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究内酯大环内酯类药物对金葡萄球菌毒力因子抑制机制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764 浏览:23362
论文导读:
摘要:金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S. aureus)是社区获得性和医院感染性疾病常见病原体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该病原体引起的感染临床症状复杂多样,以局部的皮肤感染到严重败血症,甚至包括中毒性休克综合征。金葡萄球菌的致病性与其它革兰氏阳性菌相似,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产生的胞外毒力因子。目前,已证明金葡萄球菌可产生多种毒力因子,并与感染的发病机制有关。由此,抗生素的临床疗效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的杀菌或抗菌活性及药物动力学,还与药物对细菌毒力因子释放的影响有关,尤其是在亚抑菌条件下的作用。所以,寻找抑制毒力因子的抗生素用以治疗金葡萄球菌所致疾病具有科学探讨价值和重要临床作用。为了全面了解大环内酯类药物的抗菌作用,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探讨所(CLSI)的指导方针,通过微量稀释法测定了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红霉素对金葡萄球菌ATCC29213、临床分离株SA2985、金葡萄球菌8325-4及其hla基因缺失株DU1090悬浮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s)和最小杀菌浓度(MBCs);用平板擦拭法测定了生物被膜的最小抑菌浓度(MBICs)和最小杀菌浓度(MBBCs),并用生物被膜形成和解离实验进一步验证了大环内酯类药物对金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环内酯类药物对金葡萄球菌悬浮菌和生物被膜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其中临床分离株SA2985对红霉素具有耐药性,并且三种药物对生物被膜均体现出较低的杀菌能力;生物被膜形成实验表明亚抑菌浓度的大环内酯类药物可有效地抑制生物被膜的形成,并且证明了生物被膜结构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类物质。大环内酯类药物对金葡萄球菌ATCC29213毒力因子的抑制作用探讨通过western blot、溶血素浅析和纤维蛋白原粘附实验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大环内酯类药物以剂量依赖式的方式抑制毒力因子的分泌,其中阿奇霉素对α-溶血素、金葡萄球菌肠毒素A和B都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而克拉霉素和红霉素只对α-溶血素、金葡萄球菌肠毒素B具有抑制作用;溶血素浅析和纤维蛋白原粘附实验表明,亚抑菌浓度的阿奇霉素对金葡萄球菌溶血素具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同时对纤维蛋白原的粘附作用也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浅析阿奇霉素对金葡萄球菌ATCC29213毒力因子基因hla、sea、seb及其调控基因agrA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亚抑菌浓度的阿奇霉素以剂量依赖式的方式抑制毒力基因hla、sea、seb及其调控基因agrA的表达,并且表达差别量的变化不同。本探讨结果表明大环内酯类药物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和抗毒素作用,因其亚抑菌浓度时可抑制金葡萄球菌毒力因子的释放,将有助于治疗由金葡萄球菌导致的感染。关键词:金葡萄球菌论文生物被膜论文大环内酯类药物论文溶血素论文肠毒素论文
本论文由www.7ctime.com,需要论文可以联系人员哦。中文摘要4-6
Abstract6-11
引言11-13
第一篇 文献综述13-38
第1章 金葡萄球菌探讨进展13-28

1.1 金葡萄球菌概述13

1.2 金葡萄球菌肠毒素和溶血素的探讨13-17

1.3 金葡萄球菌生物被膜探讨进展17-20

1.4 金葡萄菌毒力因子调控机制20-24

1.5 作为药物靶标的细菌双组份信号转导系统探讨24-28

第2章 大环内酯类药物探讨进展28-38

2.1 对炎症的影响28-32

2.2 抗菌作用探讨32-34

2.3 对细胞信号转导的影响34-36

2.4 对气道分泌物的影响36-37

2.5 免疫调节机制概述37-38

第二篇 探讨内容38-72
第1章 大环内酯类药物抗金葡萄球菌活性浅析38-51

1.1 材料和策略38-42

1.2 实验结果与浅析42-46

1.3 讨论46-49

1.4 小结49-51

第2章 亚抑菌浓度的大环内酯类药物对α-溶血素,肠毒素 A 和 B 的抑制作用探讨51-63

2.1 材料和策略51-54

2.2 实验结果54-60

2.3 讨论60-62

2.4 小结62-63

第3章 亚抑菌浓度的阿奇霉素对金葡萄球菌论文导读:agrA、hla、sea和seb基因表达的影响63-723.1材料与策略63-663.2实验结果66-693.3讨论69-713.4小结71-72结论72-73参考文献73-89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89-90致谢90上一页12
agrA、hla、sea 和 seb 基因表达的影响63-72

3.1 材料与策略63-66

3.2 实验结果66-69

3.3 讨论69-71

3.4 小结71-72

结论72-73
参考文献73-89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89-90
致谢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