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生活 感悟-学位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2136 浏览:152991
论文导读: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既是重点也是难点,笔者近几年来长期任教毕业班,对这一点更是深有感触。纵观全国各地的中考、高考哪个省市不是把作文放到了至高无上的位置,分数比重越来越大,教师、考生无一敢掉以轻心,因此提高写作水平,争取好的分数成为每个考生的梦想。教师更是千方百计从审题、立意、选材、修改再到行文的开头、结尾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指导。
笔者作为非常尽职的一位语文老师,担任初三教学之初丝毫不敢松懈从审题等写作技巧方面对学生进行细致的指导,可事与愿违,当年中考学生的成绩并不理想。有了挫折就会引发思考,笔者回忆一年来的教学工作,调出各次考试的质量分析,对作文这块再次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终于发现了问题的所在。那就是几乎每次的作文质量分析都有这样的字眼:“缺乏必要的生活体验,理解往往缺乏必要的深度”“缺乏对现实生活的联系与关注”“题材老套,内容空洞,千篇一律”等等。看着这样的字眼笔者有了一些想法,初三的学生他的语言表达等能力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现在他们不是不会写,而是不知道要写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通过对任教班级学生的调查发现问题主要出在学生的素材积累太少,都说没什么可写的东西。
那么,事实是如此吗?笔者不认同这一点,不是说“生活是写作的源头”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学生也是如此。“生活”是写作的“源”,有了“源”“写什么”的问题就解决了,这一问题解决好了,由“源”而“流”,“怎么写”的问题也就好说了。有想法就有相应的做法,接下来笔者再次接任初三的语文教学,鉴于去年作文教学的反思,我更赞成初中作文教学,特别是初三作文教学应让学生的作文言之有物,也就是以解决“写什么”为主要目标。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这一目标呢?笔者把一些想法和大家探讨。

一、让学生明确生活是取之不尽的材料宝库

中国文学传统里书写现实生活的倡导者始终不乏其人。如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写道:“每与人言,必询时务;每读书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初中写作的课程目标也有这样规定的“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可见,对于作文写生活,无论是文学家还是教育专家都是有共同的见解的。
那么,什么样的生活素材适合写进作文呢?这正是学生所困扰的,其实生活处处可以入文,只要留心观察,用心体会,好材料比比皆是。
第一,自己的生活便是最佳的选择,为什么要在别人的故事里哭泣?为什么要借花鸟草木之口抒自己的情呢?家中的饮食起居、校内的学习活动、读书的酸甜苦辣、成长的烦恼……初中生本就是处于一个多愁善感的季节,少年的情怀本就是说不尽道不完,为什么不把自己解读好呢?
第二,身边正经历的纷繁复杂的生活也是令人感慨。家中爷爷、奶奶的无限疼爱、父母每天都在努力工作、家长里短、和友人相聚……社会上劳动者的辛劳、农民工的艰难、和谐社会的营造、环境保护……这一切在我们身边在演绎的素材都是极好的入文材料,只是我们熟视无睹。
第三,时代的发展也应该成为作文的表现内容。国际形势的变化、传媒炒作、公众关心的事件、文化发展的动向等等都很有价值,完全可以成为中学生入文的材料。

二、让学生学会感悟,架起从生活到写作的桥梁

学生明确了生活是写作取之不尽的宝库,还是不能完全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问题。因为生活只是素材,它要进入文章,总是需要经过作者的分析、认识、提炼才能凝聚到文章中去。而现在不少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生活现状不满,对父母的关爱不理解,以自我为中心,对社会中的事件不闻不问,所以这些生活素材往往不能打动学生,他们也就不会选择这些材料入文,才会出现每次作文“无米下炊”,不知“写什么”的情况。可见,不是生活不够丰富,而是今天的学生没有在看似平淡的生活发掘它们的情趣与意义;也不是生活太单调,而是我们做老师的没有手把手的教会他们采撷生活浪花的本领。因此教会学生以语文的方式面对生活,审视生活,体悟生活就自然被推到至关重要的地位,而笔者认为要达到这一要求,唯有带领学生感悟生活的真谛。
那么,如何带领学感悟生活的真谛,体验生活的真情呢?感悟是一种思想情感活动,是一种比较模糊的概念,无法明确地提出该怎么做。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训练。
第一,观察、积累,让他们的储备坚实。观察是人通过各种感观活源于:7彩论文网标准论文www.7ctime.com
动获取对外部世界感性认识的主要途径,因此也是写作中能细致描绘的一个重要源泉。引导学生有计划、有目标的观察,并且在观察中思维充分活动,善辨多思,积极的发现有价值的东西,记好观察日记,并且不时的对观察日记进行整理、提炼,这样自然也为自己的写作准备了无人可比的资料库,也有了积累的过程,也就能为“写什么”打下坚实的基础,有了基础才会有感悟。
第二,联想和想象,让灵动的思绪飞扬。学生怎样体验观察到的生活呢?我想联想与想象就是很好的方法。学生的阅历虽浅,但他们能在自拟的网络信的高速路上自由的驰骋,他们的想象力是不可低估的,他们所不足的是联想。而联想和想象在概念上虽有区别,但在实际写作中往往是交织在一起,共同使用的。比如在《天上的街市》这首诗里,作者是由天上的明星联想到街上的明灯,又由街上的明灯想象到天上必定有美丽繁华的街市和街市上闲游的平民、农民,于是又联想到传说中的牛郎织女,想象到他们提着灯笼、骑着牛涉过天河,在街上自由地行走,从而创造出一幅真切清新的画面和一个美丽动人、寓意深邃的形象来。
自然就把平淡的生活中的情趣意义挖掘出来。再比如,写《绿叶》这样的作文,你首先要由绿叶联想到另一个事物,比如甘当配角、扶助“红花”的优秀品质,接下去要详细地写,就要展开想象了。这样生活就得到了升华,有了联想和想象,让学生的思绪在作文中飞扬,他们就不难感受到生活的真谛,也就解决了不知道写什么的问题了
第三,学会感动,拓宽情感的空间。“人之初,性本善”,孩子小的时候看到一只小猫论文导读:特殊的情感体验场所。从而积累鲜活的素材,埋下情感的火花,创造永不枯竭的写作源泉。再者,要鼓励他们珍爱自己,珍爱他人,积蓄爱的力量。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世间是多么重要,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是朋友不可复制的珍品是宇宙间一颗不灭的恒星。热爱自己,是热爱他人的前提条件,一个连自己都不爱的人,何谈爱他人。没有爱的人又怎能体
、小狗受伤都会伤心的流泪,可随着年龄的增长,有的孩子看到妈妈为了他们带病工作,老师用嘶哑的声音为他们上课也无动于衷。因此作文教学要教会学生做人,具有人性的善良,有同情心,有为正义而呐喊的勇气,有对邪恶愤慨的无畏。心中有了真情才能写出真情,自己先有感动才能写出感动别人的文章来,情感的贫乏正是学生感悟不到生活真谛的一个重要原因。
那么如何引导他们学会感动呢?笔者认为,首先,应开导他们多回家看看,做生活的有心人。家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基本,家中每天都在演绎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只是他们往往感受不到,因此作为老师有必要带着他们用眼去细察,用心去感悟,用情去理解这个他们最切身、最特殊的情感体验场所。从而积累鲜活的素材,埋下情感的火花,创造永不枯竭的写作源泉。再者,要鼓励他们珍爱自己,珍爱他人,积蓄爱的力量。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世间是多么重要,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是朋友不可复制的珍品是宇宙间一颗不灭的恒星。热爱自己,是热爱他人的前提条件,一个连自己都不爱的人,何谈爱他人。没有爱的人又怎能体验人间真情,又怎能写出富于真情的文章呢?最后,鼓励学生和老师一起品味艺术的真谛,感受名家名作,同样也能教会学生感动。笔者认为这点也无需找太多课外的东西,我们语文课文中就有很多例子。如朱自清的《背影》,普通的事,深深的情;再如《老王》中小人物,小事情反映的却是人间冷暖。作为教师决不能忽略课文的作用,因为他既告诉学生小事能入文,也示范他们感动无处不在。
感悟是一种情感活动的范畴,如果有了观察积累的坚实储备,联想和想象又能让学生的思绪飞扬,再加上感动的情感空间,那么要让学生感悟生活的真谛,体验生活的真情应该不是难事了。
生活是源,学生明确了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又能感悟生活,体验生活真情,写起作文来自然是有话可说,才思敏捷。积累生活的素材,架起生活到写作桥梁,我想学生即使不是掌握太多的写作技巧,也能较自如的应对中考的作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