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议干群走好群众路线试述密切干群联系站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1937 浏览:47314
论文导读:
【内容提要】 走好群众路线,密切干群关系,是基层党员干部必备的能力和素质。作为基层党员干部要学会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放下“居高临下”的架子,以真挚的感情认识群众;消除“自恃高明”的样子,以诚恳的态度服务群众;根除“急功近利”的点子,以扎实的作风联系群众;常听民意、集民智、圆民愿,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四风”问题,积极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确保践行群众路线的实效性。
【关键词】 群众路线 优良传统 作风
【作者简介】 唐恒杰,湖南省祁阳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2095-5103(2013)11-0014-02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我们党的执政基础是人民群众,走好群众路线,密切干群关系,是基层党员干部必备的能力和素质。总书记指出,党员干部要“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作为基层党员干部要学会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常听民意、集民智、圆民愿,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四风”问题,积极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确保群众路线走出实效。

一、放下“居高临下”的架子,以真挚的感情认识群众

一要深化民本思想认识。《尚书》曰:“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本思想是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历史遗产。从盘庚的“重民”、周公的“保民”、孔子的“爱民”,到孟子的“民贵君轻”、荀子的“君舟民水”,等等,无一不反映出古代政治思想家们对民众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认识。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是“民本位”思想在当代的真实回归,要求我们基层党员干部要时时感念群众的养育之恩,处处关心群众的冷暖疾苦,事事惦记群众的所思所想,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把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只有这样,我们党员干部才能得到群众的普遍拥护和欢迎,党的执政根基才能得到巩固和加强。
二要秉承水可载舟古训。“君者,舟也;庶民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古往今来,无不如此。秦始皇顺应历史朝流统一六国,但终因失去民心,“二世”崩溃而亡。唐太宗李世民谨守“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迎来“贞观之治”。历史告诉我们,“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为此,我们基层党员干部必须铭记:“只有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台上。”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相继落水“覆舟”的腐败分子,多半都是从脱离群众开始的,直至走向人民的对立面。相反,在兰考土地上播下自力更生革命种子的焦裕禄,一心为民,在人民心中树立了不朽的精神丰碑。因此,基层党员干部要秉承古训,引以为戒,务必克服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和消极腐败危险,倾听民声,尊重民意,自觉服务民众。如果颠倒了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最终一定会被人民群众所抛弃。
三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我们党是一个有着深厚群众基础和优良革命传统的执政党,从革命年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改革开放之初“三个有利于”,到新时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发展观”,都充分展示了我党以服务人民群众为最高目的的“民本思想”。党员干部尤其是基层党员干部作为政策的执行者,直接与群众打交道,更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始终站稳群众立场,自觉贯彻群众路线,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同心同德,合力攻坚,共圆梦想。

二、消除“自恃高明”的样子,以诚恳的态度服务群众

正确的群众观是走群众路线的灵魂,真诚的服务态度是走群众路线的基础。基层党员干部能否赢得群众的认可,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我们面对群众的工作态度。
一要以民为师,聚民智。人民群众是智慧的源泉。同志曾经指出,“只有代表群众才能教育群众,只有先当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这也告诉我们党员干部要放下身段,“不好为人师,甘当小学生”。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永葆生机活力,奋发向上,原因就在于坚持拜人民群众为师。实践也证明,越是人民群众的创造,越是管用有效,越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因此,党员干部要乐于低下头颅,俯下身子,弯下腰子,真心实意拜人民群众为师。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经常及时问、随时随地问,遇事同群众商量,虚心向群众学习,从群众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在人民群众创造性实践中丰富政治智慧,增长执政本领。
二要以民为重,顺民意。“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作为党员干部要有“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乐而乐”的胸怀,始终把老百姓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愿望,关心群众疾苦,保障群众利益。特别是作为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一线基层党员干部,要始终做到以民为重,走出机关大院,走向田间地头,察民情、听民声、知民意、暖民心。要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对人民负责,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尺,做到制定政策顺民意,执行决策合民心。
三要以民为本,解民忧。俗话说“干部、干部,先干一步。”作为基层党员干部要“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忧民之所忧”。要将“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着力解决老百姓亟待解决的问题,下大力气保障和改善民生。要从“我是谁”的坐标中找准定位,从“为了谁”的宗旨中把握方向,从“依靠谁”的实践中获取力量,做到把来访群众当家人,把群众来信当家书,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当家事,把群众工作当家业,民喜而喜,民忧而忧,把感情、精力和时间投入到解民忧工作中去。

三、根除“急功近利”的点子,以扎实的作风联系群众

老百姓评价干部政绩优不优,党员形象好不好,不是看他怎么说,而是看他怎么做。基层党员干部必须切实改正华而不实、急功近利的作风,立足于“实”、扎根于“实”,造福人民群众,取得人民群众的支持。
一是思想在交流中得到升华。俗话说“下海知鱼情,进山识鸟音。”基层是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第一线,也是基层党员干部成长锻炼的沃土、思想观念碰撞的“火花塞”。基层党员干部要身入基层、心入群众,在与群众的朝夕相处中增进了解,增加“共同语言”、“共同关注”、“共同体验”,实现情感相通,真情相融。要在与群众交流中把握群众脉搏、在沟通中感知群众疾苦,面对面传递想法观念、心贴心互换思想“骨髓”,达到情感上共鸣、思想上认同、行动上合拍。
二是政绩在发展中得到实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发展经济,改善民生,造福百姓,这是领导干部最大的政绩。党员干部应时刻牢记总书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叮嘱,不搞主观臆断和违背客观规律的“拍脑袋”决策,不追求脱离实际的盲目攀比,不提哗众取宠的空洞口号,察实情、讲实话、鼓实劲,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为党和人民做出实实在在的政绩,决不搞虚报浮夸的假政绩、劳民伤财的达标升级活动、沽名钓誉的“形象工程”。
三是形象在群众中得到提升。形象是旗帜、是力量。党员干部的形象不仅仅体现个人道德品质的好坏和政绩的优劣,更重要的是关系党和政府的形象。同志曾要求,党员干部要树立“三种形象”,即对人民负责的形象、推动工作的形象、清源于:论文提纲范文{#GetFul论文导读:
lDomain}
正廉洁的形象。因此,广大党员干部不管是在领导岗位,还是在平凡岗位,都要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始终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赢得人民的爱戴,为党旗添光彩。要时常“照镜子”审视形象、“正衣冠”修正形象、“洗洗澡”完善形象,必要时“治治病”重塑形象,下大力气纠正“干工作腹中没数、讲成绩满嘴开花、出问题厚颜开脱”的不良作风,用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换来真心、凝聚民心。
责任编辑:达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