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论信息披露信息披露经济后果研究综述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1936 浏览:146307
论文导读:实证检验:一是合并报表是否比母公司报表更具价值相关性,二是基于主体理论编制的合并报表源于:论文结论范文www.7ctime.com与基于母公司理论编制的合并报表在价值相关性上是否存在差异。研究发现,合并报表的价值相关性仅在部分样本区间高于母公司的财务报表,但合并报表能够揭示公司的风险,比如在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等方面。
公司披露的信息包括自愿性信息和强制性信息。强制性信息披露是监管部门管制的结果,而自愿性信息披露是公司自愿性向资本市场传递信息的结果,比如公司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环境信息报告、产品信息、重大合同信息、盈余预测报告等。实际中,公司在强制性信息披露中也面临一些选择空间。比如,上市公司年度报告要求披露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的相关内容,但是不同公司在披露的内容上存在较大差异。本文的综述中将同时考虑强制性信息和自愿性信息。Healy and Palepu (2001) 指出公司进行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动机包括:降低信息不对称,传递信号,缓解冲突。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或者信息披露质量的高低,在降低信息不对称上存在差异,最终所带来的影响也不同。本文将简要回顾信息披露的短期效应(市场反应、价值相关性、预测价值)和长期效应(资本成本和资源配置效率)。

一、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

短期来看,信息披露能够引起股票的变化,市场对于不同类型信息披露的反应存在差异。朱晓婷,杨世忠(2006)采用2002-2004年的上市公司为对象,以上市公司年报时滞来衡量信息披露的及时性,研究发现早披露年报公司的市场反应要显著强于晚披露公司的市场反应。孙亮,刘春(2010)以三鹿事件引发的乳业危机为背景,验证了我国证券市场信息传染效应的存在性。研究发现,在[-1,1] 事件窗口中,食品行业的非乳业上市公司的平均非正常损失为-2.369%,股权集中度较高能够减弱负面信息传染给公司带来的非正常损失,而董事会的特征没有显著影响信息传染效应的程度。邱冬阳等(2010)选取2006-2008年深圳中小板市场223家IPO 公司,得出:IPO 公司上市首日开盘价对于有明确内控信息披露有显著的正向反应。

二、信息披露的预测价值、价值相关性

陈玉清,马丽丽(2005)和宋献中,龚明晓(2007)研究了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决策价值。陈玉清,马丽丽(2005)建立了上市公司对利益相关者承担社会责任的指标体系,揭示了上市公司的真实社会贡献,并实证分析市场对该信息的反应。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责任信息与上市公司价值之间的相关性较弱。宋献中,龚明晓(2007)采用内容分析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年报中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的质量和决策价值进行了整体的评价。总体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年报中的社会责任信息质量水平较低,决策价值也较低。
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不仅包括合并财务报告,还包括母公司财务报告,实务和研究中较多采用合并报告数据,下面的研究表明两者之间的差异亦具有信息含量,而且在不同的准则下信息含量的大小存在差异。陆正飞,张会丽(2009)实证分析合并报表与母公司报表净利润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增量信息含量。研究发现:两者增量信息含量的差异在新旧准则下不同。在旧准则下,该差异对母公司投资者的股票定价决策没有增量信息。而在新准则下,该差异能够显著提高股票定价的信息含量。王鹏,陈武朝(2009)采用2001-2007年的上市公司为对象,对下面两个问题进行实证检验:一是合并报表是否比母公司报表更具价值相关性,二是基于主体理论编制的合并报表源于:论文结论范文www.7ctime.com
与基于母公司理论编制的合并报表在价值相关性上是否存在差异。研究发现,合并报表的价值相关性仅在部分样本区间高于母公司的财务报表,但合并报表能够揭示公司的风险,比如在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等方面。进一步发现,基于主体理论编制的合并报表更加具有价值相关性。

三、信息披露与资本成本

公司自愿性披露信息:一方面向资本市场提供了更多决策有用的信息,能够降低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降低了资本成本;但同时,公司披露信息也会增加成本,比如向竞争对手泄露一些私有信息,带来更多资本市场的关注和质疑等,从而可能进一步提高了公司的融资成本。汪炜,蒋高峰(2004)采用2002年前在上交所上市的516家公司样本,检验其自愿披露水平与上市公司权益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他们发现,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水平越高,权益资本成本越低。曾颖,陆正飞(2006)发现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越高,边际股权融资成本越低。张纯,吕伟(2007)发现主动信息披露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有效方式,发现信息披露能够降低公司的融资约束。

四、信息披露与资源的论文导读:

优化配置
资源配置效率是衡量证券市场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监管部门采取多项措施来降低信息不对称,而通过增加公司披露信息的数量和质量是改善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方式之一。2003年12月8日,中国股市信息披露规则发生变化,买卖盘揭示范围由3个最优报价扩大为5个。董锋,韩立岩(2006)以此作为事件,研究披露规则的变化对于市场行为的变化。研究发现:透明度提高之后,市场的流动性明显上升,交易成本和市场波动性显著下降,市场的信息传递效率也有所提高。张程睿,王华(2007)研究了公司的信息披露透明度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透明度较低和信息不对称程度较严重,扭曲了资本市场的股票定价功能。周中胜,陈汉文(2008)首先构建了证券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模型,探讨了会计信息透明度与证券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之间的关系。以1999年-2004年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行业内的会计信息披露透明度越高,证券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越好。张纯,吕伟(2009)发现信息披露水平提高,减弱了信息不对称度,提高了公司的投资效率,抑制了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