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议马氏《马氏文通》设计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3091 浏览:106063
论文导读:
摘要:《马氏文通》是我国第一部用现代语言学理论来研究中国语法的著作。它以典范的文言文为研究对象,从经、史、子、集中选出古汉语例句,并以拉丁文语法为理论参照,对其中的虚词、实词及其句法结构进行了较为系统而深入的研究。虽然在研究过程中也有一些缺陷,但是其价值是巨大的。
关键词:意图与方法内容与体例价值与不足

一、《马氏文通》的作者简介

关于《马氏文通》的作者,有人认为其实际作者为马建忠、马相伯弟兄俩,马相伯的作用绝不仅仅是“帮助”、“校订”而已,他对《马氏文通》的贡献是非常大的。但是由于大多数版本的书,其署名作者都是马建忠,所以《马氏文通》是马建忠所著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
马建忠,字眉叔,江苏丹徒(今镇江)人。主要著作有《适可斋记言记行》、《马氏文通》。马建忠对中国古籍和中国传统语文研究有深厚的功底,并且长期从事中、西语之间的翻译工作从而具有较为明确的语法观念,这些前期的学习和工作经验为《马氏文通》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二、《马氏文通》的创作背景及其意图

《马氏文通》出世于19世纪末期,曾经的留学经历,使他对西方不同的社会形态有了直观地了解。他在仕途失意的情况下,退居家园,本着开发民智、教育救国的理想,把撰写语法著作作为发展民族文化、振国兴邦的良策之一。他精心专研,勤求探讨,加之马建忠还有一位同样精通西方语言,著有《拉丁文通》,并多年从事双语教学和翻译工作的哥哥马相伯可与之探讨研究,终于创作了中国第一部具有30余万字的系统的汉语语法学著作《马氏文通》,开创了中国现代的语法学。
它是中国传统训诂学与西洋语法理论框架相互结合的产物,是中国汉语语言学史上耸入云霄的一座不朽丰碑。《马氏文通》的问世,标志着中国汉语语法学的诞生,是中国古代语言学的终结,现代语言学的开始。从此以后,中国的语言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开始了新的研究领域。

三、《马氏文通》的内容和体例

《马氏文通》共十卷,另有马氏的“序”、“后序”和“例言”。第1卷题为“正名”,介绍主要的术语,给书中要讲的各类“字”(大致相当于后来的“词”)、各种“词” (大致相当于后来的“句子成分”)以及“句”、“读”等下定义。这是全书的大纲部分。第2至9卷依次论述了各类实词和虚词。其中第2至6卷讲“实字”,包括名、代、静、动、状五类“字”,其间穿插介绍了起、止、表、司等几种“词”以及主、宾、偏、正、前、同等几种“次”。这是本书的主体部分,主要是建立了汉语的词类系统。第7至9卷介绍“虚字”,包括介、连、助、叹四种“字”。第10卷题为“句读论”,讲“起词”的有无、省略;语词在句中的位置、省略;“止词”的用法、位置和省略;“转词”的有无和作用;“顿”、“句”、“读”的定义、特点等等,是句法的总论,来讨论汉语的语法系统。
在体例方面的特点主要有:

1、书中分析实词词法和虚词词法是各自独立成卷的,也是分别阐释的。

2、以词法为主,主要涉及的是词类问题。

3、直接地列出语法术语。

4、模仿了拉丁语法,按层级范畴来安排体例。

四、《马氏文通》的研究方法

《马氏文通》中很多语法理论都是马建忠首创的。他分析了中西语法的共性与个性,运用了比较的方法、变换分析的方法、层次分析的方法、标注特殊示例的方法,将古汉语中的语法规律展现出来,并总结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系统的中国语法理论体系。这些方法为我国的语法研究以及其它学科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五、《马氏文通》的价值

《马氏文通》创立了中国人自己的语法学, 打破了文字、音韵、训话三分天下的局面,使传统的语言文字学向着现代语言学迈出摘自:毕业论文答辩www.7ctime.com
了坚实的第一步。它在学科领域和研究方法方面,为中国语言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增进了我国文化与外国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一)《马氏文通》弥补了中国语言学史上的空白领城

《马氏文通》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汉语语法学著作;它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句子成分的系统,书中把句子成分叫作“词”,共有起词、语词、止词、表词、司词、加词、转词七种。它也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句子系统。

(二)《马氏文通》丰富了中国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马氏文通》采用的比较和系统的方法,开创了中国汉语语法学研究的先河,填补了中国语言学论文导读:出版社.1991.于广元.试谈《马氏文通》的变换分析.扬州师范学报.1988(3).许国璋.《马氏文通》及其语言哲学.中国语文.1991(3).作者简介:闫肃(1988.01-),女,辽宁葫芦岛人,汉语言文字学专业。上一页12
研究的空白领域,并从研究方法上大大地丰富了中国语言学的研究。

(三)《马氏文通》为我国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基础

《马氏文通》是中西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为各个领域吸收西方文化开创了新的突破口,提供了中西文化交流的范例,成功地构建了中西文化的桥梁。它广泛地选例,促进了诸子各家思想的传播、融合,并且弘扬了民族文化,也促进了我国和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我国文化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六、《马氏文通》的不足

(一)厚古薄今的观点

《马氏文通》的选例只是出自《汉书》以前,加上一个唐代的韩愈。这样的选例办法,割断了历史的发展脉络,无法表现出汉语语法从古代到近代的动态衍变规律。

(二)机械模仿的手法

《马氏文通》中某些语法格局与体例的安排,语法结构与规则的分析,语法范畴和句子成分的设置,都是刻意模仿印欧语法规律进行分析的。

(三)重意义而轻形式

从形式与意义的关系上来看,马氏信守传统语法学的原则,研究中重视意义而轻形式,强调语法的规范性。这种重意义而轻形式的局限,会造成一些观点在理论上不够充分,而且在分析一些句法词法时也会造成一些错误。
参考文献:
蒋文野.《马氏文通论集》[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
王海棻.《马氏文通》的研究方法及其影响[J].吉安师专学报.1988(4).
[3]王海棻.《马氏文通》与中国语法学[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
[4]于广元.试谈《马氏文通》的变换分析[J].扬州师范学报.1988(3).
[5]许国璋.《马氏文通》及其语言哲学[J].中国语文.1991(3).
作者简介:闫肃(1988.01-),女,辽宁葫芦岛人,汉语言文字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