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论综述关于影子银行不足研究综述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1269 浏览:94829
论文导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关于影子银行定义、存在问题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对影子银行在当代金融体系中的意义、地位及其管理进行判断,进而审视我国影子银行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影子银行;金融风险;监管

一、影子银行的范畴界定及特征

“影子银行体系”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董事Paul McCulley(2007)提出,定义为“与传统、正规、接受银行监管的商业银行系统相对应的金融机构”。英格兰银行副总裁Paul Tucker认为,影子银行是指向企业、居民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期限配合和提高杠杆率等服务,从而在不同程度上替代商业银行核心功能的那些工具、结构、企业或市场。李杨(2011)赞同Tucker的说法,认为有四点值得注意:一是服务对象不仅包括企业和居民,也包含金融机构;二是扩充了金融的概念;三是强调影子银行与传统意义上的银行不同;四是基于影子银行在发达经济体的发展情况,可以进一步体会其本质。Gary Corton(2010)分析指出政府支持型影子银行体系主要包括美国联邦住房贷款银行系统、房地美和房利美;易宪容(2009)认为影子银行实质就是以住房按揭贷款的证券化等方式行使银行的功能,但没有传统银行的组织形式。周丽萍(2011)从金融功能视角,认为影子银行是发挥类似于商业银行存款、贷款、结算等功能的三大类非银行金融机构。文维虎(2010)认为我国社会出现的无序期货投资与交易乱集资、抬会与标会、农村基金会、非法投融资等,都是影子银行的中国式体现。然而,这些定义并没能体现出“影子银行”发挥类似商业银行功能却受较少监管的特征。根据我国当前对影子银行概念的理解和运用情况,我们可以把影子银行定义为:那些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的,行使部分传统银行功能,但运作模式、交易方式、监管制度等都与传统银行完全不同的金融机构、金融工具和金融运作机制的总和。
从上世纪70-80年代,在各国放松金融管制以及网络技术逐渐参与金融技术的发展趋势影响下,全球金融体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美国金融市场在这一变革中表现较为突出,原有的商业银行盈利模式依赖于吸收存款并发放贷款,这种情况下,如何将异质性资产转化为同质性债务同时加强信用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关注的重点。而在美国金融市场发生重大创新之后,证券化融资成为新型的融资模式(易宪容,2009)。有研究认为在新金融体系下,竞争导致了影子银行系统的兴起,在放松金融管制的背景下,非银行金融机构得到了显著的发展。面对非银行机构及其产品的冲击,传统银行业务盈利能力下降。考察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可以看到,资产方主要为商业票据和和垃圾债券,负债方主要为货币市场共同基金,表内业务创造利润的能力较弱,从而面对盈利能力下降的压力,商业银行积极寻求新的赢利点推动了影子银行系统的产生和发展。也有学者认为,美国金融业1970年以来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将利基银行业务挤出,大银行的金融业务得到全面发展。商业银行和储蓄机构在金融系统中所占而的份额逐渐“缩水”,相对应非银行机构及其所持有的资产占比则逐步上升(Nersisyan & Wray,2010)。

二、影子银行的影响分析

在负债方面,影子银行从短期资本市场得到融资,形成了期限相对较短的负债;由于影子银行必须要求高利息以获得利润,因而资产方须投资相对期限更长的资产。经过上述方式,影子银行就与货币市场上的投资者、资本市场上的长期筹资人进行了资产和期限的互换(Crotty&Epstein,2008)。当市场出现不稳定因素,如市场预期转变出现了资金溃逃现象,那么投资银行、对冲基金和私募基金等影子银行机构就会出现类似商业银行“挤兑”的现象,而此时的影子银行由于无法将其长期资产立即变现,就出现了流动性不足的局面(郑联盛,2009)。
此外,影子银行作为融资发起人在设计金融创新产品的时候,其前提假定会与现实不符,从而导致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被严重低估。由于金融衍生产品成分复杂,透明度低,导致了对金融衍生产品难以定价。这样,影子银行体系成为了金融机构逃避监管、掩盖资产负债表真实情况的重要工具(易宪容、王国刚,2010)。当影子银行基金与未保险商业票据相互关联时,一旦商业票据投资者在票据到期后不再继续投入,就会造成影子银行陷入流动性危机(McCully,论文导读:
2007)。

三、影子银行体系运作机制和监管问题

葛爽(2010)认为过高的证券化杠杆率和评级机构的不负责表现,风险积累越发严重,最后危机发生。陈华(2010)认为影子银行具有内生脆弱性,外部监管、外部冲击的缺位失效与影子银行内部脆弱性共同作用导致了危机的形成。徐滢,周恩源(2011)阐述了影子银行体系通过抛售机制、再融资机制、预期机制、恶性循环机制,认为我国银行应该关注非银行金融机构和资产的稳定性。王汇(2011)认为影子银行的银行家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不对称风险的存在,导致银行家职能的缺失和道德风险,造成整个金融市场的风险。
从监管的宏观方面来说,曹勇(2011)提出应将影子银行纳入宏观审慎管理框架.。李建军,田光宁(2011)认为中国的金融监管框架可以形成影子金融功能监管与传统机构监管的双元制模式。具体监管方面,巴曙松(2009)认为未来对影子银行系统的信息披露和适度的资本要求将是金融监管改进的重要内容。闫超,赵毓芙(2010)提出对影子银行监管不仅要弥补以前的监管漏洞,也要制定相关的规则促进其健康发展。

四、启示与展望

对于我国是否存在影子银行系统业界一直存在着很大争议,尽管从单纯机构角度上考察我国尚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影子银行,但从广义上来说,类似的影子银行业务客观上是存在的。同样,我国实际存款利率长时间为负,且随着通胀率的上升,负值会越来越大,这也在推动影子银行业务发展。一些房地产信托公司、地下钱庄等机构成为了吸收这种资金的主要力量,而地下钱庄等民间机构则在监管范围之外,其高的杠杆率更是将风险大大增加(孙业文,2011)。为舒解更多资金进入“影子银行”系统进行套利活动的情况,可以施行的措施包括:其一,适当提高利率,利率的提高可以保证银行储蓄不再继续大规模涌入“影子银行”系统,从源头上缓解流动性泛滥;其二,紧缩货币政策力度适当减轻,可以保证商业银行资金充足,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的局面。并且,当前我国的紧缩货币政策是无法缓解巨大的“表外”风险的,从风险防范角度上看,必须将政策方向调转,引导“表外”项目转向“表内”,以对其进行有效的监控。
参考文献
李杨.影子银行体系发展与金融创新[J].中国金融,2011(6).
李扬.“影子银行”中专毕业论文www.7ctime.com
行走在灰色地带[J].半月谈,2011(12).
[3]易宪容.”影子银行体系”信贷危机的金融分析[J].江海学刊,2009(3).
[4]文维虎,陈荣.重视影子银行动向避免风险隐患显现[J].西南金融,2010(2).
[5]郑联盛.影子银行体系:发展、内涵与未来[R].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2009.
[6]孙业文.中国式”影子银行”紧缩政策下盛开的花[OL].财讯网,2011(5).
[7]Gorton & Metrick.“Haircuts”.forthcoming in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t.Louis Review,2010.
[8]McCulley,P.“Teton reflections”,PIMCO Global Central Bank Focus.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