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中国石油海洋油气钻采装备国产化发展战略思考-流程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7783 浏览:73624
论文导读:采装备产业是直接关系到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影响国家能源稳定和经济安全的战略产业。1.海洋石油装备国产化是实施海洋石油开发战略的现实选择随着大陆架油气资源的日益枯竭、原油的不断攀升和人们对海洋油气资源认识的不断深化,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世界100多个沿海国家科技竞争的焦点、战略发展重点和经
摘 要:随着中国能源消费量的增加,国家能源开发和储备战略的调整,为海洋油气钻采装备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石油装备企业应适应国家能源战略调整和振兴装备制造业的重大战略机遇,大力研究开发海洋石油装备的国产化力度。本文就中国石油海洋油气钻采装备国产化发展战略进行分析,提出国产化战略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海洋油气 钻采装备 国产化 战略思考
在海洋油气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带摘自:7彩论文网毕业论文前言www.7ctime.com
动下,世界海洋油气开发装备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新时期,市场需求强劲。海洋油气钻采装备产业是直接关系到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影响国家能源稳定和经济安全的战略产业。

1.海洋石油装备国产化是实施海洋石油开发战略的现实选择

随着大陆架油气资源的日益枯竭、原油的不断攀升和人们对海洋油气资源认识的不断深化,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世界100多个沿海国家科技竞争的焦点、战略发展重点和经济增长点。
在世界海洋产业构成中,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与综合利用一直位居首位,占到全球海洋产业总产值的25%左右。从海洋油气的开发国家看,目前,全球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正在进行海上石油勘探。从海洋油气开采量看,据Mackay咨询公司统计,2003年世界海洋石油产量达到12.57亿吨,约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34.1%,世界海洋天然气产量6,856亿立方米,占世界天然气总产量的25.8%;海洋石油生产增速最快的地区依次是:中东11%、北美和中美7.3%、南美6.8%。Douglas-westwood咨询公司发布2004年世界海洋油气产量为3900万桶/天(全年总共19.36亿吨油当量),油气产量分别占全世界总产量的34%和28%。
从海洋油气的蕴藏量看,发展前景更为可观,据估计,全球海洋石油地质储量约占整个地球上石油总产储量的45%。
目前,在中东、里海、南中国海等海域,其周边国家围绕海洋油气开发引发了诸多领海主权争端,预计今后围绕油气资源的争夺及冲突会进一步加剧。
2005年我国原油年产量达到1.81亿吨,天然气年产量达到487.5亿立方米,成为世界第五大油气生产国。原油加工能力达到3.28亿吨,居世界第二位。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公司实现利润占全国国有工业企业总利润的42%。之所以能取得这样巨大的成就,离不开我国石油技术装备产业的支持,尤其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石油技术装备产业在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和国产化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我国是海洋大国,根据《联合国海洋法》的规定,我国可管辖的海洋国土面积达300万平方公里。按第三次石油资源评价初步结果,目前全国石油资源量为1070.7亿吨,其中海洋石油资源量为246亿吨,占总量的22.9%,海洋天然气资源量为15.8万亿立方米,占天然气总量的1/3。目前我国的海上石油开采主要集中在近海,渤海湾素有“海上大庆”之称。经初步估计,整个南海的石油地质储量大致在230-300亿吨之间,天然气总地质资源量约为16亿立方米,约占我国总资源量的1/3,其中:70%蕴藏于153.7万平方公里的深海区域,属于世界四大海洋油气聚集中心之一。南海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21世纪石油资源的未来出路将会更多地依赖海洋。
为保障国家长远的油气安全,中石油集团提出了立足国内,实现多元化的油气战略。要在大力推进内陆油气资源开发的同时,努力向资源蕴藏丰富的海洋发展,形成新的油气接替区,以减缓油气进口的压力,在这样一个机遇期内发展我国海洋石油装备业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1.1实施装备国产化是实现科技兴国,振兴民族工业的需要

海洋石油开发装备产业是以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为主要特征、为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提供生产工具的企业集合,是海洋油气产业与装备制造业的有机结合体,包括海洋石油和天然气的钻井平台、采油平台、钻井成套设备、钻井采油设备、油气分离处理设备、油气集输设备等核心工程装备,以及钻井采油辅助系统、海洋船舶工程通用系统等配套工程装备。
海洋石油开发装备产业是涉及国家能源稳定和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性产业,直接关系到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能力,是沿海经济发达国家重点扶持和发展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同时也是海洋高新技术发展的重要领域,其发展水平直接反映出一个国家在海洋油气资源开发领域的科学技术、工艺设计、材料、加工制造等方面的综合配套能力,具有资本与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高、成套性强、需要跨行业配套制造等特点。因此,振兴海洋油气开发装备制造业有利于提高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的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从而提升民族工业的整体实力与竞争力,对民族工业的现代化进程具有深远意义。

1.2为国家能源安全提供保障

近几年,烙印着“战略性资源”的我国海洋石油,越来越受到日本、韩国、越南以及南海周边国家的觊觎。尤其是南海石油开采竞争日趋激烈,一场围绕中国沿海大陆架的海上石油争夺战正在升级。为保障国家长远的油气安全,中石油集团提出了立足国内,实现多元化的油气战略。然而,目前我国油气开发装备及工程技术的落后严重制约着海洋油气大规模开发的进程。因此,从国家“能源战略、经济安全”角度看,自主发展我国海洋油气开发装备产业势在必行。

1.3降低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成本

海洋石油装备依赖于进口,国际垄断者一再提价,使得我国海洋油气开发成本居高不下。1999年在国际市场购买一坐自升式海洋钻井平台的是6,000万美元,目前国际上自升式钻井平台的造价一般在1.5亿至2亿美元之间,最高的达2.5亿美元,而且采购时间长,机会成本极高。为了降低勘探开发成本,我国海油设备采购的目光已经从国外转向了国内,近年来,国家连续出台多项鼓励海洋工程结构物和加大装备制造国产化的政策,极大的鼓舞了装备企业的信心。

1.4为中石油集团开辟经济增长新领域

装备制造业虽为技术密集和资本密集产业,同时具有劳动密集性质,不仅直接吸纳大量劳动力,而且前后关联度较高,需要整合集团内部与装备产业相关的资源,通过调整产品结构,统一品牌、统一管理、论文导读:款的变化、海上生产和生活水准的提高等因素,对海洋油气开发装备的安全性能要求大大提高。2.4世界海洋石油装备市场需求更趋强劲由于经济发展对油气需求的不断增加,同时,海洋油气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将在本世纪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速,并由此带动海洋油气勘探、钻采等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由此带来勘探开发装备需求
统一质量,改变产品价值链,形成产业集群的规模经济效应,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开辟中石油集团经济增长新领域。

2.世界海洋石油钻采装备发展现状

2.1国外钻采装备主要集中在北美、欧洲等沿海发达国家

海洋钻井装备:据WORLD OIL(世界石油)2002/2003统计公告,全球共有635台海源于:7彩论文网毕业生论文网www.7ctime.com
洋钻机,主要分布在墨西哥湾、东南亚和澳大利亚、北海、阿拉伯、巴西和南非海域。2001—2004年世界共建造新的自升式平台16艘,半潜式平台18艘,钻井浮船6艘。2006年,世界海洋钻井装置数量为743座。
海洋采油装置:2002年,世界在用的海洋采油平台为341座,分布在39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77座,印度尼西亚35座,尼日利亚30座,伊朗20座,马来西亚19座,其它国家160座。

2.2国际制造商垄断趋势日趋明显

随着海洋石油勘探领域的不断扩大、工程技术的不断创新以及原油的节节攀升,使得海洋油气资源开发与利用已经成为近年世界各大石油公司的竞逐的主要战场,在海洋油气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在海洋石油装备技术强国的推动下,世界海洋油气开发装备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新时期,在市场需求、产品结构、技术水平和竞争格局方面都呈现出崭新的变化。
由于海洋石油装备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和高收益等特征,导致海洋石油装备产业的核心技术和供给基本控制在发达国家的少数制造商手里。首先,美国占据主导地位,掌控着绝大部分海洋油气开发所需的海洋石油钻井设备、采油设备等关键技术,全世界海洋石油技术装备市场份额的50%以上为美国的跨国公司所拥有,引领着海洋油气装备技术发展方向。其次,欧洲强国各具特色。英国的动力定位技术、法国的半潜式、自升式、TLP、SPAR平台设计建造技术、测井技术等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挪威的超深井模块化全自动液压装载设计技术和RamRig技术代表当今国际海洋石油钻井装备模块化设计的先进技术。意大利、瑞典、德国等国的制造技术亦各具特色,是推动石油装备技术多样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再次,韩日追赶国际先进水平,在海洋油气开发装备领域发展较快,承接和建造了许多半潜式钻井平台和大型FPSO,并逐步具有了海洋石油工程建造的总包能力,是海洋油气开发装备竞争格局中不可忽视的一级。

2.3世界海洋油气开发装备产业技术向高技术、大型化、多功能方向发展

大型化。为适应深水作业的要求,顺应式平台、张力腿平台、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装置(FPSO)等大型平台将越来越多出现在海洋油气开发装备中。如:世界第一个顺应式平台,作业水深500m,以柔性的结构、大的自摇摆周期、大的水平位移来获得缓和的动力响应。其导管架为四桩腿结构,12根裙桩(?1.2m)打入海底130m,它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导管架结构,重量达20,200t。预料在未来20年内,钻井船的钻深能力将突破12,190m。
多功能化。新型的多功能钻采装置具有钻井、修井、采油、生活、动力等多种功能。如新型多功能具有动力定位装置的FPSO具有上述多种功能,而且又可以作为穿梭油轮,实现一条船开发一个海上大型油田。多功能半潜式钻井平台不仅可用作钻井平台,也可用作生产平台、起重平台、铺管平台、生活平台、海上科研基地,甚至可用作导弹发射平台,适用范围广。深水化。世界主要海洋装备制造强国已开始研究并制造大型化、大工作水深的海洋油气装备,海洋油气勘探与开采装置已由原先10?25m水深的座底式钻井平台发展到当今水深2,000m以上的SPAR采油平台和浮式生产系统,海洋油气开发装备的最大钻井深度可达9,000?12,000m。目前,国际上正在研究并开发世界上最先进的作业水深达3,000m以上的第六代半潜式钻井平台。
智能化。全自动控制钻机将成为海上石油钻机发展的最终目标。一种集钻机顶部驱动回转钻井、绞车升降、钻具自动排放、遥控操作泥浆泵、防喷器、节流压井管汇的钻机以及由宽大、舒适,以透明玻璃罩与井场设施设备隔开的控制室组成的全自动控制钻机在美国问世。
高安全性。海洋油气开发向深海区域发展、海上安全与技术规范条款的变化、海上生产和生活水准的提高等因素,对海洋油气开发装备的安全性能要求大大提高。

2.4世界海洋石油装备市场需求更趋强劲

由于经济发展对油气需求的不断增加,同时,海洋油气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将在本世纪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速,并由此带动海洋油气勘探、钻采等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由此带来勘探开发装备需求旺盛,从而导致国际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投资增加迅猛,深海油气开发装备前景光明。

3.我国海洋石油钻采装备需求分析

从国内油气资源的开发前景看,目前国内陆上石油生产总量的70%集中在普遍进入开发后期、产量逐年递减的东部油区,而西部油区还没有形成大规模的生产接替能力,因此,海洋石油增量成为我国石油产量增加的主力。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多万平方公里,其中近海大陆架约130万平方公里,蕴藏了丰富的油气资源,我国南海深水海域及南沙群岛附近海域更是埋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预计今后十年我国将有相当数量的投资用于海洋石油的开发,未来我国海洋油气开发战场将逐步向东海、南海等深海转移,随着深海开发步伐的加快,海洋石油装备投资额将继续增长。可见,我国海洋石油装备的需求和海洋石油工程建设的工作量将有较好的扩张前景。但从目前发展看,我国现有海洋油气勘探开发装备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4.中石油海洋油气开发装备国产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4.1面临的主要机遇

4.

1.1海洋油气勘探开发装备产业发展迅猛

油气的持续高企带动了国内造船业积极发展海洋工程产业,也推进了国内海洋工程研发和建造水平的进步,各企业把有效发展海洋油气工程所需装备作为其新的经济增长点,各地政府对海洋油气装备的建造都提供了极为优惠的政策条件和优越的地理位置。
4.

1.2海上装备投资回报率高,需求强劲

近几年,海洋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装备利用率和服务不断攀升。国内市场:自升式平台日费论文导读:
平均3.5至4万美元;半潜式平均6万美元,比94年增长246%。且新签合同日费仍在上涨。海洋石油工程技术服务的上涨,增加了钻井平台投资回报,促使钻井平台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摘自:7彩论文网学年论文www.7ctime.com
——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建立合格供方资质认证体系:在集团公司层面上,需要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建立合格供方资质认证体系,确保各大油田海洋石油产能建设顺利进行。按照国际化标准,不断改进、完善和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各项管理工作的精简高效、协调有序运行。
——突出重点产品,形成产业集群:对集团公司钻井装备制造业应统一规划,扶优扶强,突出重点产品、围绕龙头企业,瞄准国际水平,有效配置专业制造企业的各类资源,以开发渤海湾所需的海洋装备为主,着手准备南海开发项目,到2015年形成年建造3~5座平台的能力,平台所需的配套设备50%能实现国内供应,其产值达到30--50亿元左右。
——内控及风险管理:在研发风险控制方面,一要重视人才,以人为本,对项目吸引人才给与特殊的政策;二要在前期研究阶段,保证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可行,并被充分优化;三要在进行技术创新时,做到效果最佳;四要符合健康、安全、环境要求。在经营风险控制方面,对项目要明确任务和目标,判别工作的主要关键点和关键路径,分清工作的轻重缓急,做到个体与团队的目标一致,协同配合。在财务风险控制方面,在项目运行过程中做好筹资分析,将筹资分析运用于项目管理的全过程,有一个合理的资金结构,维持适当的负债水平,能充分利用举债经营这一手段获取的财务杠杆效应,提高自有资金盈利能力,防止举债而引起的财务风险,避免陷入财务困境。为降低投资风险,还要作好技术和市场的可行性分析和实施过程的质量控制,在项目选择上要循序渐进,避免不切实际和盲目冒进而带来的损失。
参考文献:

1.《中国石油企业》总2006年1-2,第250期

2.《世界石油工业》2005年5、6月刊

3.“海洋模块钻机设备系统国产化可行性研究报告”西南石油大学张茂等

4.“中国海洋石油摘自:7彩论文网毕业论文下载www.7ctime.com

钻采装备工业的进展与建议”中国石油与石化工程委员会廖谟圣

5.“中国石油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海洋工程技术展望”中油海石林

6.“全球海洋油气行业的新热点、新发展”挪威ACERGY集团Jeff Champion
作者简介:
邹荣(1966.3-),男,汉族,工程硕士学位,高级会计师,现西北大学国民经济学在读博士研究生,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撰写的论文《整合内部金融资源促进企业集团健康发展》一文获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究院一等奖,还承担了其他多项课题研究工作并发表论文多篇。荣获“2010中国总会计师年度人物”奖,担任《中国总会计师》杂志社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海域的应用”中海油研究中心范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