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谈基于软开关技术新型有源电力滤波器-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1505 浏览:144641
论文导读:
摘要:有源电力滤波器(APF)作为一种可以动态抑制谐波并且能够同时实现无功补偿、抑制闪变等功能的新型电力电子装置,成为了综合治理谐波污染最为有效地策略。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检测和制约对策环节的性能优劣直接影响了补偿效果,人们不断地探讨出多种先进的、精确的检测策略和制约对策,但是主电路开关器件的技术水平却大大限制了这些检测策略和制约对策的进一步运用。本论文针对目前单台APF补偿容量小、成本过高以及过高开关频率带来的EMI和开关损耗等不足提出了解决办法。首先介绍了基于三相瞬时无功功率论述的p q和i p iq检测算法,并采取了一种无锁相环的i p iq谐波检测算法,此种无锁相环的检测算法可以有效降低因为电网电压的频率波动而对检测结果带来的不良影响,并且在现实运用中可以简化检测电路结构。利用Matlab软件建立三相电力系统的仿真模型,并对检测电路中低通滤波器在不同阶数和截止频率时的检测结果进行了仿真比较,以确定其最终的参数值。然后,在综合探讨软开关技术和传统的多电平电路拓扑结构的基础上,对三相-单采取了一种新型的零电压零电流辅助谐振极型软开关电路。针对所提逆变电路的结构特点,采取一种与之相应的混合三角载波调制对策,使2H桥逆变单元的开关频率比三相桥式单元的低一个数量级,可以降低逆变器的整体开关损耗。由三相桥式单元承载主要的输出功率,2H桥作为辅助开关频率的补充。高频的三相逆变单元中引入辅助谐振极型的软开关电路,进一步降低高频单元的开关损耗而且不影响各相的相对独立性。并利用Matlab仿真软件对这种软开关级联逆变器进行了仿真探讨,仿真结果显示高频逆变单元的主开关器件在导通时刻的电流尖峰和关断时刻的拖尾电流均得到了有效的抑制,证明了的所提出的软开关逆变电路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最后,将所提出的新型逆变器主电路运用到有源电力滤波器中,利用Matlab/Simupnk仿真软件对这种新形式的有源电力滤波器进行了仿真探讨,证明具有该种主电路拓扑结构的有源电力滤波器能够有效地进行工作。关键词:软开关论文有源电力滤波器论文谐波抑制论文多电平级联论文
本论文由www.7ctime.com,需要论文可以联系人员哦。中文摘要3-4
ABSTRACT4-8
第一章 绪论8-14

1.1 电力谐波的产生和危害8-10

1.1 谐波相关概念及标准8

1.2 谐波的产生8-9

1.3 谐波的危害9-10

1.2 电力谐波的治理策略10-11

1.3 软开关逆变器进展概况11-12

1.4 本论文主要探讨内容12-14

第二章 有源电力滤波器介绍14-20

2.1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进展14

2.2 有源电力滤波器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14-16

2.3 有源电力滤波器分类16-19

2.4 本章小结19-20

第三章 谐波电流的检测策略20-30

3.1 几种典型的谐波电流检测策略介绍20-22

3.

1.1 模拟带通滤波器检测法20

3.

1.2 基于小波变换的谐波估计法20-21

3.

1.3 自适应对消检测法21-22

3.2 基于瞬时无功功率论述的检测策略及其仿真探讨22-28

3.3 本章小结28-30

第四章 多电平逆变电路及其制约对策30-40

4.1 多电平逆变电路拓扑结构30-35

4.

1.1 多重化逆变电路30-31

4.

1.2 箝位型多电平逆变电路31-32

4.

1.3 级联型多电平逆变电路32-35

4.2 多电平逆变电路的调制对策35-38
4.

2.1 两电平逆变器的调制对策35-36

4.

2.2 级联型多电平逆变器的制约对策36-38

4.3 本章小结38-40
第五章 基于软开关技术的级联型逆变器的探讨40-56

5.1 软开关技术工作原理及分类40-46

5.

1.1 软开关工作原理40-41

5.

1.2 软开关分类41-46

5.2 基于软开关技术的新型级联型逆变电路探讨46-50
5.

2.1 新型逆变电路的基本结构46-47

5.

2.2 新型逆变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47-50

5.

2.3 新型逆变电路调制对策探讨50

5.3 新型逆变器主电路仿真探讨50-54
5.

3.1 新型逆变器主电路仿真参数计算50-53

5.

3.2 仿真结果比较浅析53-54

5.4 本章小结54-56
第六章 新型并联混合型有源电力滤波器仿真探讨56-66

6.1 参数选择56-59

6.2 仿真模型建立59-61

6.3 仿真结果及浅析61-66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66-68

7.1 本论文结论66-67

7.2 今后工作展望67-68

参考文献68-72
致谢72-74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74-75