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讨积累注重积累试述试述从读促资料网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675 浏览:22054
论文导读:
【摘 要】如何彻底改善初中学生无事可写,无话可说,无情可表,无从下笔的写作状况呢?注重积累,以读促写,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生活积累、阅读积累,并养成积累习惯。
【关键词】作文 积累 以读促写
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十余年,每到作文课,总看到部分学生或愁眉苦脸冥思苦想,或抓耳挠腮坐立不安,或索性放弃趴台睡觉。作文,对他们而言,是件苦差事。为什么苦?因为“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
一般来说,学生看到作文题目,初步立意,脑海中搜索相关的素材,接着将素材梳理择优,完善构思,形成提纲,最后动笔写作,一气呵成完成作文。在这个写作心理过程中,对大多数学生而言,难的是缺乏写作素材,想写却苦于没东西可写。到底如何指导学生写作,才能彻底改善这种无事可写,无话可说,无情可表,无从下笔的状况呢?经过一番思考与实践,笔者认为,“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学生有深厚的积累,才能厚积薄发,写出文质优美的文章,所以指导学生注重积累,以读促写,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生活积累

生活是作文之源泉,学生只有深入生活,体验生活,才能理解生活,感悟生活,进而才能在作文中更好地反映生活,表现生活。这就需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观察,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做生活的有心人。

1. 家庭拾珠

学生生活中感情最深的是家,接触最长久的是家人。但中学生最容易忽略的也是家和挚爱亲人的关爱呵护、细心照料。笔者曾布置一篇以“父(母)爱”为主题的作文,大半的学生想到的都是曾从作文书上看到的父母半夜背送自己去医院,或放学冒着大雨来校送伞等素材,写作内容老套而雷同。只有少数学生留意到家人出门前的叮咛,关心的眼神,渐白的双鬓,疲惫的身影,结茧的手掌等细节,以之为切入点,写出内容新颖感情真挚的好文章。
教师要引导学生留心家庭生活细节,家人的言谈举止,家中饮食和日常活动等。只要细心观察,认真积累,那么这些居家琐事如同珠贝,或生动有趣,或具体细腻,或蕴含深刻哲理,都可以成为精妙的作文素材。

2. 校园撷英

学校生活应是学生最为熟悉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平日注意观察老师、同学的一言一行,每日用笔记录那些有趣、有意义的人、事、物,如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与帮助,同学间的互助和矛盾,成功的喜悦,考试的失利、成长的烦恼以及各种集体活动等,只要细心品味,用心挖掘,及时记录,那都是丰富的写作素材。

3. 社会采风

人是社会的动物,我们每个人都和社会密不可分。学生可关注自己接触到的亲戚、邻居、街头的陌生人,观察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行举止。此外,还可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传媒,了解世界,思考人生。那些优秀的电视栏目,如“焦点访谈”“百家讲坛”等,能帮助学生了解新闻热点,养成遇事思考前因后果的习惯,拓宽视野和心胸,培养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当代语文教育名师赵谦翔就开创了“东方时空”感悟课,效果显著。

4. 自然觅美

大自然是美丽而奇妙的。春风夏雨,秋叶冬雪,大山小溪,花鸟虫鱼,都能愉悦我们的身心,启迪我们的智慧。如大风大雨中依旧挺立不倒的花草,向我们展示着面对挫折的坚强;火场逃生的蚂蚁告诉我们什么是团结与牺牲……只要我们认真观察,就能发现美,积累到许多有用的素材。

二、阅读积累

阅读积累是学生积累的最主要渠道。现实中,学生学业繁重,每天两点一线,穿梭在家与学校之间,对社会生活,人情世故等了解不深,生活经验不够丰富,反映在作文上,就流于立意肤浅,内容雷同。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学生应充分利用阅读,了解社会中的男女老幼、贫富贵贱、真善美恶,丰富自己的阅历,思考自己的人生,逐步形成自己摘自:毕业论文标准格式www.7ctime.com
的思想和观点,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同时,学生可从大量的名篇佳作中培养语感,积累优美的语言素材,在潜移默化中学习谋篇布局,掌握写作技巧,提升写作能力。

1. 课内阅读

学生可以从教材阅读中积累素材。这里所说的教材不仅指语文,还包括历史、数学、化学等学科教材中包含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名人轶事、成功事例等。
此外,学生还可以从语文教材中汲取语言养分和写作技巧。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语文教材无非就论文导读:
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使学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秉着以读促写,以写带读的理念,将读写教学一体化,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显著效果。例如教朱自清的《春》,可引导学生注意品析优美句子,并仿照运用修辞描绘春景。教师可降低难度,给学生填空。如:“春天是魔法师,把( )变成了( )。”“春天就像( ),她让( )伴唱,她让( )跳舞。”多读语言优美的文章,经常做仿写练习,学生自然而然对美词佳句有一定的感悟能力,学到语言表达的技巧,同时对整篇文章的谋篇布局、写作技巧也会有更深的理解。

2. 课外阅读

语文“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唯有博览群书,才能开阔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学识,培养创作的灵感。喜欢阅读文章和文学作品的学生,往往形象思维丰富,能把在阅读中吸收的美词佳句、精巧的构思、丰富的联想、深刻的见解等运用到作文中,从而写出精彩的作文。
有的学生可能叫屈:“课业这么重,哪有时间去看闲书?更不知道该看什么书!”笔者认为,学生不重视、少时间课外阅读的问题,需要学校、老师、家长的共同努力。而作为语文教师,可结合所学课文,向学生推荐相关主题或写法的书目进行拓展阅读,有条件的学校可阅读电子书,没有的也可将文章印发至学生手中。如上《藤野先生》时,可向学生推荐冰心的《我的老师——管叶羽先生》、梁实秋的《我的一位国文老师》、美国作家保罗·斯蒂文弗的《零分之约》等文章。这些文章主题上相对集中,内容上相近,便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集中讨论赏析,在拓展阅读的同时积累了写作素材,一举两得。到了假期,再推荐两三部长篇名著,学生的阅读量就很可观了。

三、养成习惯

积累素材非一朝一夕可成,贵在坚持。一开始,教师要制定些强制措施,使学生形成积累的习惯。可让学生准备“素材本”,分类积累,每天至少一则。可以是摘抄笔记,摘抄美词好句、优美文段;也可是读书笔记,扼要记录事例,抒发见解,写阅读心得或观察随笔等等。内容可来自书本阅读,也可来源于日常生活。新颖、鲜活的生活现象时常会引人思索,要及时将这些思想的火花记录下来,深思细品后,或可写出独特的人生感悟,成就好文章。
为培养积累的兴趣,要求学生经常翻阅,熟记于心,产生成就感;与班上同学交换阅读,交流看法,共享成果,一则变多则;定期评比表彰,调动积累的积极性。教师还要给学生介绍将零散的素材转化为一篇文章的方法,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积累的作用,产生自觉积累的动力。
这样长期坚持,学生就会形成积累的习惯。学生积累越多,视野越开阔,思维越活跃,语言越丰富,技巧越纯熟,写作时自然信手拈来,运用自如。写作,对他们,将是一种快乐和期待,而不再是痛苦。这就是注重积累,以读促写的效用。
【参考文献】
徐胜友.谈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素材积累的有效策略[J]. 现代语文,2010(04).
肖明秀.改变学生作文无话可说和无从说起的现状[J]. 文学教育,2012(05).
[3]徐海荣.以读,以写促读——初中语文主题阅读与话题作文训练互动研究[D]. 鲁东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