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论自转《地球自转》教学设计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5977 浏览:119134
论文导读:
课程标准: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课标解读: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是本模块内容的重要基础理论,对于认识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都有着重要意义。
地球同时存在着不同的运动形式。在中学阶段,一般只研究地球的两种基本运动形式即绕地轴自转和绕日公转。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须注意区分哪些是由自转运动产生的(昼夜交替、地方时差、地转偏向力对水平运动的影响以及地球的形状),哪些是由自转与公转运动共同影响产生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在分析公转地理意义时,须将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及其移动—太阳高度角、昼夜长短变化—四季更替的线素梳理清晰,前者是后者的原因,公转的同时在自转是公转地理意义产生的重要条件。
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地球的运动”这部分内容时,知识相对枯燥、抽象、难懂,老师难以形象描述,而且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要求较高。如何将这部分内容和新课改的要求统一起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成为课堂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先讲简单的地球自转,由易到难,建立一定的空间能力,再学习地球公转就容易理解多了。
教学目标:

1.观察动画,说出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2.观察地球仪,说出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分布规律;

3.通过做昼夜半球的实验,观察昼夜现象的原因、太阳高度的变化和晨昏线的特点;

4.通过地球仪演示,理解地方时的成因,总结地方时的规律;

5.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归纳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偏转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实际

教师导入:太阳每天都在东升西落,你知道为什么吗?
(设计意图:用生活中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创设情景导入,激发求知的兴趣。)
1.太阳高度是描述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日出时最小,然后变大,正午12:00时最大,然后变小,日落时最小,为0°。结合生活实际,回忆一下:
当地有没有太阳在头顶正上方的时刻?一天中什么时刻太阳高度最大?
太阳在头顶正上方时,太阳高度最大为 90°,此点为太阳直射点。
(设计意图:用生活中自己熟悉的太阳位置的移动,归纳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理解太阳直射点的概念,明白正午太阳高度不一定是90°。)
2.自然日界线描述在我们生活中今天和明天的分界时刻是夜里12:00,注意我们在时刻计算时用24小时制,即自然日界线为0:00或24:00。
(设计意图:用生活中自己熟悉的日期变化,记住自然日界线。任何一条经线都可能成为自然日界线,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

二、动手做实验

实验1: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回答:

1.从侧面看,地球自转的方向?

2.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怎样?从南极上空看呢?

(设计意图:通过地球仪演示,建立学生的空间概念,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描述地球自转的方向。)
实验2: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任意找一点提问:

1.转动一周的角度是( 360°),时间约是( 24小时)。

2.是不是地球上所有的点的角速度都相等?(不是,南北极点除外)

3.在赤道上任意找一点,转动一周的角度是(360°)。

4.在北回归线上任意找一点,转动一周的角度是(360°),弧长比赤道上(小)。

5.纬线的长度及纬度分布规律:(从赤道向两极递减),所以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的纬度分布规律: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同一条纬线上线速度相等。
(设计意图:通过地球仪演示,建立学生的空间概念,学会在观察中找到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规律。)
实验3:

1.准备材料:地球仪、电筒。

2.在黑暗的屋子里,打开电筒对照地球仪。

3.观察对着电筒的一面和背着电筒的一面两部分的比例。

4.拨动地球仪自西向东自转。

观察实验并思考:

1.地球能不能发光?若地球是透明的,有没有昼夜现象?

2.地球上为什么有昼夜现象?

摘自:本科毕业论文答辩www.7ctime.com

3.为什么会有昼夜更替现象?

(设计意图:在做中学,通过实验建立空间概念,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得出形成昼夜现象和昼夜更替的成因。)
实验4:
演示:用红色和蓝色两支粉笔点在赤道上(红色点在晨线上,蓝色点在论文导读:
夜半球),让学生观察并回答:

1.红色的时刻为( )点?(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6点)

2.蓝色的点与它相差两小时,为( )点?

3.找到时刻为12:00的点。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得出偏东地点的时刻要早一些,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三、绘制平面示意图

画图1:地球自转的方向(侧视图、俯视图)
画法指导:侧视图在地轴上画,俯视图在赤道周围画一段弧线,标上箭头表示方向。
(设计意图:学会用图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
画图2:晨昏线
画法指导:经过地心,与太阳光线垂直(侧视图)、与太阳光线垂直(俯视图)。
(设计意图:学会用图表示晨昏线,在图上判断晨线和昏线。)
画图3:区时计算
画法指导:画经线(注意标明经度),东加西减。
(设计意图:画图计算,加减问题就不容易错。)
教学反思:
这堂课我通过实验和地球仪演示,结合多媒体和学生生活实际,给学生参与课堂创造了一定的条件,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通过画图,把立体的事物转化成平面的地图,使学生建立一定的空间概念,培养了学生初步的空间想象能力。
(责任编辑 史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