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究小班利用种植园地培养小班幼儿能力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116 浏览:19117
论文导读:
摘 要:种植园地是为了培养幼儿的劳作能力,通过亲身实践了解更多科学常识而在园中开辟的一片绿色天地,春天耕种时节,幼儿们可以播种喜欢的种子在种植园地里,亲自浇水、施肥,等待开花、结果的日子,收获劳动的喜悦,很多枯燥的常识在绿色园地里变得充满趣味。利用种植园地让幼儿对大自然产生兴趣,从而培养幼儿科学探索的意识。因此,根据本园具备种植活动的有利条件,以蔬菜种植活动为载体,结合幼儿的教育任务,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开展和引导幼儿进行种植、观察、管理等系列活动。让种植活动成为幼儿的教育资源,从而开阔幼儿的视野,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探索能力,进而促进幼儿整体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种植活动;幼儿;教育资源;探索能力
幼儿园的种植园地是大自然的剪影,种植园地虽小,却是真实自然的,各种植物,蚯蚓、蝴蝶、蜗牛之类的小动物,以及土壤、石块、水之类的环境物质,都蕴含着各种奇妙的科学现象。作为幼教工作者应充分利用种植活动这一优势来引导幼儿在大自然中学习、游戏,陶冶幼儿的性情,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促进幼儿各方面的成长。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科学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引导幼儿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种植园地是以小见大,让幼儿身体力行的最佳场所。种植园地里的各种生物都自然地向孩子们展示了具体形象的生命内容,提供了直观生动的科学材料。幼儿通过长期观察、操作,可以感知植物和动物的基本特征与生长过程,见识自然的丰富与多元,感受生长的喜悦与收获的快乐,等等,这些经验都给了幼儿以亲近自然的吸引力。如在秋天,教师可将园地里毛豆、蚕豆等种子作为讨论活动的起点,引导幼儿探究种子的秘密,感受大自然的智慧与奥妙。

一、活动内容与途径

1.每周一次实践活动,让种植园地更贴近幼儿生活

教师可以利用谈话、集体教学等时间让幼儿参观准备中的种植园地,并提出自己的想法,也可以让他们说一说自己见过哪些蔬菜瓜果;这些蔬菜瓜果是怎样成长起来的;它们的种子是怎么样的;你见过怎样的种子等等,让种植园地的植物更贴近幼儿的生活,类型更加多样化。
小班共有7个班级,根据园地课程安排,结合季节,每班每周轮流一次到种植园地进行实践活动,这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事情,他们常常会三五成群地自由找到朋友蹲在一起,围着看,一起讨论、交流,此时,哪怕是平时不善言谈、喜欢独处的孩子,也都按捺不住自己的兴奋,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小天地,种植园地顿时有了生气,喜欢凑热闹的还有蜗牛、蚯蚓、蚱蜢,真是美妙的乐园啊!如在春暖花开的季节,教师带领幼儿在种植园地里,摘草莓,挖土豆,观察青瓜,给杨梅树剪枝;在夏天,我们观察小蜗牛什么时候会出来透气,采摘黑里透红的杨梅和小朋友一起分享,采摘大豆、蚕豆烧成五香米饭过端午节;在丰收的季节里,种植园地更成了孩子们最喜欢去的地方,帮食堂叔叔摘绿油油的四季豆、剥一剥葱苗,挖芋艿,拔萝卜,孩子们可喜欢啦!有时还会把这份喜悦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体验劳动的快乐,体会付出总会有收获。天气渐渐变得寒冷时,我们还给橘子树穿上过冬的保暖衣,让它们在冬天来临时,也不会感到寒冷。
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不仅增长了幼儿的科学认知水平,开阔眼界,亲身体验更容易被幼儿接受生疏的知识,现在的孩子没有什么机会参与田间劳动,有些知识只能从书本上看到,耳朵里听到,但无法亲身体验,以至于都不曾理解“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实含义,所以,我觉得在种植园地里给幼儿创设真实的环境,赋予幼儿亲身接触大自然的机会,自由观察,自主探索,能运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2.利用一日环节,给予幼儿自由探索空间

教师可以利用晨间活动、餐前活动、散步时间,在一日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由探索,根据个人兴趣对动植物进行观察、探索,幼儿在种植园地里开展的自主探索活动随意宽松、灵活多样,幼儿之间既有互动又有互补,每个幼儿会因个体差异而表现出不同需求。如,有的喜欢叶子,有的喜欢种子,有的更愿意寻找小昆虫;有的喜欢观察,有的喜欢动手操作,等等。由于种植园地的活动和室内活动在形式、时间、要求上有较大区别,所以幼儿可以更大程度地表现出自己的个性特征,从而让科学探索活动走向深入,走向精彩。

3.家园共同参与,让家长成为种植园地的指导者、参与者

很多家长都是种植的好手,特别是爷爷、外公辈的,可以给我们示范怎样给土豆苗浇水,怎样为大蒜除草,教师要积极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参与,为我们种植园地的开发和利用出谋划策。本学期,我们邀请了亮亮的爷爷为我们示范怎样摘草莓,才能使摘到的草莓不湿手、不捏破,保摘自:学术论文格式www.7ctime.com
持干燥、完整。孩子们看得可认真了,学习的热情更是高涨。有几个孩子还大胆地向爷爷询问,为什么草莓不像葡萄那样挂起来呢?问得爷爷都哑口无言了,未来的小科学家可真厉害啊!

二、活动原则

1.启发性原则

在种植活动中,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教师要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积极性原则

调动幼儿的兴趣和求知,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探索的乐趣。

3.直观性原则

在种植活动中,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得出表象,进而提升为自己的感性知识,从而使自己得到全面发展。

4.因材施教原则

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个性倾向,教师要根据孩子的特点,进行个别、小组及集体活动,使每个孩子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三、活动收获

1.在种植中培养观察能力

植物的生长变化是一个需要耐心照料与等待的过程。各种植物在孩子们的期待中一天天长大,一天天发生着变化。在观察种植园地时,孩子们养成了习惯,轻轻地走进种植园地,细细地观察,大胆地提问,会把自己的发现和小伙伴一起分享,在观察中会惊喜地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萝卜开的是大大的白色花,油菜、青菜开的是黄花,花谢了,有的结籽、有的结豆荚。我们平时吃的土豆是在泥土里挖出来的,这些又都是蔬菜的种子。

2.在论文导读:

种植中学习管理能力
让教师、幼儿、家长一起参与园地管理。到了春耕时一起讨论:“我们班的种植园地应该种些什么?种植园地上要种各种蔬菜应该怎样划分呢?”幼儿们各抒己见,在讨论中达成了共识,合理安排种植了土豆、大蒜、萝卜等。并请幼儿的爷爷(老农)一起参与指导种植园地,使幼儿们了解到要让蔬菜长得好,要经常去管理、施肥、浇水、锄草。在每天的自由活动时间,时常有幼儿提醒老师、小伙伴一起管理种植园地,参与管理已融入幼儿们每天的生活。

3.在种植中提高语言能力

每个幼儿都有自我表现的需求,在活动中他们的表现非常积极,对自己的想法和意见都充满自信。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在种植活动中,按照孩子的意愿,每天引导幼儿观察。首先,利用口头交流的传统表达方式让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的发现和记录,如“我的大葱长得绿油油的”“我的大豆种子发芽了”等这些的带有幼儿观察成功的愉快体验的表达,为幼儿表达积累丰富的感性知识。其次,慢慢运用记录本引导幼儿用图画的形式将每天认真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画在自己的图画本上,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多种形式的种植活动不仅满足幼儿这一需要,在整个过程中还培养了幼儿从小爱生活、爱自然、爱护植物的情感。同时,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幼儿学科学的求知欲和自信心。
(作者单位 浙江省慈溪市早期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