1999-2010中国农村地区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状况
数据来源: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人保部及卫生部1999-2010年统计公报
一方面,微薄的养老保险尚未缓解农村居民的养老之忧。由表3可以看出,1999年以来我国农村居民养老保险的覆盖率多数年份处于7%以下,参保人员每年人均得到的养老保险支付金额在多数年份低于100元。另一方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尚未满足农村居民的医疗需求。表3显示“参合”农村居民每年人均医疗保险给付金额在多数年份不到城镇居民的10%。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杯水车薪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障无法使农民产生乐观性预期,积谷防饥、未雨绸缪的预防性储蓄动机抑制了农村居民家庭储蓄资产财富效应的发挥。

2.农村地区土地制度与居住环境使农村居民住宅资产财富效应无从体现

表2显示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住宅资产的增加并未形成对其消费支出的挤出效应。究其原因,是因为农村居民家庭住宅的土地供应和建筑成本远低于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可以无偿获得宅基地,并自行组织建筑安装,其住宅造价不含类似于城镇居民住宅所包含的各类组成部分,因此尽管农村居民人均住宅面积一直高于城镇居民,但其房价收入比相对较低。
我国农村地区实行的宅基地制度侧重对农民的福利和保障,导致宅基地只有使用功能而无资产资本功能。农村基层政府批给宅基地,由农民自己建设住房,其房屋用于自住,并不允许市场化的自由买卖。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农村居民住房在样式、材料、质量、设施等方面与城镇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而且居住分散,周边生活环境的便利性较差,导致农村居民住宅出租困难,使其住宅资产的正向财富效应无从发挥。

3.生产性固定资产增加导致的永久性收入预期产生了明显的财富效应

根据LC-PIH理论,居民消费支出主要受其永久性收入的影响,国家统计局编撰的《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表明,论文导读:定参保对象,按照政府积极引导与农民自愿相结合的原则,在各级政府财力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全方位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对农村社保体系,尤其是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的财政投入,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逐步增加农村社保的广度和深度。2.提倡农村居民集约化居住,为其住宅资产财富效应的发挥创造条件。我国农村居民居住的分散性和随意
中国农村居民家庭的最主要收入是生产性收入,而生产性固定资产正是中国农村居民家庭最主要的永久收入来源。中国农村居民家庭生产性固定资产其总量由1999年人均963元,上升到2009年的人均2493元,广泛分布在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及邮电业、批发零售及餐饮业、社会服务业和文教卫生业等领域,生产性资产构成了农村居要收入的直接来源,因此它的增加使得农村居民的永久性收入预期不断增强,从而表现出统计性质十分显著的财富效应。

三、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现行社保体系的保障力度未能满足农村居民家庭的养老和医疗需求,强烈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影响了农村居民银行储蓄资产财富效应的发挥;

2.农村土地制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使农村居民住宅资产的财富效应无从体现;

3.生产性资产的稳步增长与由此带来的永久性收入预期,产生了统计性质十分显著的正向财富效应,对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二)政策建议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稳步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缓解农村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应打造诚信政府,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参保意识。合理界定参保对象,按照政府积极引导与农民自愿相结合的原则,在各级政府财力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全方位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对农村社保体系,尤其是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的财政投入,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逐步增加农村社保的广度和深度。
2.提倡农村居民集约化居住,为其住宅资产财富效应的发挥创造条件。我国农村居民居住的分散性和随意性不利于财富效应的发挥。实现农村居民居住集约化,不仅可以节约土地,还可以提高住房质量,降低水电气与通信网络的建设与管理成本,极大改善公共设施。集约化居住也可增强农户组织化程度,发展乡村文化,便于农户住宅的出租与流转,从而促进其住宅资产财富效应的发挥。
3.增加对农户生产性固定资产的投资,改善其永久性收入预期。我国农村居民家庭的主要收入来自其生产经营活动,《中国统计年鉴》历年统计数据显示,农户生产经营活动的收入占其家庭收入的一半以上,“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对农户生产性固定资产的投资将直接增加收入,改善其永久性收入预期,帮助农户扩大再生产、引进新技术和调整生产结构,促进其生产性固定资产财富效应的发挥。
参考文献:
Carroll C D, Misuzu O , Jirka S. How large is the housing wealth effect? a new approach[J].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2011(1):55-79.
Jiri S,What drives personal consumption? the role of housing and financial wealth [J].The B.E. Journal of Macroeconomics, 2009(1):1-37.
[3]Bostic R,Gabriel S,Painter G. Housing wealth, financial wealth, and consumption: new evidence from micro data[J].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2009(1):79-89.
[4]Eva S, Yelena T. Disentangling the wealth effect: some international evidence [J]. FRB Economic Letter,2007(2):94-105.
[5]Karl E C, John M 源于:论文开题报告范文www.7ctime.com
Q, Robert J S. Wealth effects revisited:1978-2009[DB/OL]. (2011-2-25).http://cowles.econ.yale.edu/P/cd/d17b/d178

4.pdf.

[6]王轶君,赵宇.房地产的财富效应研究——基于中国1996-2010年的经验证据[J].经济问题,2011(5):43-45.
[7]王培辉论文导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普惠金融视角下农村居民家庭资产财富效应测度与增长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11YJA790199)上一页1234
,袁薇.中国房地产市场财富效应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当代财经,2010(6):94-100.
[8]张世伟,郝东阳.家庭资产与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实证研究[J].求索,2011(7):9-11.
[9]鞠方,周建军,吴佳.房价与股价波动引起财富效应的差异比较[J].当代财经,2009(5):7-14.
[10]樊潇彦,邱茵茵,袁志刚.上海居民消费的财富效应研究[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93-99.
[11]虞斌,何建敏.从美国经验看中国居民住宅资产财富效应的制约因素[J].现代管理科学,2012(1):8-11.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普惠金融视角下农村居民家庭资产财富效应测度与增长机制研究”( 项目批准号:11YJA790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