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议浅谈浅谈语文教学德育渗透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300 浏览:12682
论文导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源于:论文格式标准www.7ctime.com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和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该如何在教授学生语文知识的同时渗透德育,以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呢?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践行:

一、在分析文本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教育永恒的话题。语文教材中所选编的都是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无一不融进了作者的真挚情感和人格魅力,其中有很多文章本身就蕴含着作者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如果能够很好地利用这些话题做文章,在分析文本的时候不失时机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则是渗透德育的一个好办法。
1.提问质疑,发散联系。以杜甫的作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例,了解到杜甫当时的生活环境——“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他是这样一个连最起码的生活保障都没有的人。这时这样问:“按照常理,这样贫穷困顿的人最需要什么?而作者最希望什么?”“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让学生明白只有像杜甫这样心中有大爱,永远心系天下的人才是为人敬佩的!紧接着提出第二个问题:“像这样胸怀国家,心系天下的人还有谁?”学生也许会说出很多,如“精忠报国”的岳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
2.关注作者的经历。鲁迅是我们所熟知的文学大家,在初中时我们学过他的一篇《藤野先生》,知道他在青年时曾去日本学医,而后弃医从文。他为何会有如此的选择?要让学生明白鲁迅弃医从文的根本原因是要从精神上唤醒民众,救国救民。像鲁迅这样为了国家命运而上下求索的仁人志士还有很多,要像他们一样做一个有思想、有爱国心、心系家园的人。

二、在口语表达中渗透德育

1.提倡有感情地朗读。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课前5分钟让学生轮流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表演,朗诵一些文字优美、内容健康向上的文章。如的《沁园春·雪》、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等,让学生在感受语言魅力的同时,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让学生明白语言文字是一个国家的根,爱祖国就必须学好祖国的语言文字。
2.结合时事,分组讨论。现在的学生再也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而应该“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则是在新课改中出现频率很高的词,如果能把它们很好地结合起来,应该是一个绝好的德育渗透的办法。比如面对“三鹿奶粉”事件,可以讨论一下“金钱与良心”这个话题;对于“马加爵”事件,可以讨论一下“感恩、宽容”之类的话题,这比教师生硬地灌输道德标准,效果要好得多。

三、在言传身教中渗透德育

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过:“学生们还处处模仿老师,所以说老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个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学生……”正因为这样,教师必须好好检查自己,他应该感觉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中。播撒阳光的人,首先自己心中就要充满阳光,“正人者必先正己”。如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生的自主意识大大增强了,他们并不是对教师百依百顺、言听计从,而是特别注意在日常工作、学习的实践中关注教师的一言一行,并从教师身上选取做人的准则和行为的榜样。教师的形象可以具体地告诉学生如何想问题,如何行动,如何对待人生,如何对待事业。教师正是通过教学过程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进行“言传”,还表现在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进行“身教”。“言传身教是教师对学生产生影响的最佳方式。所以教师要提高文化素质和品德修养,学生才会对教师发自内心的尊敬、热爱和信任,从而激起一股巨大力量追随教师,实现德育渗透的目标。”

四、在课外活动中渗透德育

一节课所能传递的内容毕竟是有限的,而成立课外活动小组,既新鲜有趣,又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那么怎样在课外小组活动中渗透德育呢?
1.学雷锋,做好事。在节假日期间,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践活动。比如带上工具清扫大街,或者帮助贫困同学家里干农活。学生不仅在劳动中体会到助人为乐的幸福,而且还学会了团结协作,互帮互助。
2.勤工俭学,体验生活。当下,许多年轻人都放下了手中的书本去闯世界,想要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在校学生也可利用寒暑假,论文导读:
自发或有组织地打打短工。这样的方式既可以满足学生对不同生活方式的好奇,又能够体会父母赚钱的不易,从而懂得应该孝敬父母,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的道理。
爱因斯坦说过:“学校培养出来的不是某一方面的专家,而是一个和谐的人。”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工作任重道远,如何能有效地利用语文课堂,将学生塑造成一个拥有健全人格的人,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责任编辑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