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析课堂允许不同声音,打造卓越课堂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3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9086 浏览:132868
论文导读:
“卓越课堂”是重庆市全面落实新课改要求、着力推进“减负提质”的一种“优质课堂”形态。江津区教委为了更为深入地推进全区教育均衡发展,提升全区教育质量,认真学习了市教委相关文件精神,并根据全区实际情况,特别制定了《江津区义务教育“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实施意见》,旨在创造性地实施五年行动计划,打造出优质高效的“卓越课堂”,从而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体现在学生发展上。
作为江津区的小学数学教师,积极投身“卓越课堂”的尝试和实践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努力创新课堂模式、提高教学效率是我们毕生的追求。一方面,加强教学理论的学习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力措施和有效途径。另一方面,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和改变知识呈现方式,也有利于吸引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
另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叶澜教授曾经在《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中说过:“课堂教学应被看做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我对此的理解是,“让课堂焕发出生源于:论文发表网www.7ctime.com
命活力”,就是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声音,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表达自己的权利,都能自由陈述个人的观点,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为什么要在课堂上允许不同的声音?我认为只有允许学生发出不同的声音,才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实现“因材施教”;只有允许学生发出不同的声音,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允许学生发出不同的声音,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在此,我想与各位同行分享以下三方面的意见:

一、允许不同的声音,有利于彰显学生的个性特色。

“不同的声音”不是指学生音调、音量的不同,而是指学生能够自由发表个人观点,充分展示自身独特的个性魅力。因为每一个学生所处的成长经历、文化环境、家庭背景等都不相同,所以每一个学生都形成了鲜明的、独特的个性。
一方面,新课标明确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获得最为充分的发展,因此我们不能以统一的标准去要求学生、评价学生。只有在课堂上允许不同的声音,搭建起学生自由展示自我的平台,教师才能更为深入细致地了解和掌握每个学生的个性特色,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才能更为实在地进行“因材施教”。
另一方面,在新课标、新课改指导下的新型课堂上,学生不再是整齐划一的坐在那里,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一群快乐的小鸟在自由的飞翔,不同的意见可以自由的发表,不同的个性可以得到张扬。因此,在探索“卓越课堂”的道路上,叶澜教授为我们点亮了一盏明灯,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打造“卓越”的课堂,就是要打造“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具体说来,就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彰显自己的个性,尽情释放生命的活力。

二、允许不同的声音,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心理学家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
一方面,允许不同的声音,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积极性。因为在学生的内心深处,他们都希望通过自己独立思考,找到体现独特个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都希望自己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都想要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都渴望获得成功。允许不同的声音,就提供了学生展示自我的空间,学生就能够在展示中体验成功的乐趣,这种成功的体验很有可能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另一方面,有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在课堂上,每一个学生都有渴望被尊重、被关注、被信任、被重视的心理需求。为了尽可能地满足他们这种积极的心理需求,老师要合理利用“发出不同声音”的平台,对他们不同的声音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积极的评价。得到肯定,受到赞扬的学生往往会更加主动地进行学习,更加主动地解答、展示、检查和改进。只有学生主动了,新课标所强调的“以学生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才能真正在课堂教学中得以体现。也就是说,允许不同的声音,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三、允许不同的声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不同的声音”不是指学生在课堂上随意的乱吼乱叫,而是指学生能够勇敢地展现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结果。因为小学生的思维是最为活跃的,他们面对相同的问题时,往往会有不同的见解和看法。落实到具体的小学数学课堂上,对论文导读:只有这样,学生才可能实现知识串联、综合沟通、纵横发散,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目的。综上所述,允许不同的声音,是小学数学本身学科特色的需要,坚持让学生发出不同的声音,一定能促进学生智能和思维的发展;允许不同的声音,也是因材施教的需要,坚持让学生发出不同的声音,一定能加深对学生的理解,有利于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待同一道数学题,不同的学生往往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允许学生发出不同的声音,才能鼓励学生不断尝试、不断探索各种不同的解题方法,从而逐步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又叫做辐射思维、求异思维,其特点就是对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结构形式、不同的相互关系去启发诱导学生,通过不同的思路去解答同一个问题,引导学生讲述各自解题思路及理由,理清解与解之间的联系,促进思维发展,从而得出某一问题的不同解法。这一点在应用题教学和一题多解教学中体现得最为明显。

1、应用题教学中“不同的声音”

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因为对于同一道应用题,由于思考的角度不同,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也各异。所以在应用题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灵活性,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下探索,为学生的思维发散提供情景、条件和机会,实质上就是不仅要允许学生发出不同的声音,而且要鼓励学生发出不同的声音,让学生在发出和接受不同的声音的过程中,培养他们思维的敏捷性,提高他们的变通能力与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2、一题多解教学中“不同的声音”

所谓一题多解,主要体现在一个题目没有唯一的、固定的模式或答案,其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一个题目有多样化的解答。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一题多解教学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好方法。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从一个问题出发,根据所给条件,突破固有的解题思路和思维定势,去寻找不同的解题方法,并且要启发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见解,让学生相互分享彼此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不同的思维结果。只有这样,学生才可能实现知识串联、综合沟通、纵横发散,达到举一反

三、融会贯通的目的。

综上所述,允许不同的声音,是小学数学本身学科特色的需要,坚持让学生发出不同的声音,一定能促进学生智能和思维的发展;允许不同的声音,也是因材施教的需要,坚持让学生发出不同的声音,一定能加深对学生的理解,有利于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允许不同的声音,还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坚持让学生发出不同的声音,一定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总之,允许不同的声音,能打造卓越的课堂,能让课堂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