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研讨可用性浅谈高校精品课程可用性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1296 浏览:95258
论文导读:网站可用性提出了相关建议。精品课程网站可用性改善建议一、引言精品课程及其网站建设作为“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深化高校教学改革,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益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网站的可用性问题在精品课程网站建设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精品课程网站可用性,已成为当前高校精品课程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对精品课程网站可用性进行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对当前高校精品课程网站可用性状况进行了客观分析与评价,对进一步改善高校精品课程网站可用性提出了相关建议。
精品课程网站可用性改善建议一、引言
精品课程及其网站建设作为“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深化高校教学改革,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益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网站的可用性问题在精品课程网站建设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可用性在人机交互领域是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是为了解决用户与设备、软件、工具等人工开发系统之间的关系于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来的。而网站可用性则是近年来新兴起的一个热门课题。网站可用性可以理解为用户使用网站过程中对其质量体验的一种描述。因此,具有良好可用性的网站能够协助用户寻找他们需要的信息,并帮助他们高效、方便地完成任务。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当前精品课程网站建设质量和应用效果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其可用性表现较差。一方面,由于现有网站开发技术使得建设一个课程网站在技术上变得比较容易,这就为那些缺少经验的开发者在短时间内草率地开发和建立课程网站提供了条件,导致出现了大批可用性质量低劣的网站。另一方面,课程网站的用户群体在文化背景、语言、受教育程度、计算机技能、年龄、性别等方面呈现出空前的多样化,从而使课程网站在满足不同用户的要求上变得更加困难。而与此同时,许多高校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十分重视评审环节,不惜一切代价拿到省级或国家级“精品课程”称号。而立项之后,由于缺乏课程共享意识和应用机制,再加上相关的教学服务不到位,导致“精品课程”网站成为互联网上的信息孤岛,使用的几率极低。因此,如何有效评价和改善精品课程网站可用性,已成为当前高校精品课程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精品课程网站可用性研究回顾

针对国内精品课程建设的实际状况,重点在“CNKI”“维普”及“万方”三大数据库进行相关文献的检索。检索发现,以“精品课程”“课程网站”为关键词的文献相对较多,而以“网站+可用性”为关键词的文献则相对较少,以“精品课程+网站+可用性”为关键词的文献则更为少见(多为近期成果)。总体而言,目前关于精品课程网站的设计、开发和应用的文献相对较多,而有关精品课程网站的应用效果、可用性评价的研究较少。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笔者发现在精品课程网站可用性研究方面,虽然研究者较少,但现有研究已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在精品课程网站可用性内涵的认识上,夏洪文等人在《国家精品课程的可用性研究》一文中指出:“所谓精品课程(网站)的可用性是指学习者在基于网络的课程学习中可行地、有效地、满意地达到教学目标的能力。其主要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具有透明的学习环境;方便用户的教与学活动;包含默契的指导与通信过程;支持学习过程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促进学习者之间、师生之间的交互活动。”在课程网站可用性设计上,何志勇提出应从“课程界面设计、课程内容设计和课程站点设计”三个方面重点着手。在课程网站可用性测试方面,瞿彬等将视线追踪技术引入到课程网站的可用性测试中,为课程网站设计者提供了人的视觉参数。而袁红则探讨了基于信息构建的网站可用性标准和测试工具,并运用AIS工具栏,进行了精品课程网站可用性的自动测试实践。而在精品课程网站可用性评价指标方面,陈仲委等提出针对课程网站设计原型应尽早进行启发式评价,评价指标包括“直观性、功能度、艺术性、反馈与帮助、出错预防、易记性、课程管理、交互性、灵活性、一致性、高效性、冗余压缩、可访问性”等13类,每一类的详细分项设计可以根据课程网站的内容、规模、性能等进行增减和修改。王颖等则认为:网站可用性评价有两个基本指标,即网站的可用性和网站价值的可用性,其中,网站可用性又分为“网站导航”“链接”“流量记录文件分析”“内容和易读性”“视觉效果”等五个要素,网站价值的可用性包括“网站创建者及权威性”“信息可靠性”和“网站的推广”三个要素。而苏文婧等]则认为网站的可用性评价指标应从“安全稳定性”“对外开放性”“网站的更新维护”“沟通交互”“导航链接”等五个方面进行评价。此外,夏洪文等构建了一套适用于国家精品课程网站可论文导读:而轻应用”的弊端。所有这些都表明精品课程网站在内容可用性、沟通可用性方面亟需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四、改善高校精品课程网站可用性的相关建议1.切实转变观念,提高对课程网站可用性的认识精品课程网站作为精品课程建设和评价的窗口,作为教师和学生开展数字化教与学的平台,应在满足申报、展示的同时,更要发挥教
用性的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由“学习导航”“学习监控”“教学交互”“学习帮助(答疑)”“学习评价”“资源检索、上传与下载”和“链接与程序响应”等7大指标、16项子指标构成。
综合现有研究,虽然目前对精品课程网站可用性的研究才刚刚起步,研究还不够系统和深入,但应看到,已有研究对我们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和指导。

三、高校精品课程网站可用性现状与评价

目前对精品课程网站可用性的探讨,研究视角更多的是从工程或技术的层面来进行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已有研究更侧重于经验式总结或理论性阐释,而实证研究或实验研究较少。在研究结论上,一些研究者习惯于用经验性指标或直接将一些未经有效验证的指标拿来作为品评网站可用性的标准或依据,导致研究结论缺乏一定的严谨性和客观性。
在精品课程网站可用性评价方面,应遵循“既继承、又突破”的原则审慎地选取评价指标。首先,网站可用与否与开发技术、整体设计因素密切相关,这是网站可用性的基础保障,故网站可用性评价应关注“技术”“体系”等因素。其次,网站内容的丰富性以及用户使用的可接受度同样影响网站的点击率和网站的资源共享。因此,“内容”因素也是评价网站可用性的重要因素。再次,从用户体验角度,网站的互动交流以及提供的人性化服务,即“沟通”因素和“服务”因素也是评价网站可用性的重要因素。最后,网站建设者的背景及权威性也会影响用户对网站的使用。所以,网站“价值”因素也是评价网站可用性不容忽视的因素。
结合对资深教师和评教专家的深层访谈,笔者对高校精品课程网站总体可用性状况形成如下认识: 摘自:毕业论文答辩流程www.7ctime.com

1.总体可用性较好,但仍需改善

目前,高校精品课程网站不论是在功能设计,还是在效果评价上,基本达到了教育部设置精品课程的初衷,能较好地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并能较好地服务于高校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工作。但从可用性诸要素评价来看,依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待进一步改善。

2.价值可用性、技术可用性相对理想

目前,高校各级精品课程的教学团队及其负责人,大都具有较好的专业素养且一般在本专业领域具有一定的声望和权威性,加之“省级”“国家级”的荣誉称号,从而使课程网站的价值可用性较好。而近年随着高校对教学技术资源的不断投入,使得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具备了较好的软硬件技术条件,从而为课程网站的技术可用性建设提供了保障。

3.体系可用性、服务可用性需进一步优化

由于有些精品课程网站没有很好地进行整体框架设计,内容呈现方式不够科学,链接关系不够明确,且缺乏有效导航,学生容易在课程学习中迷航,这导致课程网站体系可用性欠佳。而随着“用户中心设计”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对课程网站在提供灵活的站内检索、更人性化的信息等服务可用性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内容可用性、沟通可用性亟待加强和改善

一些高校在精品课程申报成功后,很少对课程网站进行完善和维护。很多精品课程网站存在页面无法显示、无权查看网页、非本校用户不能下载等问题,致使课程内容过分保护,开放性、共享性不强。而课程网站的电子教案、课件、授课录像、案例等呈现形式多样,没有相对统一的标准,随意性较大,内容更新不及时且多有重复。另外,有相当部分精品课程网站,虽然设置了答疑区、BBS、内部邮件列表等沟通手段,但互动交流效果较差,出现了“重形式而轻应用”的弊端。所有这些都表明精品课程网站在内容可用性、沟通可用性方面亟需进一步加强和改善。

四、改善高校精品课程网站可用性的相关建议

1.切实转变观念,提高对课程网站可用性的认识

精品课程网站作为精品课程建设和评价的窗口,作为教师和学生开展数字化教与学的平台,应在满足申报、展示的同时,更要发挥教学应用的作用。为此,高校应转变观念,提高对精品课程网站可用性的全面认识,切实建立应用机制、注重可用性评价,实现论文导读:具体说:增加教学软硬件资源建设投入,为精品课程网站建设提供有利的支撑平台和运行环境;采用网站地图、菜单式导航等方式,构建清晰、简洁、方便的网站导航系统;完善教案、课件、案例、习题、教学录像等网络课程资源,注重课程资源的互补性、更新性,避免内容重复和陈旧;创设有效的教学交互和反馈系统,真正发挥网站的良性沟通功能
从主抓立项建设向教学应用转变。

2.全面加强课程网站建设,逐步提升可用性水平

为了提高精品课程网站的可用性,在网站设计早期应引入可用性策略,遵循“用户中心设计(UCD)”理念,全面加强网站系统建设。具体说:增加教学软硬件资源建设投入,为精品课程网站建设提供有利的支撑平台和运行环境;采用网站地图、菜单式导航等方式,构建清晰、简洁、方便的网站导航系统;完善教案、课件、案例、习题、教学录像等网络课程资源,注重课程资源的互补性、更新性,避免内容重复和陈旧;创设有效的教学交互和反馈系统,真正发挥网站的良性沟通功能;适当增加灵活的站内检索、人性化的信息和外部链接等网站服务功能,逐步增强用户的满意体验。

3.建立健全课程网站动态监测机制,强化过程管理

精品课程网站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建设周期长、需要持续改进的系统工程。为此,应建立健全精品课程网站动态监测机制,有效监测网站运行状态及网站资源的更新频率和质量。此外,应该积极引入项目管理理念和方法,强化对精品课程网站建设的过程管理,以确保精品课程网站具有良好的可用性和持久的活力。
参考文献:
黄宝玉,项国雄.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现状分析及思考[J].中国高校研究,2007,(9):72.
李正.精品课程建设的进展、挑战与展望[J].中国大学教学,2009,(8):20-22.
[3]夏洪文,郑哲,李巧丹.国家精品课程的可用性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6):103-107.
[4]Nielsen J . Usability engineering[M]. San Diego, CA: Academic Press,1993.
[5]何志勇.Web课程的可用性研究[J].微机发展,2004,14(7):82-84.
[6]瞿彬,隋光远.网络课程的可用性测试初探[J].现代教育技术,2008,18(3):84-86.
[7]袁红.基于信息构建的精品课程网站可用性自动测试——以图书馆学和信息管理专业精品课程为样本[J].情报,2008,(12):83-86.
[8]陈仲委,肖启莉.网络课程的可用性设计与应用[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6,8(2):25-28.
[9]王颖,孙成权.网站的可用性评估标准浅议[J].图书与情报,2008,(1):98-102.
[10]苏文婧,尹传娟.精品课程教学网站的评价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8,(1摘自:毕业论文范例www.7ctime.com
0):94-95.
[11]王佑镁.国家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教学可用性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0,(4):69-72.
[12]王盛峰.精品课程网站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高校教育管理,2011,(4):57-62.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Y2007H20)和山东大学(威海)教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B201202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